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扎根臺灣 新住民願力堅

扎根臺灣 新住民願力堅

E-mail 列印
雲林的關懷、照顧戶中,不乏新住民鄉親,她們離鄉背井遠嫁來臺灣進入新的家庭,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這過程或許會遇到不如意、或因失去家庭支柱而經濟陷入困頓,但她們有扎根臺灣的心、愛家、愛孩子,甚至對生病的丈 夫不離不棄,用堅忍毅力扶起家庭,走向希望的未來……

再過幾天,就要過農曆年了,雲林聯絡處1月27日舉辦「2019年冬令圍爐感恩會」,慈濟志工希望在過年之前與照顧戶、關懷戶團聚,辦圍爐迎大家回來感受慈濟大家庭的溫暖。

◎省吃儉用 獨力拉拔兒女

自緬甸嫁來臺灣二十年的王女士,住在雲林縣四湖鄉箔子村,這是一個沿海的鄉村,村民大都靠海維生。王女士不辭路途遙遠,很高興帶著二個女兒、一個兒子回到雲林絡處,參加圍爐活動。

三個孩子自幼就乖巧、懂事,王女士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因先生六年多前驟然往生,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家庭主婦的她,必須承擔起生活家計,只能靠幫蚵農做「蚵殼打洞穿線」的工作,賺取微薄收入,她感恩說:「還好有慈濟關懷,來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真的很感恩。」

平時生活節儉,吃得簡單,來參加冬令圍爐有六年,難得吃到這麼豐盛的素食料理,每次來到雲林聯絡處就很開心,好像回到家裡吃團圓飯的感覺,很感動也很溫暖。

就讀高二的大女兒有空時,也會幫媽媽做蚵殼打洞的工作,是第二次參加冬令圍爐,在「2018慈濟大藏經」影片中,她看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因而期許自己以後也要像志工一樣去幫助需要的人。

「感恩慈濟師姑、師伯,在我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前來關懷。」大女兒特別認真念書,期待考上第一志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驗科,希望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幫助家庭減輕負擔。

◎刻苦耐勞 也要學習付出

從大陸廣東省遠嫁來臺灣的姚女士,推著坐輪椅的先生,抱了存一年的竹筒回娘家,她高興說:「很感恩慈濟這麼多年的關懷、陪伴!這竹筒是我先生每天早上投入的,他發好願、說好話,投得很高興。」

姚女士的先生於2013年中風而行動不便,無法再經營小吃生意,五年來她在六輕外包商做女工,獨力撐起一家。姚女士有了慈濟志工的陪伴,很正向、樂觀,工作之餘對先生照顧無微不至、耐心帶他做復健。去年(2018年)先生已稍微可從輪椅站起來慢慢行動,這家庭終於露出希望的曙光!

看到志工熱心幫助困苦的人,姚女士很感動,累積她做工的收入,於去年圓滿一朵心蓮要幫助敘利亞難民,雖然生活清苦,但一家人的心靈卻是富有,一家四人都是慈濟會員,印證了「有心就不難」,反而讓陪伴的志工雷子娜很感動!

有時候,姚女士會帶先生到雲林的崙背夜間環保站做環保,讓先生出來融入慈濟,與志工互動,建立信心;而二位兒子加入雲林青少年志工服務隊學習成長、承擔,從調皮的孩子變得懂事、體貼;兄弟倆在家都彼此分攤家務事、照顧爸爸,讓姚女士覺得很窩心。

剛完成見習的姚女士努力募心募愛,還要朝向培訓之路,她說:「志工給我們很多溫馨,我們無以回報,希望自己能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學習做志工!」姚女士見習同時完成醫療志工培訓,精進不懈怠。

能助人是快樂的事,已登記2月初,新年期間要到大林慈院當梯次醫療志工,希望自己也有能力帶給病患溫暖,這是姚女士選擇過新年的方式,「很喜歡慈濟圍爐的氣氛,我們連續四年回來團聚,慈濟有家的溫馨。」

新年頭舊年尾,慈濟關懷、照顧的新住民也以「行動」開啟新的一年!抱著竹筒回雲林聯絡處參加圍爐,匯聚愛心;再領新的竹筒植福,要在來年帶回慈濟「小錢行大善」,新住民們扎根臺灣,勤儉持家,也以愛以善為傳家寶。

圖左 :姚女士一家人,都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帶著竹筒回娘家,先生每天投竹筒發好願、說好話,投得很高興。[攝影者:陳宏宜]
圖右 :「平安紅包」祝福每一家庭平安、人人健康,領竹筒發好願成為手心向下的人,期待明年再帶竹筒回來參加圍爐。[攝影者:黃淑媖]

圖左 :冬令圍爐感恩會中,羅厝社區長照C據點的長者,也是志工廖麗玉的父母,扮演新郎、新娘帶來充滿年味的賀歲樂曲,希望每一家庭都能安康、快樂,用喜悅的心迎接新年。[攝影者:葛邦義]
圖右 :農曆新年將至,除舊布新,在春聯區有書畫團隊來寫春聯,與大家結緣。[攝影者:黃淑媖]

圖左 :冬令圍爐感恩會,「平安紅包」祝福每一家庭平安、吉祥,合心訪視幹事廖麗玉親切祝福。[攝影者:黃淑媖]
圖右 :王女士及她的女兒、兒子,欣賞「雲林愛無限室內樂團」的音樂演奏。[攝影者:黃淑媖]

圖左 :冬令圍爐準備了十道素食料理,都是志工親手烹飪,希望照顧戶、關懷戶都能感受到圍爐的溫馨。[攝影者:陳宏宜]
圖右 :北港香積志工精心設計菜色,用專業的精神來「辦桌 」,發揮團隊的力量,令大家很讚賞。[攝影者:黃淑媖]
圖左 :席開三十一桌,每桌都有慈濟志工陪伴,就像一家人吃團圓飯一樣溫馨。[攝影者:葛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