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秀琴還好有慈濟 成就慧命的資糧

秀琴還好有慈濟 成就慧命的資糧

E-mail 列印
「嗨!秀琴,妳今天不是出班『人文真善美』,還來比手語喔?真是好辛苦!」「沒辦法,補位囉!」我(林秀琴)回答著組員提問,心想「是呀!能有機會被需要,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歲末祝福感恩會彩排,雖然每個人 私下自修不知已經多少回,但仍需透過與團隊磨合,一次次修整細節動作,才能達到整齊劃一、道氣具足。〈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終曲〉中「普濟蒼生的良方,成就慧命的資糧」,心性急躁的我每每唱誦這句最有感觸。

想起過去,婚後即與另一半租屋在外,內心著實沒有安全感,幾經與先生商量買房計畫。「買屋不划算啦!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無殼蝸牛嗎?又不是只有我們兩個!」先生冷冷的回應與堅持,兩人對買房意見分歧,為此,不知爭吵而冷戰了多少次。終於,「戰爭」在第一個孩子呱呱落地後出現平息的契機。

為了早日給孩子一個「家」,雖然存款少得可憐,我的堅持不退讓,無形威逼另一半,個性焦躁且不計代價,藉機達成想要的目的不與妥協,堅持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思暮的東西,而先生思維縝密、個性溫雅,「急驚風遇上慢郎中」的頻率差異甚大的兩端,沒有交集。無論是親人、銀行借貸或互助會,只要能借到錢,甚麼方法都去做,「先享受後付款的代價」親人無息的人情壓力,帶來痛苦與懊悔。

聞佛法智慧增,慢慢地消磨尖銳的心口,學會將腳步放慢為對方設想,事情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如在演繹團隊中,每句經文都有適合它的動作,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如何將大家的動作拉到一致,不搶拍、不求異,力求整齊才能成就道氣之美。

前些時日,因忙著撰寫人文真善美出班企劃,出班人員的變動也是一種磨心考驗,不是這天要再增加人就是那天某人無法出席,修修又改改早已忘卻不知修過多少版本,雖然心偶爾波動不安,甚至不耐煩而念念有詞,但想到靜思語中:「時間可以成就道業,切莫讓生命空過。」雖然肩負的擔子尚在,但「行善、行孝不能等」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被需要」的幸福,但願能長長久久。

小時候,父母親除了做輪班工作之外,家裡另有承租公有地務農為輔,父母辛勞養育五個孩子很是辛苦,所以,從小除了到田裡幫忙拔草、曬穀等農事之外,還有家庭代工;為了減輕父母肩頭重擔,放棄學費高昂的私立高中,選擇學費較低的公立職業學校,畢業後自立更生完成專科學業。

從小個性內向且不愛多話,由於家庭經濟不甚寬裕,每到學校繳費的最後一天才忍不住跟父母拿錢,母親總是那句:「又要錢,去找你爸爸!」雖然履試不爽,最後還是得厚著臉皮,躲在玻璃窗旁看出去,趁爸爸趕上班跨上摩托車的那一刻就是最好「要錢」的時機。印象中嚴肅的父親總是板著一張撲克臉,明明前一秒在外跟鄰居談笑風生,怎麼一旦踏入家門檻就像換個人似的。記得,有好幾次當遠遠地聽到父親的摩托車聲,害怕的我們不知所措,只能像逃命似的趕緊爬上榻榻米床,躲在厚重又溫暖的被窩裡。

從小,我常在家裡幫媽媽洗衣、餵食雞鴨、還有豬,做不完的家事中最喜歡是灑掃,可能是因為這樣才能讓辛勞的母親回來心情好一點,家裡整齊了母親笑顏也開了,這也是我最開心的事,但大我一歲的姊姊外向總愛往外跑,母親分配的家事都是我一手包辦,母親私下會訓斥姊姊,但也會教導我「做人不計較,吃虧就是佔便宜」,那時不懂其意涵「明明吃虧就是吃虧,怎麼又會佔便宜呢?」傻乎乎的我望著天上飛來飛去的小鳥,自由自在好不快活。

婚後家庭幸福美滿,父親一場病度我進慈濟,先生給予很大的自由空間,做慈濟讓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還能重新執筆甚至寫作,走入別人的生命故事,一篇篇真人實事,映照出自己脆弱的內心,漸漸地發覺愛人首先要從愛自己開始。

