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礦工女兒 化身髓緣天使

礦工女兒 化身髓緣天使

E-mail 列印
「爸爸、爸爸!天都黑了,您在哪裡?」基隆暖暖天色已黑,遲遲不見父親回來,母親牽著謝玉玲的小手,持手電筒沿路尋找。看到礦坑外僅身著短褲的人議論紛紛,「頂著礦坑的木樁斷了,慶幸大家逃了出來!」這群人臉上都 黑漆漆,看不出誰是爸爸;玉玲深刻體會到,爸爸的工作是這麼辛苦、危險!

◎煤礦人生悲情多

爸爸為了養育玉玲和弟妹五人,每天到瑞芳、四腳亭、雙溪……四處採礦,即使手腳遭崩落的礦煤壓傷、挫傷,或動脊椎、胃部手術,也只能短暫休息。母親則是種菜、打零工,百般設法增加收入。就讀國小的玉玲,貼心幫母親煮飯、洗衣服、賣菜,希望能減輕母親的重擔。小小心靈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我能幫爸爸媽媽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謝玉玲上班了,扛起家務,將薪資都交給家用,讓爸爸媽媽能稍事喘息。就業時認識了公司同仁,兩人一見如故,決定共組家庭。就在結婚的前一天,傳來四叔的噩耗,因採礦挖到水源,水湧出來,三十多人慘死坑內,令她不禁悲嘆身為礦坑人家的苦迫、無常。

走入婚姻,先生是么兒,公婆已邁入耆宿之齡。受日本教育的公公是村長、里幹事,也是樂善好施的仕紳。婚後先生自設工廠,謝玉玲在家相夫教子,認真協助先生打拚事業、孝敬公婆,跟七位大姑(先生的姊姊)相處融洽,因此深得公婆的疼愛,謝玉玲也逐漸改善娘家的經濟狀況。

◎廣播牽起慈濟因緣

公公婆婆常聽慈濟世界廣播,「精舍師父以製作嬰兒鞋、高週波紙尿布、糊水泥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借油借米施糧來做慈善。」感動的謝玉玲先是自行劃撥善款給慈濟,為了想深入了解慈濟,她打電話到臺北分會,請志工來收善款。每個月志工吳碧雲來收功德款時,總會分享著慈濟四大志業的點點滴滴。

921慈濟興建大愛屋時,謝玉玲跟著吳碧雲,一起到南投做志工。沿途看著道路凹凸隆起、房屋傾斜、頹圮,災民一夜之間家產全沒了。看到人生的無常,謝玉玲思忖著,「能平安幸福多好!我要把握行善的因緣。」協助鋪連鎖磚、扛鐵條時,她忘了一介女兒身,賣力付出,只希望災民早日有安居的處所。

2002年冬季,婆婆中風半年後住進呼吸照顧中心,當時因經營賣場無暇分身,只好請外傭照顧婆婆。2004年夏天,先生也因病無法行走,只得又請了位外傭照護。謝玉玲必需抽空到RCC看望婆婆,還需帶先生去回診、復健,隔年,她毅然結束賣場生意,希望可以全心照顧先生、婆婆。2005年6月,婆婆安詳往生;先生卻還是病痛纏身,玉玲全心照護。

任職長庚醫院的楊美貞醫師轉到臺北慈院,安慰她說:「讓我們一起照顧他。」謝玉玲也常返來新泰與慈院。她感恩慈院居家護理師張美麗到家裡協助更換鼻胃管,無奈先生因肺癌侵襲到腦部,病情急轉直下,至2005年底,與同樣罹病的大姑同月相繼離世!半年間驟失三位親人,為了處理善後謝玉玲無暇悲傷;待事情告一段落,她深刻感受到親人已矣的悲慟!2006年吳碧雲邀約玉玲參與見習,希望她忘卻悲傷,也能行菩薩道增長慧命,自度、度他。

◎欣喜成為骨捐團隊

因媽媽與弟妹住在景美,2008年謝玉玲選擇到文山區參與培訓,當時骨捐團隊志工吳美瑩,需要一位送血液到長庚醫院複檢,吳碧雲引介謝玉玲承擔,因她熟悉環境,能開車、又會騎車,可說是不二人選。很喜歡上課且喜歡這個領域,她常開車載著骨捐窗口吳美瑩,跨區到板橋、土城當解說員,宣導骨髓捐贈,救人一命無損己身,自己也從中學習。

捐贈者與受贈者彼此非親非故,配對成功後還需血樣複檢、健康檢查、打生長激素,捐前四天開始打生長激素,捐贈者會不舒服、腰酸背痛,而負離子流失,末梢神經會痲;但能救人,捐贈者對身體不適往往都一笑置之。捐完一年到三年,慈濟志工會持續追蹤捐贈者的身體身體健康狀況。每次看著大愛臺骨髓相見歡畫面,謝玉玲欣喜能成為骨捐團隊一員,有付出的機會!

