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讀書聞法傳法髓 心靈走訪續人才

讀書聞法傳法髓 心靈走訪續人才

E-mail 列印
戊戌年秋月,天氣微涼舒適,絲毫沒有感受到中度颱風康芮的影響,也一掃氣象預報花蓮可能會下雨的陰霾。2018年10月5日至6日電子書線上讀書會團隊展開今年第二次的尋根之旅,從雲林開始,沿途陸續有人登車,隨 著喀啦喀啦的火車聲跨過半個臺灣,甚至也有遠從美國專程回來參加的,路途雖然遙遠,心情卻是雀躍的,宛如異鄉的遊子,迫不及待的想要馬上回家,碧海藍天伴隨著行囊,從此,路不再是遠。

◎ 好因緣 續力向前行

眾所皆知,往東部的火車,搭車時間距離不是問題,最困難的是訂票,此次尋根需在知本站停留換車,這段期間就成了大家默契的緩衝空間,讓團隊把握時間佈達訊息、練手語,此時一列彩繪火車進站停靠,讓人覺得耳目一新,志工赤子之心油然而升,紛紛留下足跡與身影,成了一番有趣的插曲。在車上,資深慈濟志工林金貴師姊分享早期如何做慈濟的點點滴滴及招募會員的甘苦談,一路上篳路藍縷,她如何堅持自己的初發心,甚至面對家人往生的種種心路歷程娓娓道來,映入眼簾除了是伴隨遠山的青翠,更有滿滿的感動。此次的尋根除了貼近證嚴法師的心,也藉此找回自己的初發心。

位於山腳下的花蓮靜思精舍,午后天氣陰晴不定,團隊甫至,原本的晴空萬里也因山嵐飄過,飄落了幾許綿綿細絲,影響似乎不大,大夥按原計畫進行出坡,部分人至菜園中採收,其他人去挑紅毛苔。無奈氣候陰晴不定,雨水越下越猛,菜園裡不見隊伍散亂奔走,反而井然有序的返回,宛如無常來太突然,心未亂而靜,也展現平日讀書薰法道心,那份的安住,就像是必然結果。另一方面,挑紅毛苔是培養耐心的工作,師父說如此費功夫的再次篩選,就是不要讓食用的人吃到沙粒雜質,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用心。志工林芯伃分享:「在處理的過程需將整片的紅毛苔細細撥開,並在黑色的紅毛苔中,剔除細微的雜質,要很有耐心的一點一點處理,就像是我們自身的習性,細微而不自覺,要反覆的檢視,除了找到它,還要將之剃除,就如無染的紅毛苔,烹調後綻發出芬芳的滋味,人亦若是,發人省思。」

◎ 靜思家風 喚回慈濟魂

「證嚴法師不是要我們喚回別人,而是要喚醒我們自己,要問我們自己,我們的慈濟精神,到底還在不在?」德劭師父細數早期慈濟克難功德會,一路走來秉持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三刀六槌」是出家人基本的本份事,只要是日常的工作都要學,所以凡是能自己做就自己做,直至今日,從嬰兒鞋到綁鋼筋,做的工作林林總總,共八十一項。而每一項都有他的時空背景,讓學員們感受早期證嚴法師與靜思精舍師父,以克難的方式在維持基本的開銷外,還要用於訪視濟貧,這樣一點一滴彙集功德,更啟發了許多人的善心,共同走在慈濟這條善的道路上,現在慈濟所做的除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更將大愛的精神擴及全世界,做的事多了,責任重了,更需喚回慈濟魂,共聚善念。

地球生病了,全世界災難不斷,每當有災難發生時,慈濟志工常走在第一線,德柔師父提到,災民苦呀﹗除了財產損失,生命備受威脅,甚至喪失了性命,看了實在很不忍,要祈求天下無災無難,還是要從源頭做起,就是人人茹素。此次印尼地震,傷亡慘重,並發生六公尺高的海嘯,慈濟志工第一時間能取得軍方的協助進入災區賑災,也是因為印尼當時在排華事件發生後,證嚴上人呼籲:「在别人的土地上生活,需抱持尊重的心態,與當地民眾共同生活,回饋鄉里,才慢慢消弭彼此的仇恨。」也讓慈濟的種子在當地發芽。
海外志工看到上人用生命去做慈濟,勇猛精進的心讓他們不斷向前,志工阮氏黃如分享她逢人就說慈濟,有一次參加活動,聽聞有人說慈濟都只救國外不顧國內,她用善巧去說明,化解誤會,將慈濟的精神廣播發揚。

◎ 青山為襯 步道無聲說法

青山為襯,靜境淨境,整排的落羽松筆直延伸,儼然已成為遊客趨之若鶩的景點,青綠黃枯,四季都有不同的風光,這裡是慈濟靜思精舍的落羽松步道,是一條充滿禪意、佛法的健康步道,全長二百七十公尺,共有一百八十七株的落羽松,漫步於步道之中,感受微風徐徐拂面,帶來陣陣的涼意,燥熱的心也隨之安定,只見常住師父安然若定的安步其中,平靜祥和。德宇師父向志工導覽步道的緣由,也將上人的法結合其中,身安則心安,心安則意安,這條步道慢慢地走,約莫需四十分鐘,用心的去體會,可體會許多人生的道理,當中也有志工分享,走在這條路上,有時坎坷、有時平順,就如走在慈濟路上一樣,好在有法相隨,心轉境就轉;也有人靜心專注的走,不知不覺中走完,心靈也得到一次的洗滌。

