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英秀的來時路 有洋蔥哲學

英秀的來時路 有洋蔥哲學

E-mail 列印
2001年美國911事件震驚全世界。那一年,李英秀也遇上家庭風暴,結婚二十一年的她,從孩子口中得知「老公有小三」,對她來講也是晴天霹靂……

1962年出生,家中排行老大的李英秀,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 妹。因為是大姊,有一副大姊頭的作風,對弟弟、妹妹很兇,但她覺得是學父母的打罵而來的。

◎少女之夢 美夢不成真

為了逃避原生家庭的吵吵鬧鬧,國中畢業就離家到紡織公司工作,一千多個日子後,英秀開始做起少女夢,幻想白馬王子趕快出現,「結婚,就可以不用上班,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於是在舅舅的介紹下,英秀如願結婚了,當年她十九歲。

英秀婚後育有二子、一女,也很努力當起家庭主婦、全心帶小孩。先生的職業是外包工程,經常住在外地,有時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久久才可以看到先生一面的英秀並不懂得珍惜,反而都是抱怨,她希望先生給予安慰,然而口氣與態度都不對時,引來的就是吵架。

隨著日子消逝,孩子也漸漸長大,英秀生活重心全放在兒女身上。她用緊迫釘人的方式來表示對孩子的關心,得到的卻是孩子更叛逆。

「我發現我的教育方式都是學我的父母,他們不跟你說錯在哪裡?就是只會打罵。」英秀因為擔心孩子在外結交損友,限制他們出門,不准讀夜校的孩子放學沒有馬上回家,不管孩子的感受如何,從不會先溝通再來處理。

小女兒張雅柔就是用閃躲來「避難」。國中時放學回家,她只要看到媽媽在家,從不打招呼、也不講話就直接上樓躲進房間。她說,這樣較沒有「災難」,因為母女一講起話就會有爭執。

英秀何嘗不想改變?但是她沒有方法,因為擔心孩子行為偏差,只會用媽媽的權利限制,親子之間的關係一直處在緊張的狀態。

◎結婚周年 不要的禮物

正膠著於教育問題的英秀,在結婚將近二十年時,先生給她一個非常特別的禮物,就是「他有了新歡」――這個禮物絕對不是英秀想要的……

先生的外遇讓她苦不堪言,笑容完全在她臉上消失,跟孩子間的互動也成了敵對。「媽媽會把對爸爸的怨恨情緒發洩在我們身上,其實她很痛苦,我們也不快樂。」英秀的二兒子張克強說。

「他還幫人作保,將住家房子當擔保品抵押給銀行……」英秀母子四個人為了要保住「家」,三個孩子選擇讀夜校半工半讀,小女兒張雅柔為此還跟媽媽爭吵,要他們辦離婚,後來也報考國軍志願役,把薪俸全都交給媽媽。

後來,先生生意上遇到資金調度問題,還跟地下錢莊借錢,最後竟然跑路了,英秀和三個孩子又要幫他還債。

「我們真的是用吵架過日子,不會表達想說的,心中只有怨恨!最後他是完全不回家了,一直到幫他還完所有的債務,他才偶爾回家看看。」英秀決定走出家庭,去學美髮做為第二專長,要為自己與孩子打算。她又擔心先生有了另一個家庭後,她們的經濟一定會出現危機,所以她必須要有收入。

◎走出家庭 美夢漸成真

在美髮店,英秀遇到慈濟志工鄭涵憶,她很快的加入會員,並同意每個月捐善款。英秀透露,曾聽過一位「葉教授」說,要改變命運就要先做好事。鄭涵憶會關心她的家庭,也關心她的心情,鼓勵她要多看大愛電視。

一段時間後,英秀回到家都會發呆,就看看大愛電視在演什麼……剛好聽到一句《靜思語》:「心中有愛也要行中有愛。」英秀開始省思:「我以前的個性很強,都不聽人家說,看什麼都不順眼,心裡其實是有愛的,就是表達不出來。」她慢慢走入環保站,為護大地盡心力,從此她的人生有了轉機。

她努力學習愛家人、愛身邊的人。「『知道還要做到』,這句話讓我掙扎很久,要愛自己喜歡的人很簡單,要愛你不愛的人是很痛苦的。」英秀除了要原諒老公,還要勸孩子尊重他們的爸爸。

進來慈濟後,英秀每天喝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學習圓融,逢人盡量說他老公的好,讓孩子多了解爸爸的處境。剛開始,孩子覺得媽媽怎麼可以縱容爸爸?是不是頭腦有問題?「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英秀不時將《靜思語》反芻運用,以扭轉孩子對爸爸的態度。

隨著年齡的成長,也看到媽媽的改變,兒子克強漸漸不排斥對家不負責任的爸爸。「媽媽說她去訪視個案時,看到更糟的案例,我們的爸爸至少還有負起養大我們的責任。」

雅柔經過軍職生活也成熟了許多。「媽媽進慈濟後,會靜下來聽我們說心裡的話,不再是語氣尖銳、不講理的人,會跟我們說『人生無常』不要太計較,想想心情就會好一些,就不去想過去的事了。」

英秀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也改善了孩子對爸爸的態度,二兒子結婚時還主動打電話邀請爸爸參加婚禮。一家人對偶爾回家的「男主人」不再用異樣的眼光,而是尊重的成份居多。

◎要成菩薩 勇敢受魔考

2010年,英秀在志工謝英美的鼓勵下參加培訓課,並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從小家庭進入慈濟大家庭必須面對更多的人、事、物,但她勇於承擔「協力組長」的職務。

