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付出無求 老天爺不虧待

付出無求 老天爺不虧待

E-mail 列印
在大灣環保教育站裡,李春月俐落的整理著回收衣物,臉上露出愉快的笑容說道:「每天讓我有工作做,最快樂!」負責整理回收衣物,必須將髒亂及不堪用、不符廠商需求的的衣物區分出來,這樣可以賣更好的價錢。就因為春 月的用心整理,得到廠商信任,所以總會得到不錯的收購價格。

二十年的慈濟路對李春月來說,就是秉承證嚴上人所說的「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個性隨和的她從一開始接觸環保志業,就未曾離開過,「當初因為年資夠了,所以從學校退休下來,就幫女兒帶孩子,有慈濟的師姊告訴我可以到環保站去幫忙做回收。就是這樣的因緣,也已經二十年了。」李春月溫和的話語總是以輕柔的笑聲結尾。

◎退休不當老師當志工

人稱李老師的李春月1943年出生於臺南縣西港鄉,是家中長女,小時候雙親離異,國小五年級以前她跟隨父親住在外地,還要幫忙照顧同父異母的五個弟妹。幸好在奶奶的鼓勵下用功讀書,順利考上師範學院。成績優異的春月,靠著教育補助金及獎學金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一位春風化雨,受人尊敬的的國小老師。對於一路順遂的人生,春月感到很滿足,因此心裡有個願望,希望將來能回饋社會,做公益利益人群。。

1998年李春月從服務了三十七年的教育工作退休,女兒的兩個孩子都尚在就讀幼稚園,由於女兒、女婿都得上班,小孩需要有人陪伴照顧,於是李春月便從學校老師的角色轉為照顧孫子的外婆。但那個利益人群的心願並未消逝,在慈濟志工陳彩秀的接引下,陳春月不僅加入了慈濟教師聯誼會,也進入了慈濟環保站。「帶孩子到環保站去,我做回收,孫子也可以帶在一起,很好啊!」想起接觸慈濟的因緣,就是這麼的水到渠成。

隔年(1999)回花蓮參加環保志工精進日,春月認識一位從台北來擔任隊輔的志工,聽聞她生活困苦,家中尚有貸款,從早到晚拚命的工作賺錢,還要照顧孩子,卻還能發心捐榮董助人。而看看自己,退休生活無虞,也領有一筆退休金,與先生商量後,將部份的退休金加上先生給的生活費補足差額,成就了榮董。

當年,在環保站裡常常可以看到春月帶著孫女一起做環保。如今孫女都已就讀高中及國中了。多年來她將大部分的時間投注在環保站裡,像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可說是將環保站當作第二個家。她也會將環保站回收的打包帶、珠子等帶回家做結緣品,不僅能讓物品有再利用的價值,還可以與人結好緣,雖然耗費時間與心力,但她覺得很值得。

◎體會浪費造業惜資源

曾經也是百貨公司常客的李春月,一直到接觸慈濟後,在環保站裡常常看到一些還能用的物品被丟棄,那彷彿永遠也整理不完的回收,讓春月更加懺悔從前的自己有多麼浪費,「很多送來環保站的東西連標籤都還沒剪,是全新的。這麼多的回收跟垃圾,想想,其實都是從每一個家庭製造出來的,所以我真的深切反省懺悔。」李春月因為惋惜物資的浪費,於是開始將環保站的回收品帶回家使用,一度家裡的孩子是有意見的,但是她的理念與隨之而來的健康快樂,讓家人也一起響應回收品再利用。

一般認知老師總是差遣學生做事的,應該不容易放下身段彎腰做環保,李春月笑笑表示:「我個性溫和與人為善,來環保站跟大家都處得很好,沒甚麼不習慣,我也不是那種眼高手低的人。」當然,一路走來也曾經遇過讓她沮喪的事,例如在整理回收衣物時,有些人會將不能回收的棉被、枕頭、鞋子等等和垃圾帶過來丟棄;整理好的東西又被翻得一團亂,當下心情總會受影響。她就會轉移做其他的工作讓心情先沉澱下來,整理好心緒,再回崗位。因為秉持著愛護地球讓資源再利用的使命感,很快化解心中的情緒。

