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第九志業 守護全球糧倉

第九志業 守護全球糧倉

E-mail 列印
科技、工業快速發展,為生活帶來便利,卻也導致了土地水源的污染。近年全球天災頻頻,非澇則旱的極端氣候,更造成了全球農糧危機。要如何守護大地,減少環境帶來的衝擊?慈濟以慈善為宗旨,將慈善農耕視為第九大志業 ,租借臺糖二十一公頃土地,在大愛志學農場種植抗旱的紅藜、薑黃、稻米、蔬菜等有機作物,作為全球救災應急之用,亦是守護精舍的糧倉。

◎農場即道場 捨命護糧倉

10月28日新北市雙和聯絡處舉辦「北區慈善農耕隊感恩聯誼」,安排「慈善有機農耕生態、技能與立式農藝」、「慈善農耕隊使命理念~共識與發展」課程,並邀請營養師、醫師分享「臺灣紅藜~薑黃之營養與保健料」、「全榖食物與健康」,讓大家瞭解臺灣紅藜、薑黃、全榖類養生正夯的原因;介紹如何以天然的有機穀類保健,如何烹調、如何修復身體機能等。讓一百五十位與會者體會「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粒粒皆辛苦!」

雙和志工黃秋良感概:「農業邁入工業化,土地被污染了,國外來臺灣取經,借取臺灣的經驗,希望不要步入臺灣的後塵。」四大不調,緬甸農田遭大水淹沒,僅剩四分之一作物收成,農民欠綠豆播種,上人叮嚀給最好的種子。好的綠豆種需經過十道手續去蕪存菁,上等綠豆糧商銷往國外,尚餘六百五十四公噸,正好因應農民所需。「好種出好種,壞種出壞種,道場就是我的農場,農場就是我們的道場。」農耕隊明年將邁入第十年,黃秋良感恩農耕隊長年的付出。

志學大愛農場綠意盎然,雁鴨在高空盤旋、紅冠水雉在稻叢中做窩下蛋、福壽螺卵在稻葉上……德照師父教導志工,如何拔稗草和處理;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志工穿著雨衣種花椰菜、拔稗草,挺直腰痠背痛的身子一望,前面還很一望無際!志工李專鼓勵大家:「不要看遠方,看當下就好。」她以一張張的PPT敘述當時的體驗,原來施肥也有技巧,距離八公分的葉面下澆肥,因為液肥容易揮發必須用土掩埋;後來師父拿要大家用志工設計的輕便鋤頭,大家也在笑談中完成勤務,「早期精舍師父自力更生,現在是全球菩薩回來的糧倉,希望有更多農耕隊一起來耕作,以供養十方菩薩。」

海內外家人回到心靈故鄉,精舍每天用齋人數多達五百人,農耕隊為了守護精舍的糧倉,和氣隊長陳慶松擔心農場缺工,父親手術,他請兒子照顧,仍趕到大愛農場做福田。志工陳重光、陳春絨,長久以來分秒不空過;志工潘森坤開完刀來幫忙、志工張世賢師兄開刀後醫師囑咐休息,到廁所看到他包尿布做了四小時!「李寶珠師姊只要醫院志工不重疊,都在大愛農場付出,她在現場我們給她拍拍手。」推著坐輪椅媽媽一起參加的寶珠站了起來,現場響起了掌聲。志工林三堂提及農耕隊時數度哽咽:「現在是老人照顧老人,有的無法出來,他們用生命守護精舍糧倉,怎麼不令人感動。」

「小時候家裡不是務農,感恩師兄姊帶我走入農耕隊,我才可以做得這麼法喜。」參加農耕隊近八年的張世賢,攝護腺癌醫生囑咐要休息,開刀二十天還有漏尿現象,感於園區缺乏人手、必須把握插苗時間,即使包著尿布還是出勤務。「雁鴨晚上去稻田戲水、吃秧苗,農耕隊就一次次去補秧苗。在世界糧食危機狀況下,農耕隊響應上人做友善農耕,友善農耕是對萬物慈悲,讓土地有好的延續。」世賢分享道。

