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杜媽媽愛如蒼松 老而彌堅

杜媽媽愛如蒼松 老而彌堅

E-mail 列印
杜張瑤珍,大家都叫她杜媽媽,她常常是黎明初曉,梳洗好,就埋首書案,孜孜不倦地為翻譯日文而咬文嚼字著……。纖細的雙手,揮動著文字裡的千軍萬馬,組合交錯無數感動,匯集在敲打的鍵盤中,在清晨的時間裡格外顯得 清脆又有節奏。在還沒搬遷來關渡之前,杜媽媽不時會回想起這一路,是怎麼走過在失去菩蕯道侶的另一半杜詩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首任院長)時意志消沉,內心更充滿對著證嚴上人、慈濟有著無限的感恩……。

◎道侶離別不捨 翻譯日文般若

在杜媽媽年輕的時候,聽從也是醫師的父親,嫁給了杜詩綿醫師,擔負起二個家庭十餘口人的生活擔子,而無怨無悔,生活簡樸、不羨名利,在慈濟建院之初,也是全力支持先生全力護持慈濟志業,是先生最好的後盾。

先生是公務員,薪水有限,去市場,皮包未曾超過二百元一天;她先生的同學會,一些開業醫生的太太,展示幾克拉幾克拉鑽石。她先生說:「妳可不要買,掉了的話,幾克拉都會不見了!」杜媽媽苦笑著,心想,吃都不夠了,哪還有錢買鑽戒?在花蓮慈院建院籌備期間,先生為行政與醫護事項,身心不停奔馳於花蓮與臺北之間,即使後來罹患肝癌,更不退縮,夫妻倆為法忘驅的精神,感動許多後進紛紛投入慈濟醫療、人文與各項志業。

1989年,在先生往生後的那一段日子裡,杜媽媽時常會倚窗凝望夕陽,時而看著天幕由白轉黑,時而盯著天候由晴變陰,腦海同時浮現的總是先生原本由意氣風發的容顏,到病痛、憔悴的身影;習慣了先生在世時夫唱婦隨的知心相契,一時心境彷彿沈入了大海。雖然正信正念方向篤定,但哀傷的沈重就像船拋了錨,一下難以起錨揚帆,續航到岸。上人不斷開導她—世間事,尤其是夫妻情份的緣起緣滅,當一切隨緣,否則會因為自己的不能放下,讓對方有所牽絆。

上人希望杜媽媽自己能「以心轉境」,也鼓勵她女兒將她接到日本去和女兒、孫子們聚一聚,由此「以境調心」;時常透過視訊看著外孫可愛模樣,在女兒的殷勤邀約下,終於打開她心窗,再見陽光。她接受了女兒的孝心,並帶著上人的期盼與自己未來的規劃去了日本,待了一年。那時孫子約三歲不到,她就幫忙帶孫子,在含飴弄孫之外,她都會去慈濟日本分會幫忙。

之後分會於1991年正式成立,志工才三位而已,她們會一起去看個案,去監獄關心受刑人……。如同國內的筆耕作業,當地分會志工就用中文筆耕,總共約有六十篇,杜媽媽就幫忙將文稿翻譯成日文,以利日本當地人來日本分會參訪時,理解所做,沒有語言的隔閡。

1995年她與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赴日訪問前,曾先以日文將慈濟志業稍作介紹,發現數張的簡介實在無法將慈濟志業說得完全,而萌生發行日文月刊的構想。

她回臺灣後就向上人說:「是不是要做一些文章(翻譯成日文)的月刊?」上人回答:「早就該做了!」師徒心有靈犀一點通。杜媽媽接著說:「日本人都習慣看小本書,放在口袋,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上人就指示說:「想想怎麼樣將它做到較小本。」經過多次與志工們互相切磋,就這樣裁切出現在適合隨身攜帶的大小,一直做了下來!到現在二百二十多期,當地人文志業的扎根至今已二十餘年,已見蓬勃成長,如今日本分會更是人才濟濟。

