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好手好腳二十甲 知福惜福再造福

好手好腳二十甲 知福惜福再造福

E-mail 列印
每年的歲末年終之際,慈濟志工邀約社區會眾同來領受證嚴上人與靜思精舍師父撙節集資,以及大林慈濟醫院醫護團隊、雲嘉南地區的志工經過春耕、夏耘、秋收稻穀,再用心後製而成的手工福慧紅包。2019年1月13日上 午,共近七百位的社區民眾相會於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匯聚善與愛的力量迎新送舊,自發好願,共聚福緣。

◎歡喜平安就是福

五十多年前,上人以一念悲心,不忍眾生受苦難,創辦慈濟功德會。慈悲大愛之心無分國籍、種族、膚色等,共同投入慈善以提升生命意義與價值。從臺灣至全球,何處有苦難,效法觀世音菩薩精神的慈濟人,聞聲救苦,循聲而去。

2018年慈濟大藏經,螢幕畫面播映自1月至12月,國內、外所發生的天災人禍及慈濟重要事件影像,坐於臺下眾人,眼神專注地隨著畫面回顧每一事件,有人默默拭淚,有人神情肅穆。

「福會用完的,不要以為口袋裡有福就終身受用,要在生活中去力行,才能時日積福。人人初來乍到,父母親即送給子女『二十甲』(手指頭、腳趾頭各有十甲),應該要好好的運用,有手做好事,有腳走好路,有口說好話。」德悅師父親切叮嚀。

德悅師父進一步向眾說明,臺灣寶島每一年約有二萬四千多戶受慈濟長期照顧之感恩戶,更有許多的居關戶(居住關懷、精神或心靈上的陪伴)。慈善工作讓我們見苦而能知福,懂得把握而珍惜付出的機會。

◎回首當年 願以付出報感恩

慈濟人向以慈悲寬廣的愛去擁抱蒼生,見鄰里鄉親受苦難,志工視之如親地伸出臂膀,任其依靠,貼心撫慰,靜心聆聽。淨化人心從哪裡做起?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

人品典範王素卿,921地震發生時,從電視上看到慈濟志工進到災區救災,內心感動之餘,發願參加有愛心與效率的慈善團體,於是在五十七歲時自臺灣銀行退休,進而加入慈濟大家庭。她參加訪視、醫療志工等,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七十歲時罹患第四期肺腺癌,從聆聽上人的法中,了解因緣果報道理,並有了智慧及勇氣,加以法親家人一路相伴,三位女兒化擔心為祝福,讓素卿延續生命的光輝,內心感到溫馨而不孤單。

今日第一位報到的社區會眾蔡素珠,懷著熱切期盼的心到來,「聽師父講話很安心,比吃藥還好!每年都會來參加歲末,因為我的同學在慈濟當義工,她們比較有福報,祝福她們平安健康。」

蔡素珠是葉麗華師姊同為護專的同學,民國七十多年成為會員迄今,很護持慈濟,曾前去面見上人,當時三十九歲的先生因病往生,留下二個未成年的孩子及年長公婆,心情甚感悲痛,並對無常感到不解:「人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從新聞上看到上人,特地前往花蓮,上人安慰:「我們是來這個人生還債,妳的前途很大,妳會很平安,很順利。」

上人鼓勵她挑起支撐家庭的責任,當時讓蔡素珠感受溫暖,生起重新再站起來的力量,「師父真的很好,很會替我想很多事情,讓我堅強,心裡整個放下來。現在我再回來找師父,當然希望回來幫師父,因為時間過的很快,有一天人都會走掉……」二年前,婆婆往生,她才得空能再出來參與慈濟,規劃未來在此展開退休生涯,把握當下的心溢於言表。

◎淨心靜心 反觀自省

今天的貴賓很多是國小、國中校長,其中,多次受邀參與慈濟新芽奬學金頒獎典禮,以及《大愛引航》教材發表會等相關活動的陽明高中校長洪金英表示,慈濟很細心看到孩子的進步,在家裡孝親的好表現,持續地關注到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孩子長期接受到關懷,把大愛持續發揮,對她個人而言,來到現場參加典禮感到於有榮焉。

「這是我第一次來參加,對慈濟活動有初步印象,感恩、平和、回饋的心,參加歲末感恩活動,覺得頗好奇,可以在我紛亂的平日生活步調沈澱,安靜下來重新再思考的機會,很棒!」洪金英校長說。