◎勇於接受考驗愛無求

有一年春月隨教聯會回花蓮參加營隊的機緣下,巧遇就讀師範學院時期的同學,同學才剛加入慈濟教聯會,就有很大的抱負且發下大願,希望一年內就要參與培訓及受證。這樣的積極精神,動搖了原本只想當個「快樂志工」的李春月。況且,在環保站時,看到一些比她慢進來的人也都受證了,讓她決定精進邁向培訓受證之路。

誰知培訓期間上天給了她一個考驗,小女兒罹患嚴重的「紅斑性狼瘡」,使她必需常奔波於醫院照顧女兒,看到女兒受著病苦而自我放棄,除了擔心、不捨之外,心中不免偶爾有怨,覺得自己這麼認真的付出,命運竟會如此。然而,心念一轉,覺得自己的付出是無所求的,不該有所怨言。後來女兒的病症,經轉院後遇到對此症有經驗的醫生,對症治療後有所改善恢復了健康。在如此煎熬的日子裡,李春月還是堅定的參與培訓課程,「我去照顧女兒時就把書帶到醫院念,寫讀書心得。」堅持不放棄的春月於2006年受證慈濟委員。

而一直護持她做慈濟的先生,喉嚨長了顆繭而失聲,呼吸不順,醫生表示必須開刀取出。卻在就醫途中自行咳出如五十元硬幣般大小的肉瘤,不必開刀就好了。現在先生身體健康,兒女事業也穩定,讓她感覺到自己很有福報,所以要珍惜擁有的幸福,更要多付出才能再造福。目前先生是她最大的後盾,只要她不在家,先生會自行料理三餐,並分攤家務,讓她在慈濟路上無後顧之憂。

◎體會人生無常勤付出

以前李春月總覺得退休後,不想讓自己有壓力,而不願承擔功能,但是走進慈濟卻隨著因緣先後承擔了和氣環保副幹事、互愛榮董幹事、互愛總務、諮詢幹事等職,這麼多的工作,她都能勝任愉快,沒有退轉之心。

喜歡當醫療志工的她,早期都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但因為每趟需要一星期的時間,近年因為也要照顧年紀已大的先生,所以改為到嘉義大林慈院當志工,路程較短,天數也較少。因緣際會下,春月在年度幹部改選時承擔了醫療幹事職務,「接了職務後剛開始也很擔心邀約不足志工人數,但是我很勤打電話邀約,大家也都很樂意配合,所以沒有我擔心的狀況發生過。」春月充滿感激的心情。

說起在醫院當志工的體會,李春月對病苦及無常有著深刻的感受,她提到有次在醫院遇到一位太太陪先生去照X光,那位先生看去還好好的,幾天後再次遇到那位太太,卻說先生已經往生了。「所以,人生多無常,我很慶幸自己身體健康,更應該把握機會付出。」當初埋在李春月心中那個利益人群的願望,日益發芽茁壯。

多年來,一直將上人的靜思語「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奉為圭臬,她認為自己年紀不小了,必須把握時間,能做就儘量做,要「做來囤,不要做來抵(台語)」。她笑著說:「我們也不是做甚麼大善,頂多只能說小善不斷,其實付出無所求,但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我想做人只要多多行善,老天爺是不會虧待我們的。」

圖左 :李春月俐落的整理著回收衣物,將髒亂及不堪用、不符廠商需求的的衣物區分出來,是為了可以賣更好的價錢。就因為春月的用心整理,得到廠商信任,所以總會得到不錯的收購價格。[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喜歡當醫療志工的李春月,早期都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近年因為要照顧年紀已大的先生,所以改為到嘉義大林慈院當志工,看過無數病苦無常,她很感恩自己仍可以健康的服務別人。[攝影者:林碧枝]

圖左 :曾經也是百貨公司常客的李春月,接觸慈濟後在環保站裡常常看到一些還能用的物品被丟棄,讓春月更加懺悔從前的自己有多麼浪費。因為惋惜物資的浪費,於是李春月開始將環保站的回收品帶回家使用。[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環保教育須從小開始做起,李春月不改老師本色,也像和藹的奶奶,殷殷的教導孩童如何做環保分類。[攝影者:林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