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法髓探源 綿延靜思家風

法髓探源 綿延靜思家風

E-mail 列印
「1964年那時,證嚴上人告誡弟子:日子過得再苦,都不能回俗家拿錢。要徹底犧牲,不怕勞苦,自力更生,奠定綿延久遠的──靜思家風……」一堂「法髓探源」課程,近六百位學員用心聆聽慈濟基金會文史編纂處洪靜原 主任分享的精彩課程。

在花蓮靜思堂舉行2018年「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營程第二天(10/13),來自各志業體的學員,一早回到靜思精舍出坡,滌淨心靈煩惱;午後在靜思堂分享心得之後,緊接著由洪靜原主任來為大家講課。

◎佛心師志 入群度眾

「自力更生,是上人的人生目標;付出,則是另一個人生目標。」洪靜原主任表示,所分享句句都是上人的開示語錄,簡報上都有標註來源。上人要出家時有三個原則,一、不做法會、不趕經懺,二、不做住持、不收弟子,三、自力更生、不受供養;但是……看到診所那一灘血,上人心裡不捨,還有和三位修女來對談因緣,才決定組織「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既是慈善團體,就需要「人」,上人本發願不收弟子,為了要救濟,所以要收,但是有條件。因為上人的志是在慈濟,弟子必須具備二個條件,就是「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

以佛心為己心,就是為佛教;以師志為己志,就是為眾生。「佛心」是大慈悲心,是大愛無染的清淨心。「師志」是行菩薩道,是不忍眾生苦,而拔苦予樂。慈濟是一個志同道合的大家庭,每一人的習性都不一樣,我們都有一個篤定的、共同的志向,就是「佛心」,也就是「師志」,就是要「入人群、度眾生」。

◎付出無求 大愛無染

1966年,慈濟發放日克難煮粥的故事,為了讓參加發放的人用過午餐再回去,即使經常要向普明寺借米、借油,還是堅持煮鹹粥供應;發現人來得比預期多,卻已經沒有米了,只得再多加幾瓢水,因為粥很清,掀開鍋蓋,可以看到鍋子裡有樹、有山、有房子,所以說:「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

靜思精舍師父本著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慈濟家風,「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辛勤生活,迄今未改;不僅不動用慈濟基金會,還要作慈濟的後盾,承擔起全球慈濟人返回精舍的生活食宿,這就是靜思家風;從而帶動出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大愛無染著」的精神。

經過五十年,2016年上人以「修福粒米藏日月,持慧毫芒有乾坤」勉勵慈濟人發心立願走入人群付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為苦難人拔苦予樂,同時也以法水洗滌自心煩惱;所以是造福,也是修慧,要持續在菩薩道上福慧雙修。

◎以和供養 處眾無礙

「師父,我要怎麼做?才能把慈濟做好?」無論國內或國外慈濟人提出此疑問,上人都會釋疑,「先和睦人生,自己先改變,再跟別人會合;能跟人合,才能把愛付出去。」洪靜原強調,要做人間活菩薩就要能與人和、心和、腳步和,菩薩康莊的道路就可以一起走過來。

從上人開示,所謂的「和」,就是要與人在一起,要與眾合和……若不入眾,如何能與人「和」?又如何能做到「以和供養」?在團體中待人處事,要堪得起磨鍊,能時時照顧好自己的心,自然就能處眾無礙。

洪靜原再談及永續慈濟志業,上人以一念誠心,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洪主任也以上人的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和大家共勉:「我們早晚要服用,而且善解、包容要加倍服用。」學員們都專注聆聽。

◎聞法入心 行正不偏

精彩的分享,句句都是法,學員臺南慈中吳念祖老師聽了這堂課,更加了解「佛心、師志」入人群,深入了慈濟法髓的根,期許自己不能只有表面的好,而是要將法內化入心,才能正直地往前走而不偏。

在職場上,吳念祖認為「靜思語」是最棒的法,每一句每一字都是經驗的推累,是智慧的結晶,「沒有學生,哪有老師?」老師存在的意義也是為了學生。再回想當年任教的初衷,呼應上人說的:「五十多年了,我的心,我的志,永遠不變。」吳念祖堅定地說:「我相信,我也做得到。」

圖左 :學員臺南慈中吳念祖老師(左二)聽了課,更加了解「佛心、師志」,期許自己不能只有表面的好,而是要將法內化入心,才能正直往前走而不偏。[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文史編纂處洪靜原主任分享「法髓探源」課程,精彩的分享,句句都是法。[攝影者:張清和]
圖左 :洪靜原主任分享上人的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早晚要服用,而且善解、包容要加倍服用。學員正用心筆記。[攝影者:邱瑞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