◎友善農耕 兼顧生態有機

十幾歲時幫爸爸除草,三O、四O年代以人和動物的糞便做肥料,房裡放著尿桶提去澆肥,稻草放在牛舍裡給水牛睡覺,收集糞便發酵就做肥料;到了五O年代改用慣行農法,化肥造成土地酸化,危害人體健康,因土地酸化了病蟲害不斷,必須用更大量的農藥治病蟲害,導致土地更加酸化,就改種水果,當土地酸化無法種植,就興建房屋。農耕隊兼真善美紀錄的志工蕭正義感嘆,化肥造成農地毀滅性的破壞!

「我們的三義茶為什麼這麼好喝?」慈善農耕不抓蟲、不灑藥、不用方法對峙,不與蟲鳥爭食。蟲多時,幾百隻麻雀飛來啄食,病蟲害自然減少,有機農耕採取自然友善的循環機制。緬甸的烏丁屯對農田說靜思語,病蟲害少了作物更加豐收。蕭正義告訴大家,可以購買輕便的長除草剪,不用彎腰辛勞耕作。

「從前不敢種大白菜,因為病蟲害很多,不是不能種,如果大家用善的意念種菜,就很容易了。」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要種大白菜,收成要做泡菜廣結善緣,當院長帶著醫護下苗育種,菜園周圍用布圍籬,由北部的農耕隊照顧,他負責撒液肥,病蟲害不多也豐收。蕭正義呼籲:「農夫老化,田地沒有人耕做,希望退休的人可以回去耕耘老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友善農耕讓土地循環再利用,讓子孫還有飯吃。」

◎農耕隊使命與共識

黎逢時大隊長和志工陳成立、黃秋良,於2009年11月6日,正式成立啟動農耕隊,九年來致力推動友善農耕,大家有因緣到大愛志學農場,精舍每天需要一百公斤的大米,一年四十公噸,今年耕作收成42公噸,看到農場旁邊還有土地,農耕隊回去幫忙種花椰菜,四月份種了短期作物花椰菜,三個月採收一次。

全球端氣候農業減產,導致世界各地飢餓人口持續增加,大愛農場精舍師父需耕耘十二甲多的土地,農耕隊擔任司儀的陳明福師兄,「希望有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假日,放下身心接近大自然療癒身心,也可以讓小朋友知道友善大地,不要用化肥,要取之自然回歸大地。」除了感恩北區農耕隊共同護持糧倉,他也期望有更多人一起投入。

◎健康飲食 養生養身

營養師高韻均因一場病,而致力投入素食研究。她分析紅藜最營養是外殼,拿來泡茶是聰明的養生方法,有機酸能幫助睡眠;植化素可修護血管。紅藜含有甜菜紅素能抗發炎,抗氧化酶能清除自由基,能為人體提供多種維生和微量元素,可以滿足身體對多種營養成分的需要,經常食用臺灣藜麥,可以維護體內酸鹼平衡的作用、修復身體,也可降低氧化對身體造成的損傷。

有人擔心,「紅藜含皂素有毒嗎?」研究結果顯示,除非每天吃126克約3量杯的米量;不過紅藜含鉀,對腎臟病者不宜。此外,每天不能超過25克糖(吃五顆方糖),一瓶豆漿等於一碗飯,米漿、布丁等於七顆糖,番茄醬、烏醋都含糖,吃甜甜圈、蛋糕,造成動物性脂肪在身體裡面亂竄,容易觸發身體發炎。

薑黃素可抗發炎降低膽固醇,研究顯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每天吃薑黃,可以緩解疼痛,提升運動可以維持活動能力。薑黃、咖哩粉、辣椒活性成分,能促進肝臟的健康。不過,使用薑黃有注意事項,例如會促進子宮收縮,所以懷孕、孕婦不要吃;含抗凝血劑,有草酸鈣結石的人不建議吃薑黃。「身體是什麼組成的?」有聲音回說:「地水火風。」營養師解答,身體是六兆個細胞所組成,皮膚、頭髮……全身只有眼睛不會汰換。