病患生命與時競賽,欣喜骨髓能夠配對成功。捐贈者需經過第二次複檢,有時因懷有身運,雖然身體健康也有救人意願,卻因為懷孕而不能捐。謝玉玲感嘆,罹患血癌不是僅靠藥物或物理治療可以痊癒,還需天時地利的機緣成就,生命才能獲得一線生機。歷經了生死無常,讓她更體會人生短暫,當這口氣上不來時,一切都成為過眼雲煙,又何需計較。

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六為「全球世界骨髓捐贈者日」,今年9月15日,在東區松壽廣場舉辦,北區慈濟志工穿梭在東區商店街宣導。已承擔文山一骨捐幹部的謝玉玲逢人宣導:「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觀念,希望為白血病患者爭取更多生存的機會。欣喜有位年輕女孩在別區經過健檢配對,捐髓前來到臺北慈院,謝玉玲陪伴做捐前身體檢查、認識環境、了解捐髓的過程,讓捐者心安,並感恩她的愛心,讓血癌患者得到重生的希望。

◎時時感恩與祝福

出生在貧苦家庭,玉玲對租屋者也多了分體恤,房租總會算便宜些。遇到不良的房客,則必需寫存證信函催討房租,則非她所願。進來慈濟後,她了解到錢只是數字,能有今日無虞的生活,她跟孩子說:「要感恩爺爺奶奶、爸爸,我們才有今日的福報。」她殷勤耕福田抽不出身,有時孩子抱怨跟她聚會困難,謝玉玲笑說:「我們只是時間喬不攏,不然你們自己可以早點約呀!」

兒子乖巧也有孝心,但喜歡當背包客到世界跑透透,玉玲擔心兒子安危,叮囑下次可以不去嗎?兒子雖答應了,但下次又爽約了!玉玲不免嘟嚷:「你腳力很好嘛!」敏感的他也會牙尖嘴利回應!女兒笑說,「你們好的時候像一對情人,不好的時候一句話他就翻臉!」謝玉玲謹記上人教示,「要化罣礙為祝福。」即使未來兒子不想結婚,或事業交棒給他,不論他做得如何,她都能寬心以待了。

上醫療進階課,謝玉玲收到一本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盤山過嶺》一書結緣,得知慈院帕金森氏症先進的醫療,迫不急待告知友人,了解花蓮慈院能診治帕金森氏症,朋友也決定不遲辛勞從臺北到花蓮就診。謝玉玲感恩上人艱辛創辦醫療志業、成立骨髓資料庫,搶救生命,造福無數的家庭與患者。

還沒進慈濟前,生活過得較鬆散、缺乏耐性;參加慈濟後找到生命的價值,積極邁步向前走。五十年國中同學會即將到來,「玉玲妳預備分享好嗎?」當年的礦工女孩謝玉玲,對上臺分享雖然很膽怯,但有機緣時她很想大聲說:「慈濟是一個為社會、助人的團體,我在慈濟找到定位和生命的價值,參加骨捐團隊讓自己更堅持、更有恆心;雖然不是親自救人,但能參與救人的工作很高興,而且是自己很想做、很願意、很喜歡做的工作。」

圖左 :謝玉玲在慈濟找到定位和生命的價值;雖然不是親自救人,但能參與救人的工作很高興,而且是自己很想做、很願意、很喜歡做的工作。[攝影者:陳慧芳]
圖右 :謝玉玲到臺北慈院,陪著別區的捐贈者,做捐前的身體檢查,她欣喜又有人將重獲新生了。[攝影者:黃泰錡]

圖左 :骨捐小組謝玉玲,陪伴別區的捐贈者,認識臺北慈院環境。[攝影者:黃泰錡]
圖右 :謝玉玲坐在家中望著窗外,回想童年父母親的艱辛,不勝唏噓![攝影者:黃泰錡]

圖左 :9月15日,在東區松壽廣場舉辦,北區慈濟志工穿梭在東區商店街宣導,捐髓無損己身的概念。[攝影者:黃泰錡]
圖右 :謝玉玲對女兒說,「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要感恩阿公、阿嬤和爸爸。」[攝影者:陳慧芳]
圖左 :謝玉玲看著勤務行事曆,感恩公公婆婆的疼愛、兒女的乖巧,才可以家業志業兼顧,而享有了這一切的福報。[攝影者:黃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