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自我改變 家庭更和諧

E-mail 列印
丁愛玲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兒子是唐氏症患者。因為孩子參與慈濟親子班,因而有機緣參加「水懺」演繹,改變了孩子人生,也牽引丁愛玲接觸慈濟。她透過大愛電視臺善的啟發,改變了婆媳關係,讓家庭愈來愈和諧。

◎ 致力於特殊教育

丁愛玲的小兒子林自仁,是唐氏症的孩子。六歲前受特殊教育,之後只能參加政府辦的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被校長、老師,或是其他家長排斥,讓愛玲不斷地向外尋求機會,讓兒子能在自然環境下成長的機會。

雖已近六十五歲,但是她喜歡學習,活躍於工作。熱衷於在病友教育方面付出,希望有同樣病史的家庭,能跟她一樣,把孩子當成普通人,鼓勵孩子與社會接觸,走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依附在家人身旁。

2010年,丁愛玲帶著孩子參加慈濟親子班,乃至後來參加慈少班;2014年底馬來西亞分會演繹「水懺」,她帶著兒子參加。但是林自仁除了有語言障礙,在學習方面也不容易集中,起初大家不知道,如何教導自仁演繹的動作。但是孩子喜歡演繹,對著電腦不斷地練習,雖然進步有限,但他努力的身影,讓很多人很感動,自動陪伴他練習,也讓他完成了馬來西亞水懺演繹,愛玲說:「歷史性的一刻,也讓兒子跨了一大步。」

◎受大愛臺啟發

自仁今年二十三歲,每星期上班三天,其他的時間到靜思書軒,或生活組當志工。丁愛玲欣慰地說:「現在兒子很愛講話,比較可以跟人溝通。」因為兒子之因緣,她開始接觸大愛臺,了解要改變家人的關係,需從自我改變開始。

個性使然,婆媳間有些摩擦,丁愛玲曾經離家出走,而讓婆媳關係很緊張。婆婆生病後,感受到愛玲的照顧,及媳婦溫言暖語的問候,也體諒愛玲對家庭的付出,而漸改變婆媳關係。

原本期望先生能夠參與孩子特殊教育,但他並不樂意參與;看到孩子努力在水懺練習,及精神狀況的進步,現在他也會陪伴兒子,與孩子互動頻繁,家庭愈來愈和諧。

愛玲覺得慈濟很有制度,活動多元化,就帶著同是唐氏症病友家長,有憂鬱症傾向的陳美雲,一同來參加志工行列。美雲從慈濟活動,改變了自己與孩子的視野,進而想要培訓,並邀約愛玲也一起來參加,愛玲今日才有機會回臺授證。

這二天的課程,愛玲感動於靜思精舍,自食其力精神,更佩服常住師父,克勤克儉的堅持。回家後,期望能夠薰法香,讓自己可以更精進,跟上慈濟脈動。

圖左 :丁愛玲從德堪師父收到無量義經及隨師行腳如獲珍寶。[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丁愛玲(右一)參與訪視,感受自己是有福之人。 (照片丁愛玲提供)[攝影者:陳美秀]
圖左 :丁愛玲帶著同是唐氏症病友家長陳美雲參與志工及培訓。(照片丁愛玲提供)[攝影者:陳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