有病人常年大魚大肉,請他改茹素、吃薑黃,病痛緩解了。提供好的膽固醇,維持活動能力,需要時間改善。營養師高韻均告訴大家用紅藜做營養餐,糙米、紅藜飯、加紅椒黃椒;紅藜、納豆、秋葵加泡菜做生菜沙拉。她請也在場的先生站起來見證,從一位葷食者改變素食後,除了身體更健康,而且凍齡帥氣。

◎素食愛地球

前中研院博士研究員、致力於傳染病預防的何美鄉醫師分享「全榖食物與健康概念」。她指出,公共衛生之重要的議題,健康跟環境有關,聯合國呼籲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不要為了口慾破壞土地。人類老化、肥胖才是吃掉健康的原因,因為觀察蜜蜂和蜂王是同樣的基因,卻吃出不同的體型。21世紀美國研究:「吃素能保持體內胺基酸平衡。」

上帝創造食物各有功用,希望人類覺得食物好吃,但不是讓大家上癮。食物好吃必須加油、加糖,長期累積出來造成慢性病,「只有長期吃健康食物,不吃不健康的食物,才能降低疾病風險。」美國協會研究吃全穀類可降低冠狀動脈危險。

十年研究追蹤促進發炎、罹癌的食物:紅肉增加0.2、香腸0.25和油炸食品都是增加0.25;全穀類可以減少0.7、葡萄酒0.23、果汁0.22,紅藜麥、蕎麥是雙子葉類,可減少罹癌、神經退化。何美鄉醫生期許:「農耕隊不只種出好的穀類,還可以說出來。」她還帶了自己烹調的全穀類素食燉粥,讓大家品嚐養生素食也很好吃。

慈濟在大愛志學農場,種植抗旱的紅藜、薑黃、稻米、蔬菜等有機作物,感恩農耕隊用生命長年耕耘,為全球救災付出一分心力,力守精舍糧倉,希望大愛之源,能永續不斷。

圖左 :人間菩提上人開示,每一餐飯有五穀雜糧、有青菜,身體營養就足夠了。[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雙和志工黃秋良(左四)代表合心組隊分享,「道場就是我的農場,農場就是我們的道場。」農耕隊明年將邁入第十年,他感恩農耕隊長年的付出。[攝影者:楊韻如]

圖左 :擔任司儀的農耕隊員陳明福表示,「希望有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假日,放下身心接近大自然療癒身心,也可以讓小朋友知道友善大地。」[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志工蕭正義呼籲:「慈善農耕的重點,農夫老化,田地沒有人耕做,希望退休的人可以回去耕耘老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友善農耕讓土地循環再利用,讓子孫還有飯吃。」[攝影者:楊韻如]

圖左 :志工李專分享:「早期精舍師父自力更生,現在是全球菩薩回來的糧倉,希望有更多農耕隊一起來耕作,以供養十方菩薩。」[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志工林三堂提及農耕隊時數度哽咽,他說:「海內外家人回到心靈故鄉,精舍每天用齋人數多達五百桌,農耕隊用生命守護精舍糧倉,怎麼不令人感動!」[攝影者:楊韻如]

圖左 :志工張世賢表示,「攝護腺癌醫生囑咐要休息,開刀二十天還有漏尿現象,感於園區缺乏人手、必須把握插苗時間,所以包著尿布出勤務。」[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營養師高韻均因一場病,而致力投入素食研究,分析紅藜最營養是外殼,拿來泡茶是聰明的養生方法,有機酸能幫助睡眠。[攝影者:楊韻如]
圖左 :慈濟北區慈善農耕隊兼負作為全球救災應急之用,亦是守護精舍糧倉的使命。[攝影者:楊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