團隊回花蓮尋根,除了充電找回初發心,也希望為證嚴上人補補氣,一起分擔如來家業,這次尋根有遠從美國德州、大陸山東回來的志工,都是電子書線上讀書會的成員。透過連線一起讀書,每週一次三小時的內容活潑而多元,前來分享的嘉賓都是各領域的一時之選,包含大醫王、慈濟醫院院長、全球志工總督導、執行長、副總、副總監、慈濟教育志業的校長們、導播、大愛劇場的演員及本尊、環保志工......等等,一年近一百四十組,而分享者皆有專屬的海報,專門的接待,現場嘉賓都能感受讀書會的熱情與回饋,他們都說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再來分享。志工呂美雲說到,有的嘉賓已經安排到明年年底,其他各功能團隊,包含導讀、棒棒分享、文宣美編、視聽直播,還有遠從各地來的分享者,各司其職,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也能在做中學、學中覺,形成善的循環,吸引越來越多人的參與。
此次專程從美國回來的志工黃芳文表示,因為讀書會讓她更加燃起對慈濟的熱情,回來參加讀書會已是每年例行性的安排,從今年起在全美國九大區,也開始學習電子書線上讀書會的模式,舉辦每月一次的全美國英語線上讀書會,由每區輪流分享與導讀,最遠到夏威夷,但面對跨州六小時的時差,要大家同時上線,是很大的挑戰,如何因地制宜,善巧法門就顯得格外重要。

證嚴上人給電子書線上讀書會的期勉是「覺有情 傳髓群,傳法髓 續人才」,並進一步解說「髓」這個字的意義,上人回想決定要做骨髓資料庫的建檔時,志工們都說沒有問題,但當時大家對於骨髓捐贈的概念並不清楚,透過醫療團隊說明才了解捐贈骨髓不僅救人一命而且無損己身,志工們深信上人要做的事一定是利益眾生的事,也篤定方向一定是對的,便義無反顧的去做,師徒之間共鋪慈濟道路。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也從美國回靜思精舍,團隊把握因緣邀約分享,,他問現場志工「轉識成智」是什麼意思?有人回答為轉知識為智慧,黃思賢接著說:「這是字面上的解釋,如再更深一步的探討,識、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舉例,識即煩惱也,也就是轉煩惱化成菩提,需要有修行轉化的功夫,藉此點醒做慈濟一定會遇到境界,如何在家業、事業、志業中取得平衡,達到真正的「由迷轉悟」,讓大家受益良多。」

◎ 協力工廠 精舍大後盾

「祝福菌絲寶寶快快長大」透過玻璃窗,看到在恆溫室正在培養的菌絲,志工們給予善念的祝福,這是一份期許、一份祝福,也藉此替德晗師父與協力廠的師父們加油補氣。德晗師父負責協力工廠的運作,舉凡創新、生產、包裝、行銷,一切皆需自行處理,過程非常的不容易,說到草創時期的困難處,甚至幾度哽咽。

協力工廠是全球慈濟的後盾,研發產品後的生產、行銷,在在都是考驗;但因緣就是不可思議,每每遇到困難時,總會有人來協助克服,在行銷部分有志工們極力的推廣與護持,每每都能帶來不少的助益,諸如此類,德晗師父點滴在心頭,除了感恩,還是感恩,也成為一直走下去的動力,最後大家品嚐新研發的菌絲茶,滋味如收成果實般的回甘,再飲一杯玫瑰蜜香紅茶,芬芳如痴亦如醉。

電子書線上讀書會團隊尋根雖是匆匆的二天,藉由出坡、參訪協力工廠瞭解慈濟的精神,實際體驗精舍的生活,證嚴上人對團隊的開示、常住師父飲一杯智慧的水及志工黃思賢的分享都讓大家藉由法水的滋潤,使讀書會日後更加篤定的繼續推廣,到了返回的時刻,志工們在遊覽車上隔著車窗,看著師父揮手道別,心中的不捨油然而生,不捨這趟旅程即將進入尾聲,不捨的是師父那雙手所背負的重擔和如來家業。

圖左 :德劭師父向志工分享早期慈濟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的艱辛,藉此換回志工的初發心慈濟魂[攝影者:周幸弘]
圖右 :志工出坡實際體驗靜思精舍的日常作息,忽然一陣大雨,大家沒有慌亂奔走,反而井然有序的返回,心未亂而靜,也展現平日讀書薰法道心。[攝影者:蔡緗羚]

圖左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以淺顯易懂生活化的言語向志工們說明佛法的智慧。[攝影者:周幸弘]
圖右 :電子書線上讀書會馳援印尼膚慰震殤 多區響應募心募愛 帶來遠方的愛心 遙寄祝福助重建[攝影者:周幸弘]

圖左 :協力工廠是全球慈濟的後盾,研發產品後的生產、行銷,在在都是考驗;但因緣就是不可思議,每每遇到困難時,就有好緣來協助克服。團隊參觀協力工廠,了解生產的理念,並實際品嚐最新研發出的產品[攝影者:周幸弘]
圖右 :走在靜思步道上有坎坷、有平順,如走在慈濟路上一樣,法相隨,心轉境轉,漫步走完,心靈也得到一次的洗滌[攝影者:周幸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