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垃圾土埋場 醒覺環保意識

垃圾土埋場 醒覺環保意識

E-mail 列印
慈濟馬六甲環保志工在2018年10月17日,造訪新任大馬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Corp)馬六甲區主任沙魯丁(Sharudin Bin Hamid)後,互動頻密。在沙魯丁邀約下,12月4日,環保志工一行 十五人到雙溪烏浪垃圾土埋場,展開見學之旅。

◎闊別兩年的驚嚇 

10月17日,慈濟志工前去拜訪大馬固體廢料管理機構馬六甲區主任沙魯丁,打開慈濟與SWCorp的合作之門,雙方就資源回收及環保教育推廣,互動頻密。

接著,沙魯丁在10月30日參訪慈濟喜捨環保教育站及愛極樂環保教育站,留下深刻印象。席間,沙魯丁力邀志工前往雙溪烏浪土埋場參訪,了解目前州內嚴重的垃圾問題;當下再邀請慈濟志工參與當局於11月22日舉辦的環保展,進行環保宣導;隨後,於11月24日的跑步撿垃圾(plogging)活動中,請志工與SWCorp員工分享如何分類資源。

其實早在兩年前,2016年7月22日,環保志工就曾參訪雙溪烏浪垃圾土埋場,這次來已是第二次了。「兩年前後,有很大的分別。之前用的是舊的土埋場,現在已搬到新的,舊的已經填滿垃圾了。」南方環保有限公司(SWM Environment Sdn Bhd)項目執行員陳英塔與志工解說。兩年前,他亦曾接待志工,再度見面,最大的改變就是垃圾土埋場「越長越大」了。

當年佔地十英畝的Cell 1土埋場,使用短短三年後,即2017年4月已爆滿。換作樓層計算,該土埋場覆蓋的垃圾範圍從底層算起,高達約十五層樓!如今,土埋場已覆蓋上高密度塑料膜,以防止雨水滲透增加滲濾液,發出惡臭及造成水污染。

雙溪烏浪土埋場於2015年4月1日啟用,根據環境局的類別,它屬於第四等級,即是最高級的垃圾土埋場。它設有土埋場、資源回收及分類設施、廢水處理系統等,取代已關閉的第一級別的古魯蒙(Krubong)垃圾山。

◎覺醒要好好宣導

Cell 1土埋場原本預計可用五年,短短三年就爆滿後,政府必須在旁擴建1A區垃圾土埋場,預計可用十個月,沒想到短短五個月就被填滿,目前不得不使用最新的,預計可使用八個月的2A區垃圾土埋場。

陳英塔分享,經過評估,雙溪烏浪區乃馬六甲較為適合建設土埋場的地區,因為馬六甲幅員不大,土埋場不能建設在市區或設有水壩處,以免造成水污染。陳英塔提醒:「其他州屬有超過一個土埋場,但馬六甲就只有這個土埋場而已。」他也告訴大家,馬六甲的垃圾是無法被其他州屬所吸收的,也不可能有其他州屬願意吸收。

資料顯示,第二期土埋場計劃,概括1A、2A,2B及2C區,全部區域加起來,預計可使用五年半。而今1A已爆滿,2A已使用一個多月……

「如果沒有覺醒,馬六甲垃圾就沒有地方可以埋……」志工黃金寶(惟群)兩年前曾前來參訪,當時舊有的土埋場仍在運作,眼前的土埋場比兩年前還要高,讓他心有餘悸。

「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好好宣導!」黃金寶與志工們就地熱烈討論起來。

◎回收面臨的難題

每一天,南方環保有限公司的多輛卡車,來回馬六甲各區約四百多趟,載著一天約一千噸的廢棄物,駛入雙溪烏浪垃圾土埋場。每一車,都循例到智能卡地磅系統處確認身份、測重量後,卡車或是將可循環物,載到垃圾分類系統中心傾卸,讓工作人員使用高科技廢料再循環設施(Material Recovery Facility,MRF)進行分類;或是直接開往2A土埋場,將各類垃圾倒下。