前兩年待了近二十年的公司,老闆突然公告要退休、公司將易主,只願意繼續僱用一半的員工,為此是非與鬥爭原本就不少的工作環境更是雪上加霜,從來不「選邊站」的我被「冰凍」在角落,心中淡淺的佛法底子怎麼也擋不住環境的冷酷與無情,我的心漸漸憂鬱了,但我知道即使我失去所有,我還有愛我的家人,更重要的是「還好我還有慈濟」。

當時社區老人關懷據點開始運作,負責記錄的我拿著基本裝備在旁觀望著,眼前髮絲斑駁的老先生,穿著熟稔的外套好似父親的身影,思念父親的心油然生起,緩緩地走過去和老人家聊聊天,似乎是曾經對父親的願想。

曾幾何時,時間過得好快,自己頭上髮絲也斑白了不少,想想當自己老的時候,是做個服務別人的志工?還是只是等待別人給愛的艱苦人?這時候心裡有了答案,有慈濟真好。行善行孝不能等這句話接引我入佛門,上人多次叮嚀幹部多承擔更是推進往前的動力,雖然學如逆水行舟,路途中有笑有淚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我相信用心深耕的果實會更加鮮甜。

從進入慈濟以來,一直在人文真善美功能學習,重拾學生時代之筆桿,從寫作開始,為了豐富活動內容,常常必須在大型活動人流中,趁人潮未散盡前,鎖定人物完成專訪,這機動性的任務,對個性內向的我確實是一大考驗。常常在訪談過程中,心情緊張的程度更勝被訪者,無論是繃緊的顏面神經,我那顫抖的嘴角,怎麼也掩蓋不住內心的空洞,但誠懇的心總能拉近彼此的距離。「師姊!妳別緊張!」輕輕的一句鼓勵,不但瞬間化解眼前的尷尬,也讓我重整心情後再度出發。

隨著歲月流逝,不知是因為「打仗」經驗豐富了,還是因磨練而厚了臉皮。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次出班「2017年歲末祝福感恩會」,人文真善美必須在兩週時間內,製作一份人物分享之故事影片,但棘手的是主角黃貴賢,因另一半離世的痛楚,那種想到就淚流不止的痛而婉拒受訪,眼看時間分分秒秒過去,不容再蹉跎。

當晚我連線貴賢,敏銳的她聽出我的口音,同是客家女的我們瞬間拉近彼此距離。隔日清晨,獨自走在街頭的她,遠遠看見我們正在拍攝著她,心慈的她說:「怎麼這麼早就從竹北過來了,你們好辛苦!」擁抱的溫度瞬間軟化了堅硬的心,訝異的是這場有笑又有淚的專訪,潛藏在內心最深處的釋放,重拾歡顏的她與我再度擁抱。

將心比心想,感恩曾經有緣相識的被訪者,奉獻無所求的愛與信任,那「掏心掏肺」的分享,在一次次不可能的任務中,完成,使命必達。

圖左 :於三重靜思堂的真善美通識課,秀琴(右)與女兒(慈青/左)一同於臺上分享參加的心得。(照片林秋子提供)[攝影者:林秋子]
圖右 :「2018年新竹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上,秀琴(右邊白衣)演繹〈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終曲〉。[攝影者:詹憶明]

圖左 :秀琴(最前站立者)承擔「2018年新竹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真善美出班的總領隊,於一早的編採會議為大家做行前叮嚀。(照片滕宗華提供)[攝影者:滕宗華]
圖右 :真善美出班時,秀琴(右)總會協助攝影志工簡報文字的潤飾。(照片林秀琴提供)[攝影者:林秀琴]

圖左 :秀琴(左)訪問黃貴賢師姊(右)後,與她合影。(照片林秀琴提供)[攝影者:林秀琴]
圖右 :進慈濟後,先生(左)給予秀琴(右)很大的自由空間,讓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重新執筆寫作。(照片林秀琴提供)[攝影者:林秀琴]

圖左 :秀琴(左)有老人家的緣,每每在採訪時,總能讓他們感受到親切而侃侃而談。(照片林秀琴提供)[攝影者:林秀琴]
圖右 :婚後家庭幸福美滿,父親(站立後者)一場病度秀琴進慈濟。(照片林秀琴提供)[攝影者:林秀琴]
圖左 :「走到最前,做到最後」秀琴(左二)一同於其他人檢視活動後彙整的簡報外,也不忘逗趣的玩笑,為緊湊的出班增添一分歡樂。(照片徐兆明提供)[攝影者:徐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