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主角兼配角 香積超級任務

主角兼配角 香積超級任務

E-mail 列印
個性沉穩、臨危不亂的李慶揚,站在臺南靜思堂中央廚房的大鍋鼎前烹煮佳餚,忙得一身是汗。當掀起大鍋蓋的同時,陣陣煙霧彌漫,伴隨「蘿蔔貢丸湯」的香味撲鼻,薰得他滿臉通紅,卻難掩臉上興奮的表情。

◎環保入門 由葷轉素

1991年,剛退役的李慶揚回到臺南隨意找個路邊擺攤做葷食的生意,並在姑姑李秀錦的邀約下開始繳交慈濟功德款,但還不了解慈濟這個團體。自小跟著阿嬤學佛進出「彌陀寺」,多少對「因緣果報」的道理也懂得一些,他顧不得自身已經茹素,卻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做葷食的生意。

1993年,在弟弟李正鴻的牽引下接觸慈濟,又聽聞證嚴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啟他做環保的因緣。上人為了救地球要大家做好節能減碳,這樣的環保理念深植在他心中,並落實在生活中,買菜回來的塑膠袋,他都會先清洗後再重複使用。大兒子讀小學時,在上學的途中也會帶個袋子邊撿回收物,小小年紀就懂得惜福愛物。

2001年,因緣成熟之際,他將新買的公寓大樓,一樓做素食齋堂、二樓當住家,從此不再賃屋而居,卻有繳房貸的壓力。明知由葷食轉賣素食不容易,大約有超過半年都在虧損狀態下硬撐,也曾遭到家人極力的反對。但一想到大兒子從幼稚園就開始茹素,國小三年級時,學校供應葷食營養午餐,他吃著、吃著,就經常出現皮膚病而屢治不好;就讀花蓮慈中時再度茹素,兒子皮膚過敏的體質終於改善,全家人也跟著茹素,因此,賣素食是他的堅持。

◎社區帶動 資源回收

而剛搬進新的店面大樓,李慶揚發現大樓有87戶的住家,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做分類,多半把可用的資源當作垃圾丟到垃圾桶,身為大樓管理委員會的一員,他決定在社區推動環保分類。

每當開住戶大會時,他總是不厭其煩地一次再一次作宣導,並將環保分類的照片示意圖貼在每個桶子上面,讓分類更加清楚、明確。整理後的回收物,則利用午休時間載到崇善環保站回收。

而這項任務一直做到2017年才正式回歸給大樓的清潔管理員。在此期間,他已將環保的正確理念帶進社區,並用虔誠的心感恩住戶,讓可利用的資源回收再利用,讓每一位住戶學會做分類,為守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擔當大廚 從心做起

因緣不可思議,在慈濟志工陳義泰的推薦下,李慶揚做慈濟會員十年後,才有機會進入慈濟臺南靜思堂的中央廚房。從整個環境的熟悉、工具的使用、材料的放置、工作人員的動線,他一一實地去了解。

剛開始,他並不敢去動大鍋,雖然曾經有掌過大廚,初入新的環境,他仍秉持戒慎虔誠、虛心學習的態度。對於器具的使用、蒸氣鍋爐、切菜機的操作絲毫不敢大意,樣樣無不用心領教。尤其面對四個大鍋子、深度都有二呎半,實非一般人所能熟悉,這不是非本科系出身的他所能輕易操作的。

他謹記證嚴上人「多用心」、「對的事,做就對了」的叮嚀,有機會進入中央廚房承擔香積(廚房主廚)的任務,每遇災難發生急需為災區民眾送餐時,他總是發揮煮食的專長,全程參與食材採購並親自掌廚,精心核算人數與食材的應用,點滴不浪費。

猶記2009年莫拉克風災,連續有兩天的時間他都在準備送災區的便當,便當數量從四千個一直不斷的增加。令他最感動的是來自四面八方一批又一批的志工人力支援,當時採用「香積飯」泡開水以最快速的方式,再搭配一些蔬菜、食材,做出色香味美的便當,再送到嚴重的災區供災民食用。

他早在心中盤算著,由於過去對香積飯與開水的換算比率有了概念,那次只將中央廚房內所有鍋爐全部打開,歷經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一萬個便當的飯量,等大功告成後,他才鬆了一口氣。

◎精打細算 不得浪費

經營素食小本生意,在沒有請助手的情況下,李慶揚想盡辦法做出符合大眾口味的菜餚,但起初並不如意。偶爾會有熱心的顧客主動提供意見,他總是悉心接納並試著做做看。經過一次再一次的嘗試,不斷精益求精改變烹調方式、調整高湯的作法。依他個人的看法是,現炒小菜比較累,但比起自助餐式要來得輕鬆,雖然菜色沒有那麼多,但至少不會為了賣不完的剩菜變成廚餘而傷腦筋。

