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環保覺醒 從自身做起

環保覺醒 從自身做起

E-mail 列印
大都會區汽機車不論白晝黑夜,總是不停地轟轟聲響奔馳著,人們追求「快時尚」、享受便利的生活,這是社會富裕繁榮的好景象;但科技進展所衍生的產物,卻導致全球氣候變遷、天災頻頻,卻是值得人人慎思明辨的!

◎ 世界的變與不變

11月7日,依山傍水的臺北市興德環保教育站午後,環保志工列隊拍手歡迎中國科技大學五十位同學來體驗環保實作。待同學入座後,環保講師張明德請同學閉上眼睛想想,「這世界一切都在變,什麼沒變?什麼變了?」

「薪水沒變」、「科技變化太多」同學們回答著。

2018年美國人口普查,造成環境變遷、氣候暖化的原因是「地球人口超載」──世界資源糧食,只夠供給全球一半的人口,地球暖化將導致2.3億人無家可歸。而「地球汙染嚴重」一年產生八百萬噸垃圾,海上垃圾寶特瓶、塑膠袋,是人類貪圖便利所造成,從前教學時9月已穿上冬衣,現在11月了還在穿短袖,張明德讓同學了解:「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

張明德繼續說明省水的重要,期勉同學一起來「一筷省水」。地球鹹水佔97.5%、淡水佔2.5%,以一千支寶特瓶水的水計算,除了畜牧、動物所用,地球約有百分之七十被水覆蓋,鹹水佔97.5%、淡水佔2.5%,有29.7%是地下水、0.3%是地表水,若以水立方一千支的寶特瓶計算,畜牧業佔了地球30%的水,人類僅一支寶特瓶水可用。若不省水,恐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

環保署將塑膠袋定義為垃圾加以焚化,慈濟志工回收塑膠袋,是疼惜大地資源,減少戴奧辛汙染,希望同學要拒用一次性產品,出門隨身攜帶五寶「碗、筷、杯、手帕、環保袋」,能「拒用、少用、重複使用、修理再利用、清淨回收有大用。」此外,全球每秒鐘有一千七百七十六動物被宰殺,素食尊重生命、友善環境,吃十五餐素食等於搶救一顆二十年的大樹,可以改善體質,讓身體更健康更苗條。

張明德呼籲:「地球只有一個,地球平安,人類才平安,清淨在源頭不只是環保志工的事情,人人、時時、處處,要從自己做起。」

◎分站實作環保回收

為了讓同學了解環保問題刻不容緩,不僅是環保志工的事情,而是關乎每個人的存亡。志工特意設置了五個環保區讓同學實作體驗,第一站鄭幸龍站長帶領「一筷省水」,以一千CC保特瓶裝水,讓每組八至十組學員體驗肥皂洗手。

第二站呂理勖站長帶動「資源分類」,讓同學們學習分類瓶瓶罐罐、紙、電、一(衣)、三(3C產品)、五(五金)可拆解回收、其他電池等。

第三站「回收有大用」,陳定邦站長指導同學用剪刀拆下塑膠瓶的環扣,再將寶特瓶齊中於地,同學一陣踩踏、發出唏唏唆唆聲響。

第四站「拆解區」,劉雪美和葉鐸鐘站長,指導同學拆解廢五金、電線、螺絲零件等。

第五站「塑膠分類」,羅燕卿、吳王淑慧二位站長,帶同學實作塑膠袋「PP雜」、「合成膜」、「發泡PE」、「打包帶PE」、「PVC有毒」分類,膠袋可透光,單色或雜色皆可回收,經過特殊處理的塑膠袋大多不能回收。

學校課程不僅學工程結構與管理,強調水木保持,重視環境和土地倫理觀念,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段鏞,平常教學中教導學生懂得自發性,在學校上完課讓學生擦黑板,請學生調降冷氣溫度、關燈,節省能源,今天帶學生來體驗環保實做,他期許:「每個人、每位同學看到了,可即時彎腰做環保。」

◎分享體驗心得

今天來做環保,覺得環保志工很辛苦、很累,這裡塑膠袋還有分硬的、軟的、標籤的,罐子分罐鋁罐,希望可以多設環保點回收,保志工不用這麼辛苦。大三的翁家陽同學呼籲,「地球只有一個,同學買早午餐要自備環保筷、環保袋,盡量少喝飲料,即使要喝搖搖杯,也要自備環保杯,我們一起做環保好不好好!」同學熱烈回應。

兒子是美國的企業家,反對七十多歲的年邁老母親,長年在慈濟環保站做回收。大三陳世荃同學看到老阿嬤做環保、搬重物長達十年之久,「我會幫阿嬤回收、搬東西,做環保很累,她兒子的感受我能體會,我覺得慈濟人真是不簡單,付出不求回報。今天才知道環保站離學校很近,下次可邀同學一起來做環保,真棒!」

何韋志同學體驗後說:「慈濟做回收很麻煩,下次喝完寶特瓶要清洗,塑膠材質要分類,才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從前買東西從不會想『這些垃圾去了哪裡?』今天來這邊做環保很累,以後買東西會減少包裝,自己做好分類。」

蔡昇曄同學表示,平時家裡也會做回收,今天來這裡才知道還要分鐵鋁罐,塑膠袋也可以回收,以後要減少用塑膠袋、少用一次性東西,平時洗手水龍頭的水要開小一點,留下來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澆花。

今天體會到環保分類要做好一點,到這邊來才不會造成很多人的麻煩;要養成回收的好習慣。高澤宇同學高喊:「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來做環保。」

志工設置「一筷省水」、「資源分類」、「回收有大用」、「拆解區」和「塑膠分類」五個環保區讓同學實作體驗,還用心準備點心,犒賞這群未來的環保尖兵。他們的暖心帶動了善的效應,讓同學了解環保問題刻不容緩,除了要從自己做起,還呼籲同學大家一起來節能減碳,為極端氣候盡一分心。

圖左 :大三陳世荃同學(灰衣者)表示,「我覺得慈濟人真是不簡單,付出不求回報。今天才知道環保站離學校很近,下次可邀同學一起來做環保,真棒!」[攝影者:顏明輝]
圖右 :從前教學時9月已穿上冬衣,現在11月了還在穿短袖,講師張明德讓同學了解:「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攝影者:顏明輝]

圖左 :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段鏞(右)與環保講師張明德互動,他期許:「每個人、每位同學看到了,可即時彎腰做環保。」[攝影者:顏明輝]
圖右 :第一站「一筷省水」,鄭幸龍站長以一千CC保特瓶裝水,讓每組八至十組學員體驗肥皂洗手感覺。[攝影者:顏明輝]

圖左 :第二站「資源分類」回收,同學們埋首學做瓶罐、紙類、電池分類。[攝影者:顏明輝]
圖右 :第五站「塑膠分類」,羅燕卿、吳王淑慧二位站長,帶同學實作塑膠袋「PP雜」、「合成膜」、「發泡PE」、「打包帶PE」、「PVC有毒」分類。[攝影者:顏明輝]

圖左 :志工們用心準備點心,犒賞這群未來的環保尖兵。[攝影者:顏明輝]
圖右 :第三站「回收有大用」,陳定邦站長指導同學用剪刀拆下塑膠瓶的環扣。[攝影者:顏明輝]
圖左 :地球只有一個,翁家陽呼籲同學們買早午餐要自備環保筷、環保袋,盡量少喝飲料,一起做環保。[攝影者:顏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