儘管馬六甲已落實2+1垃圾收集及回收政策,即一周收集兩次無法循環的垃圾,一次可循環物;然而資源回收量並不高。

更甚的是,工人短缺,MRF的輸送帶旁僅有幾位外籍勞工,徒手撿收利潤較高的回收物如鋁罐、鐵類等;而今食品包裝越做越細,很多小包裝的塑膠和回收物,混雜在一起,MRF設施根本無法發揮最大功效。

「今年年初,中國宣布停止接收洋垃圾後,我們的塑膠回收也大受影響。中國不要買,回收商也賣不出,當然不會向我們收購,現在塑膠也只能埋在土埋場裡。」陳英塔說明土埋場在回收方面,面臨的難題及窘境。

中國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固體廢物)接收國,自中國拒收「洋垃圾」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替代垃圾場,吸收了超過數十萬噸的廢料,亦影響國內的回收局面。

「現在不是學如何回收而已,而是要先好好思考,如何制止垃圾的製造。」陳英塔提醒「只是重複使用和回收,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最重要是在問題發生前,就先想好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改變想法。」

◎地球公民的責任

馬六甲分會執行長羅綉甄(慈瑞)首次到訪雙溪烏浪垃圾土埋場,她說:「我們要從源頭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製造垃圾,馬六甲只是個很小的州屬,多了解垃圾的問題,就能多幫忙一點。」

此次參訪,讓她心情太沉重,特別是聽聞馬六甲僅有一個垃圾土埋場不敷使用後,政府不得不考量建設焚化爐,到時勢必造成另一波議題和污染問題。由於人民的環保意識不強,就算焚化爐蓋了,但滲雜的垃圾,得使用更多的燃料,而所需的高昂經費,最終勢必轉嫁給人民。

「資源不回收,焚化也會造成浪費、污染;地球資源有限,我們要趕快與大家分享5R(refuse、reuse、reduce、recycle、repair)的重要。回收,得從家裡做起!」羅綉甄明白志工們身負重任,因為這是身為地球人的責任。

接下來,慈濟志工將針對環保推動,進行更多討論和集思廣益,努力將「來不及」化成「來得及」。

2018年10月13日,南方環保有限公司企業通訊高級執行員薩哈魯阿米在一個公開活動中透露,目前全馬約有兩百三十八座垃圾處理場,但其中百分之八十已面對接近飽和的情況。因此,當務之急是如何減少馬來西亞人的垃圾生產量,以延長垃圾處理場的使用壽命。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副部長拿督拉惹卡馬魯巴哈林也在今年10月22至24日,於吉隆坡會展中心(Kuala Lumpur Convention Centre)舉辦的2018國際固體廢料協會(ISWA)大會開幕時透露,馬來西亞每日製造出約三萬八千公噸垃圾,當中有百分之七十六被送往垃圾土埋場。政府每年需花費十五億,在管理和清理垃圾費用。

相較於香港和新加坡高達百分之七十的再循環率,馬來西亞的再循環率僅有百分之二十四!拿督拉惹卡馬魯巴哈林呼籲國民加緊提高環保意識,在丟棄垃圾前進行分類以減少廢料,而政府會不斷宣傳醒覺意識,希望在2020年,再循環率可提升至百分之三十的目標。

一場見學之旅,讓人人體悟到,只有政府與人民攜手,一起共知、共識、共行,才能帶來希望;畢竟,沒有人想住在垃圾土埋場上。

圖左 :每天約有二十多輛卡車來回馬六甲各區約四百多趟,載著一天約一千噸的廢棄物,駛入雙溪烏浪垃圾土埋場。前方黑色覆蓋區乃已爆滿的Cell 1土埋場。[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馬六甲分會執行長羅綉甄(左)與慈濟志工聆聽陳英塔(右)的分享,並不時提出疑問。[攝影者: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