當初日文翻譯開始的時候,杜媽媽已七十多歲了,髮蒼蒼,視茫茫,記憶也不好,她不圖名、也不圖利,只為服膺證嚴上人的法音,讓法音流布全世界的理念。從不會打字,學到會,從當初只有她與三宅教子、羅美麗、還有一位共四人,慢慢摸索出來。因為中文的基礎沒有日文好,所以碰到較難的句子,就翻字典,還是不懂的時候就問女兒,在翻譯過程中也常是她們母女倆溫馨互動的時刻。她常常大歎體力不像年輕時候,可以一直做下去,現今只能做一下、休息一下,或是去廚房、或是做一下其他家事,腦力和眼力才能接上。有時候翻來覆去睡不著,她就起來打文章,累了才又去睡,如此日復一日,樂此不彼。

歲月的流轉,讓新生幼苗不斷加入,也讓老幹傳接新枝,有些甚至已成故人,不管在日本或是臺灣都有年輕人才陸續加入翻譯日文的共修。人生有涯,志業無邊,杜媽媽也期盼這條人文脈絡源遠流長,永續發展下去!

◎化淚水為法水 喜捨輕安自在

先生往生後,杜媽媽同時也化眼淚為法水,也投入臺大緩和醫療病房的志工服務,至今長達二十餘年;並為1996年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的籌建盡心付出,她在幕後默默推動志業的願與力,歷久彌堅,力行不輟。「我先生往生以後,上人就叫我去日本參觀,才知道有這種緩和醫療的方法(安寧療護)。」杜媽媽表示。當時若有這樣的方法,她先生要往生前就不會那麼痛苦,所以她發願如果臺灣有這樣的醫療,她一定要去服務當志工。

1995年臺大成立「緩和醫療病房」,一般醫院志工比較沒有機會去接觸到這個階段的病人,也不知道要如何陪伴這樣的病人,這部分要上很多相關的學習課程,做很多的演練,累積許多的經驗,甚至有些課程要考試通過,才能適切的去做這方面的工作,杜媽媽當然也是不例外,一大把年紀不輸年輕人,一樣經過專業訓練與考驗通過,來從事安寧病房志工。

透過身、心、靈的陪伴與膚慰病患,像是傾聽、聊天、洗澡等,不知不覺已歷經二十餘年。這期間她看盡了許多生命在逐漸走向盡頭的時候,儘管病患身體的不適痛楚難免,因為志工的陪伴,卻少了惶恐,焦躁的情緒。一個存在她內心多年的遺憾,常在心頭翻攪「先生如果在那時候有這樣的醫療措施,那該有多好呢!」也就是這份對先生病苦的不捨,讓杜媽媽能耐心地、細心地陪伴病患,走過這麼多個年頭。

在上人的示意下,杜媽媽也有幾次和醫療團隊相繼到日本考察,於1996年,因緣俱足,慈濟醫院終於正式開啟了以尊重生命,照顧罹病末期病患的「心蓮病房」,上人特別命名為「心蓮病房」,取意「心如蓮花綻放」,希望病人在這裡以尊嚴來面對疾病與生命,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菩蕯所緣,緣「苦」眾生中,讓愛傳遞給病苦最為深切、極致的罹病末期病患,除了醫療以外的舒解,使他們離苦得樂,往生所緣。

慈院心蓮病房,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安寧療護的觀念,並推動「預立醫療自主計劃」,讓末期病人有機會選擇善終及於罹病末期期望的照護方式。

「一個年紀很大的太太,沒什麼家屬的樣子,她兒子不進來,我跟一個師姊二人幫她洗,洗一洗,腳尾一直冷起來,趕緊叫護士進來,邊洗邊就往生去了!」一個令杜媽媽既感動又感慨的例子。她說:「人一定無常,無常一定要回去,之前,讓她較爽快,讓她歡喜,讓她不那麼痛苦,是我來這裡幫忙的原因。」

「我忘了自己幾歲,只知道我的生辰年月日是民國16年(1927年)2月15日這樣而已。」她表示。在醫院服務的志工或是醫務人員,都稱呼杜媽媽叫「阿母」蘊藏無限的慈悲、柔和、智慧。九十二歲高齡了,仍健步如飛,每週二天各穿梭在臺大醫院與大愛電視臺日文教室中,在家中則常能悠遊於浩瀚的文字翻譯般若之中,不覺老之已至矣!