夫妻共同經營素食生意,客源已趨穩定並在穩定中成長,但他並沒有再擴大營業的打算,反而將時間布施在臺南靜思堂與會眾結好緣。每逢假日聯誼會、精進日、年節活動日……人潮特別多的日子,他都可以應付自如,在「捨」與「得」之間圓滿事業與志業。

利用「香積飯」配料的快速攪拌方式供應餐,無形中已節省許多的人力,再加煮一大鍋的美味高湯,再大的場面都不成問題,但飯量計算的準確度,得靠經驗的累積。最讓他感到歡喜的莫過於餐後見到鍋底,準備的食物全部被吃光光。

廚房香積工作有計畫,但經常會有變化,他已習慣接「變化球」。每當走進中央廚房,他第一個動作必先檢視「庫存」還有哪些食材,萬一人數爆增(在預算之外),讓原本準備的食物不夠吃時,他心裡會先有個底,庫存有什麼就煮什麼,還不致於慌張而臨時變不出食物來。

因此,每次活動在計算人數與準備食材時,他一定會精打細算,以報到人數先打八折,真的量不夠吃時再做也不遲,總比因超估而造成食物的浪費要來得好一些。有時候他也會與別區域的志工分享心得或經驗交流,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期望自己的努力能讓所有參與用餐的人有百分百的滿意度。

◎樂當幫手 使命必達

自從承擔合心香積幹事,李慶揚學會分工,並做最有效率的人力支配,也懂得要與人合群相處。他不惜將小店生意的素食料理延伸到慈濟的大家庭,只希望能與會眾結一分善緣。

除了香積,李慶揚謙稱自己是個「電腦白癡」,自從推動電子書,他被指派當電子書的窗口,要幫忙組內所有持有電子書的人都會操作,還要幫忙解決有關電子書的問題。

有些志工連最起碼的開機、關機作業都來請教他,他則利用時間從中慢慢摸索,終於讓他「玩」出成果來;遇到瓶頸時,他也會去請教別人。現在,他不只會全盤操作、傳簡訊而已,無形中已變成電子書的指導老師,就連使用電子書的方便性,他都能一一說明。

例如在燈光充足的照明下,其實電子書就是「電子紙」,它不是一般的電子發光體,所以會保護眼睛。其次是,當天的「靜思晨語」隔天就能從電子書裡看得到,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是有其便利性的。

而且平時把電子書隨身攜帶,不限於時間、空間,能閱讀的時候就閱讀,不能閱讀的時候就用聽的,可以隨時把法帶在身邊,還可以跟別人分享,所以每當別人有問題來找他,他都很樂意幫忙,他說,好像在玩遊戲一樣,讓他感覺很輕鬆、很快樂!

◎佛心師志 快樂捨得

李慶揚低著頭看著手上裝有兩顆「想師豆」的小小罐子,這是他受證後回花蓮時,上人送給弟子的結緣品,裡頭「捨得」兩個字讓他「轉迷為悟」。回想服役期間因生活環境複雜,他不只學會抽煙、喝酒、賭博、嚼檳榔等惡習,外加個性急、雜念多、脾氣又不好……

參與見習時,驚覺「慈濟十戒」對他有益無害!既然走入慈濟,就要戒掉這些不好的習性,而且他說戒就戒。而對於「捨得」的意涵,他有所體悟地說:「就是捨去不好的習氣,有『捨』才會有『得』!捨去對葷食的慾望、不再與眾生結惡緣;得到的是縮小自己、家庭和樂。」

「本銜」是上人賜予他的法號,他表示:「這個『銜』字,有傳承和銜接的意思──把好的傳承給新人,銜接新的事務,讓善與愛綿延不絕。」

並期許自己要更精進參加「薰法香」,多接觸上人的法才能有傳承的力量,秉持「做任何事,事事都要用心,事情才會圓滿」的信念,持續走在慈濟菩薩道上。

圖左 :自從聽聞證嚴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李慶揚做環保的決心不間斷。[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李慶揚利用午休時間,將店內的回收物載到崇善環保教育站回收,為守護地球盡一份心力。[攝影者:李一平]

圖左 :五月溫馨的浴佛大典,李慶揚發揮巧思和創意,將淨斯穀物做成小糕點,讓大眾來品嚐,吃得健康又安心。[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李慶揚發揮廚師的專長,以美食和大眾結緣,秉持戒慎虔誠、虛心學習的態度,完成一件又一件的超級任務。[攝影者:王蕙禎]

圖左 :李慶揚夫妻經營素食餐館,客源已趨穩定,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承擔靜思堂的香積,事業與志業並行,從付出中得歡喜。[攝影者:劉緁琳]
圖右 :李慶揚謙稱自己是個「電腦白癡」,自從推動電子書,他被指派當電子書的窗口,負責組內教授電子書的任務。[攝影者:李一平]
圖左 :李慶揚期許自己要更精進參加「薰法香」,多接觸上人的法才能有傳承的力量。[攝影者:李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