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引航青春 法脈傳承信願行

引航青春 法脈傳承信願行

E-mail 列印
外貌幾乎一模一樣的孿生兄弟陳璽中、陳璽文,(11/1)兄弟倆匆忙下班後趕至新竹北大路共修處,分別從事電子業及咖啡廳的他倆,平日工作時間非常長,種子共修及辦理活動等枝微末節策劃等事務,完全由璽中另一半好 幫手黃文雅協助處理。每月兩次星期四晚上短短二小時靜思鼓隊種子共修,新竹各領域科技人在此以法相聚。

◎青春引航中繼站

提到演繹的因緣為2011年花蓮的第一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當時文雅看到即深受感動與震撼,覺得自己怎麼會沒有參加到,同年十月回到臺南慈中服務,剛好有因緣承擔教育志業水懺種子,因此就牽起了經藏演繹這條線。之後也發覺自己對於臺上活動、演繹很有興趣,而且喜歡默默觀察每個人的優點而學習,逐漸展現演繹的熱情,直到現在靜思鼓隊的成立。

面對每次活動彩排前,文雅總是需要不斷不斷地看演繹教學影帶,一次次練習細微動作,從一開始不熟悉經文和手部動作至倒背如流,她總會利用共修時間、把握共修機會,觀察每個人的特質。身為大活動中如引航者的文雅必須做足功課,用心思考如何在大場面中引導眾多人群,將演繹的內容鋪陳,好讓大家跟隨音樂節拍,展現百然道氣。

承擔靜思鼓隊種子的文雅表示:「慈濟這條路上,鼓隊只是一個中繼站,接引一些不太認識慈濟的人,例如喜歡表演、演繹、唱歌或手語的會眾,我們會有共修,除了表演,還會帶入上人的法或者是慈濟的故事跟他們多分享,藉由這個過程讓他們認識慈濟,願意跟著我們一起去投入與付出。」

璽中補充說,其實不是只有練鼓而已還有共修,未來還有很多規劃,包含會去安養院志工服務,跟那些心智障礙的一些朋友們互動,藉由全面性的志工服務與自我承擔,提起年輕人對社會價值的使命。

◎法師典範立自身

靜思鼓隊,透過演繹學習佛法,以表演型態傳揚上人的法。要如何詮釋一部經文,不論是動作或情感,都是很複雜的演繹,需要融入大量情感面與體悟。但對於一個沒有舞臺經驗的人,需要演繹指導種子花更多的心思做法繹的解釋與溝通。

璽中把握聞法、傳法的機會,觀察過程中看到演繹團隊的精進,從動作不斷被修正而一次次慢慢地改變過來,自己充分能感受到「法」就在生活實踐中。

「師公上人說:『不要自我設限,量力而為,做對的事。』把握每一個精進學習的機會。」璽中更喜歡上人曾說的兩句話:「上人說他需要的是人才,所謂人才,一個是希望我們做一個才德兼備,就是涵養德香才德兼備的人;第二句就是上人希望我們能夠多做事,少與人爭執。」因此,受法的璽中要自己做好法師典範該有的態度,除了領導靜思鼓隊外,更重要是扮演好傳承法脈的角色。

◎凝聚力量展使命

以前總覺得事情自己做比較快有效率,但一個人的力量再怎麼快,也沒有辦法去扛一個社會環境。深切的體悟,讓璽文開始轉變心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群人因共同的使命去完成一件事,讓更多人成就一件事情,比所有的光環放在自己身上來的重要。」

職業和服務志工兩頭跑,老覺得時間不夠用的璽文表示,真心體會「來不及」,太多事情要做,太多地方要跑,他不禁自嘲:「我這幾年都沒生病,因為沒有生病的權利,每天的行程就是滿滿滿;因為慢慢認知團隊的重要性,因此篤定要把慈濟團隊創造更大的價值。」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要如何留下蝴蝶呢?」璽中覺得不用透過外力去「追求」什麼,應該用感動來「吸引」會眾。接著,璽文表示靜思鼓兒,也是投其所好,一種力量的凝聚,讓團隊能更有信心,因而皆大歡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為從幫助別人,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不管人家如何批評,自己都要有定見、信心,思考如何更有智慧接引人間菩薩。

曾經為了如何接引更多年輕人一起行善道,讓團隊苦惱不已。經過歲月與人生淬鍊,他們已學會應用佛法之因緣觀「放下」來看待人事物,因緣不同勿執著,取而代之的是在旁守護陪伴。儘管過程挫折難免,但只要菩提種子在心,終會開花結果。

「藍天般的胸襟,白雲般的作為」這是上人對年輕人的期許。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如人海茫茫中的領航者,相信社會一定需要這股善的力量,愈大愈好。

圖左 :陳璽文(左)、陳璽中(中)、黃文雅(右)在靜思鼓隊種子共修時討論相關活動事務,這三個人就好像是合體的金剛一樣,創造很不一樣的吸引力。[攝影者:徐兆明]
圖右 :因為帶領大家演繹,文雅才發覺自己對於臺上活動、演繹很有興趣,且自己喜歡默默觀察每個人的優點而學習,進而展現演繹的熱情。[攝影者:李文卿]

圖左 :璽中喜歡上人曾說的兩句話:「上人說他需要的是人才,所謂人才,是一個涵養德香、才德兼備的人;第二句就是上人希望我們能夠多做事、少與人爭執。」[攝影者:李文卿]
圖右 :以前璽文總覺得事情自己做比較快有效率,但一個人的力量再怎麼快,也是有限,深切體悟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才能成就一件事情。[攝影者:李文卿]

圖左 :慈青迎新來到竹北老人安養中心,文雅道出這次主題是夢想,希望學子在建構自己夢想的路上,不要忘記親情與付出,因為行善和行孝不能等。[攝影者:孫文傑]
圖右 :今年七月新竹場《父母恩重難報經-終曲》演繹,璽中飾演一位悔不當初、沒有及時行孝的兒子,絲絲入扣的表情與動作,令人感動至極。[攝影者:林瑞合]

圖左 :新竹恆星學坊的學員來到新竹靜思堂參訪,璽文帶領著他們學習打鼓,即使孩子心智或肢體與一般人不同,但他們的笑聲、快樂,讓活動洋溢著溫馨歡樂的氛圍。[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鼓隊種子黃文雅覺得慈濟這條路上,鼓隊只是一個中繼站,接引一些不太認識慈濟的人來參與,學習投入與付出。[攝影者:林秀琴]
圖左 :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前,文雅帶著志工練習著團康手語〈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攝影者:徐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