歲月更迭,無情亦有情地消逝在厚厚的相本中——她感恩與先生以及慈濟的因緣,讓她能在這裡看到人生的苦樂真相、體驗無常為常、無我為我的哲理。她堅信要能及時行善、把握分秒成就慧命,當在人世的最後一秒鐘到來時,自然能夠來去自如,了無遺憾。

就有這麼一回,女兒回娘家時,看到媽媽很有計畫地把生活排得這麼緊湊,曾不解地問道:「媽,你怎麼要過得那麼緊張(緊湊)呢?」杜媽媽坦白地回說:「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愈是年紀大愈覺得做事要及時,做一天就賺一天!否則過一天就少一天的機會了。」杜媽媽不避諱地笑笑回說。

母女倆悠悠緩緩從紅樹林步道的這端走向那端,好似擺渡人般,從此岸到彼岸,不斷地送往迎來,而杜媽媽總是那麼如上人說的「輕安自在」!

圖左 :罹患肝癌的杜詩綿院長(左二)在花蓮慈院建院籌備期間為行政與醫護事項,不停奔馳於花蓮與臺北之間,杜張瑤珍全力支持照顧先生、全力護持慈濟志業的堅強後盾。[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杜詩綿在他往生前,和太太杜張瑤珍一同皈依了證嚴上人。上人賜給他們法號「濟乘」與「慈願」,是對他們生生世世「乘願」做慈濟人的最大祝福。[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杜院長剛往生時,杜媽媽一直走不出來,上人很有智慧的把日文月刊翻譯的事交給她,讓她「以心轉境」,漸漸地,為了要討論翻譯內容,最後就形成一個讀書會,每星期二早上九點到十二點共修討論,杜媽媽就把這個班當成她的責任,因為這是上人交待給她的責任。[攝影者:黃淑琴]
圖右 :為了完成上人的使命,她從不會打字,學到會;因為中文基礎沒有日文好,所以碰到較難的句子,就翻字典,還是不懂的時候就請教女兒杜芸芸(左後),這時候也是母子親情交流,溫馨互動的時刻。[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杜媽媽每天孜孜不倦為日文翻譯作奉獻,至今共完成了二百五十七期的慈濟日文月刊。[攝影者:郭稚惠]
圖右 :一杯熱茶、一個熱熱的點心、傾聽陪伴就可以安慰病人的心,透過身、心、靈的陪伴與膚慰病患,如傾聽、聊天、洗澡等,杜張瑤珍(左)不知不覺已歷經二十餘年。[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杜張瑤珍(右)和團隊隊友總是把洗澡床清洗乾淨就是一種對病人的尊重, 讓患者得到最乾淨、舒服的服務,也能舒緩他身體的不適及感受到像家裡的那種溫馨。[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讓病人善終就是最大的福報,杜媽媽(右一)一直在體現這樣的精神。她也會關心醫護人員,讓他們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溫暖 。[攝影者:郭稚惠]
圖左 :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志工及大愛臺日文翻譯志工讓杜張瑤珍(左)不僅由傷痛中走了出來,更從學佛法、做慈濟的過程裡,對人生有全新的體會。現年九十二歲的她說:「能夠做就趕快做,做一天就賺一天,所以我很歡喜,就繼續一直做,上人在說的『輕安自在』現在就是感覺到這句真諦。」[攝影者:張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