一邊經營美容院、一邊接收訊息電話,由於個性木訥、不善言表,又加上對組員沒有完全認識,每遇有活動,她必須找人出勤務,直到找到人之後才能安心做事,所以常常被客人催著說:「妳趕快幫我做好再去打電話好嗎?」可是公祭、助念要趕快安排時間,她每次接到電話都會很慌、很急。

接「協力組長」需要邀約組員,也必須了解組員可配合的時間,哪些人平常日可以、哪些人假日才能付出時間?這些都還不清楚的狀況下,她卻一心想著:「我要勇於承擔、樂於配合。」當她找不到人時,她才驚覺到「代誌大條啊!(臺語)」這時候想逃避的念頭又招喚著她。

「打電話時也要修『忍辱』,有的人回應很直接,也有很多組員都還不認識我,好難過……」英秀開始起煩惱心,謝英美為了要安住她,主動幫忙找人,甚至開車幫忙載人。

有了英美愛的陪伴,讓英秀覺得有了「靠山」。「要自己學習獨立、要誠心釋出善意,一次不能配合,並不表示日後都不能。」英美希望英秀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難。

「有承擔就會把事情做好,凡事不要計較才能勇往直前、安住自己的心。也不是每個人都修好了才來做慈濟的。」英秀邊走、邊學習,慢慢修正自己的觀念,降伏自己內心的剛強。

「假如沒有慈濟道場讓我訓練,我沒辦法放下那個『我』。如果自己不改變,別人也不能幫你怎麼樣。」英秀走過家庭的不如意,原諒有外遇的先生,放下身段將親子關係修護,也在承擔組長任務之後自我成長許多。

但是好事多磨,更大的考驗又找上她,2012年的健康檢查被告知甲狀腺有惡性腫瘤,伴隨著類風溼性關節炎……

經穿刺檢查後,醫師建議她將不好的細胞先處理掉,那時她還不知嚴重性,她的心是蠻平靜的。手術後的痛,卻造成她身體上很多的不方便,跪不下去也爬不起來,就連整個肩膀都是僵硬的,手腳關節也會痛。

她形容說:「有時候皮膚被輕輕碰觸到,或是被風一吹都會痛。吃藥吃得變成月亮臉,身體發胖,改看中醫吃中藥,每天都在吃藥,身體還是會痛。既然吃也痛、不吃也痛,不如就不吃藥了。」英秀覺得只要健康就好,其他都不重要了。

當腳著地時,那種痛會讓她想躺回床上。可是她還是堅持要下床忍痛走一走,她覺得腳筋鬆了就比較不痛,這就像「魔考」在考驗她的道心是否堅固。

2014年,英秀結束美容院的工作,將全部的精神放在慈濟事,把環保站當成她的第二個家,除了邀約組員,自己更是各種勤務的基本成員,哪裡需要她,就往哪裡去,一段時日之後才發現自己是越做越健康。

「不想吃那些藥了,每天就一直做,只要在能夠忍受的範圍,我就盡量不要吃藥。因為很多疾病都是來自心理因素,醫師也跟我說,心理壓力會造成內分泌失調,盡量調整自己的心,不要全靠吃藥。」

◎聽聞晨語 剝下無明網

臺南市永康區西橋環保站自2014年1月起,與花蓮靜思精舍連線,以科技傳法,每天清晨五點二十分,志工一起聆聽證嚴上人晨語開示。英秀自從參與「晨鐘起、薰法香」,善用上人的法語來洗滌無明習氣、清淨自心,日子過得更充實,能力、耐力都提升了,連原來困擾她的問題,到後來也都不是問題。

「是我小看自己,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去承擔,感恩有慈濟道場,讓我變得堅強、善解,能夠去包容別人。」英秀綻出淡淡的笑容,不疾不徐道出心得。

「用慈悲心來看,人事物都會不一樣,我本來不是很有智慧,又承擔『協力組長』有一種壓力,感覺自己一定要先去薰法香……」說到薰法香,英秀突然變得能言善道。在佛法的薰陶下,她體會到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物質上、金錢上、精神上的領域她都可以不用追求,放下所有煩惱輕安自在。

英秀把進入慈濟的過程比喻為「剝洋蔥」,將一層一層的無明剝開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雖然「剝洋蔥」有時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它有殺菌、增強免疫力的功效,也可以讓人提神、通體舒暢。

圖左 :「因為有慈濟道場讓我磨練,才能放開心胸。」李英秀改變親子緊張關係,原諒有外遇的老公,現在一家和樂是最珍貴的。[攝影者:俞柏清]
圖右 :哪裡有需要人力,李英秀就把握因緣往哪裡去付出,承擔花蓮營隊生活志工在寮房整理房務。[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以環保站為第二個家的李英秀,每天為保護地球而付出。[攝影者:陳雪勤]
圖右 :把握能做就做的因緣,除了環保、醫療等勤務,社區掃街也經常看到李英秀(右)的身影。[攝影者:俞柏清]

圖左 :訪視個案時的李英秀,看到個案的需要,協助行動不便的翁先生理髮。[攝影者:俞柏清]
圖右 :承擔協立組長的李英秀(中),主持聯誼討論提案與布達活動訊息。[攝影者:王貴南]

圖左 :每天做完環保或是一大清早,西橋環保站的薰法香場地排圃團坐椅及開機連線,經常是李英秀承擔的。[攝影者:俞柏清]
圖右 :不會操作電腦與電器用品的李英秀,也勇於承擔認真學習;在西橋環保站開機連線,為每天迎接證嚴上人靜思晨語作準備。[攝影者:王貴南]
圖左 :2014年就開始參加靜思晨語薰習佛法的李英秀,因而改變許多習氣與做人處事的態度。[攝影者:俞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