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靜思茶 淨心禪

E-mail 列印
茶,就是茶葉加入熱水,將茶葉泡開就可以,為何還要來學習?原來茶道是要讓「心」靜下來,心靜了之後,行為舉止一切才會合乎於禮;一杯茶,可以將全家人的心,透過這杯茶緊緊連繫在一起,也讓夫妻及家庭氣氛越來越融 洽,學習茶道不只有學習泡茶,也更讓人能夠修身養性。

茶道是中華文化中,智慧以及優雅怡然的生活方式,唐朝陸羽完成「茶經」著作,更將茶文化以文字的方式千古流傳,奠定後人將茶文化融入生活的基礎。

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茶與佛教之間很快就產生了密切的禪意。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等功效也成為國人喜歡的飲料。

從2002年開始,慈濟基金會,開始推廣靜思茶道,讓更多人省思老祖先對茶的智慧,更將佛法與茶道,融合再一起,做到佛法生活化,也讓茶道之美,自然的運用在待人處事上,讓人心多一點平靜與祥和。也特別策劃了靜思茶道靜態展,於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1月20日,於台南分會一樓,與會眾以茶相會。

◎文化古都與茶文化

臺南市文化局的副局長周雅菁,特別撥出時間全程參與今天「喝心茶 傳心法」開展的記者會,周副局長說:「大家都知道,臺南是文化的古都,雖然沒有產茶,但是茶文化,卻是與臺南密不可分,因為從古以來,無論是文人雅士,或是平民百姓,『茶』已經融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別是茶文化其實最早是跟佛教有關,而慈濟又將茶道跟佛法結合在一起,讓茶道更加優雅跟生活化。」

周副局長也提到,目前臺南市文化局,也在推廣茶道,讓茶道可以自然地融入生活中,讓人人可以藉由茶道來「談文化、談生活、談價值」,讓臺南文化價值更上一層樓。

◎心靜下來 一切就好

剛剛加入慈濟靜思茶道一年的學員黃青海先生分享:「在還沒加入慈濟靜思茶道前,都覺得泡茶,就是茶葉加入熱水,將茶葉泡開就可以,為何還要來學習,參加之後怎個都改觀了,原來茶道是要讓『心靜』下來,心靜了之後,行為舉止一切才會合乎於禮。」

黃青海先生還說,學了茶道之後,跟太太約定,如果雙方起了爭執,互相替對方泡一杯茶,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再來溝通,這樣可以減少紛爭。

有空時也會邀請父母一起來泡茶,再讓小孩子依禮奉茶給爺爺、奶奶喝,一杯茶,將全家人的心,透過這杯茶緊緊連繫在一起,也讓夫妻及家庭氣氛越來越融洽。

已經參加茶道初階三學員吳浴沂,本身是一位退休的教授,二年多前,太太因病過世,他一直無法走出喪偶之痛,天天活在回憶中,還差點罹患憂鬱症。幸好,吳教授曾經教導過學生黃智勇先生,與太太陳昱馨,不忍看到老師終日鬱鬱寡歡,遂邀請老師與他們夫妻一同來參加茶道,而且風雨無阻的只要上課時間,黃先生夫妻一定去接老師來上課。

吳教授分享:「參加慈濟的靜思茶道之後,心慢慢靜下來,也開始多了笑容,不會像以前一樣,每天不知道要做什麼,雖然現在兒子沒有跟自己住在一起,但是我沒有獨居老人的問題,我每天只有快樂,而茶道也讓我感覺到溫暖。」學習茶道不只有學習泡茶,也更讓人能夠修身養性,吳教授鼓勵老人家,除了要把自己身體照顧好,更要能夠走出來,活到老學到老,當個開心的退休族。

當您心浮氣燥,靜不下心;當您想暫時遠離塵囂,但是時間空間,又不允許時,該怎麼辦?是否能有一個小空間沈澱這些煩惱,走一趟靜思茶道靜態展,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圖左 :吳浴沂教授分享:參加慈濟的靜思茶道之後,心慢慢靜下來,也開始多了笑容,不會像以前一樣,每天不知道要做什麼[攝影者:吳俊達]
圖右 :臺南市文化局的副局長周雅菁,今天為了參加「喝心茶 傳心法」開展的記者會,特別撥出時間全程參與。[攝影者:洪順發]

圖左 :靜思茶道班 ,進階二學員鄭煌榮醫師 ,在活動一開始,獻上琵琶演奏:塞上曲[攝影者:洪順發]
圖右 :與會貴賓為 喝心茶‧傳心法 靜思茶道主題展揭幕。[攝影者:洪順發]
圖左 :靜思茶道主題展活動,吸引約八十位民眾一同感受茶道的美。[攝影者:洪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