她常向學生說:「我們得之於他人,受之於人以後也要回饋。」再感動分享道:「都是大愛,這兒雖然沒有一而再的耳提面命,對我們教育者來講,是潛在的學習,學習到祝福、回饋。」

「包括感恩、惜福、吉祥,祝福大家,值得學校一起推動,是大愛的呈現!」石牌國小吳勝學校長表示,多次參與慈濟大愛的活動,譬如七月吉祥月不殺生、推廣品格教育等,不僅印象深刻也非常支持。吳校長說:「新的一年參加歲末祝福,得到上人的祝福,給自己能量更飽滿,對未來更充滿希望、更正向。整個儀式非常隆重,讓人心情更能去思考,心的穩定對未來更清楚規劃,更有能量迎接未來。」

◎善心善念聚 福多感恩多

精舍師父領眾虔誠合十唱出「祈禱」以及祈願。德恭師父期許道,「大家身、口、意念虔誠寧靜,化解惡緣結善緣,祈求天下無災無難,受苦之人能離苦得樂,難民早日回歸家園並重建故鄉,歲歲年年。自我發好願,將過去不開心、不愉快,所有一切的種種事相,都能放下。用一顆感恩的心迎接2019年的開始,並將愛心變成一股愛的能量,凝聚力量為天下祝福。虔誠茹素,為子孫留下一個乾淨地球。」

鐘鼓齊鳴《勤行頌》,展現慈濟人文與道氣,其中住在淡水區,目前就讀文化大學一年級的張凡郁,自國中開始參加慈少班,他說此次在鼓隊承擔慈少打鼓的小老師,讓他改變很多,變得自信、不再內向,具有領導力、學會如何帶人。打鼓演繹改變害羞內向的個性,不會執著、鑽牛角尖,改善人際關係。他感恩有慈濟這個良善、有愛心的循環團體,學習很多與人相處的方法,讓他能向他人表達心中的想法。

「打鼓無形中是呈現力與美,可以感動人心!」張凡郁說,經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展現鼓隊的力與美。四年前,慈少班每周練習打鼓一次,越來越有興趣後想主動想學好它,也看見自己缺少力道及柔軟的動作缺點並漸漸調整。

他說,隊輔師兄師姊都很有愛心,主動展現笑容付出,他最大的感想是也會把愛心繼續傳下去─把愛心再付出給學員們,把愛傳出去。

迎接2019年,證嚴上人期許弟子「感恩尊重生命愛 和敬無諍共福緣」,並呼籲人人能「素食齋戒護地球」。精舍師父及社區慈濟人,虔誠感恩當日與會的每一位會眾,每一位與會者如同一顆善種子,只要多一個善心、善念,人間就能多一分感恩,多一分福,眾人的祈願也能上達諸佛天聽。

圖左 :精舍師父領眾向佛菩薩問訊,隨後展開2018年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的第四場法會。[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德悅師父叮嚀,人人初來乍到,父母親即送給子女「二十甲」(手指頭、腳趾頭各有十甲),應該要好好運用,有手做好事,有腳走好路,有口說好話。[攝影者:張元聰]

圖左 :人品典範王素卿,七十歲時罹患第四期肺腺癌,從聆聽上人的法中,了解因緣果報道理,並有了智慧及勇氣。[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第一位報到的社區會眾蔡素珠,婆婆於二年前往生,得空能再出來參與慈濟,規劃未來在此展開退休生涯。[攝影者:汪宇洋]

圖左 :精舍師父帶領大眾虔誠合十唱出「祈禱」以及祈願。[攝影者:張元聰]
圖右 :鐘鼓齊鳴《勤行頌》,展現慈濟人文與道氣。[攝影者:張元聰]

圖左 :陽明高中校長洪金英表示,雖然沒有一而再的耳提面命,對教育者來講,是潛在的學習,都是大愛,學習到祝福、回饋。[攝影者:汪宇洋]
圖右 :石牌國小吳勝學校長表示,多次參與慈濟大愛的活動,譬如七月吉祥月不殺生、推廣品格教育等,不僅印象深刻也非常支持。[攝影者:汪宇洋]
圖左 :就讀文化大學一年級的張凡郁(圖左),自國中開始參加慈少班,此次在鼓隊承擔慈少打鼓的小老師,讓他改變很多,也改善人際關係。[攝影者:汪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