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醫療人文常溫故 健康關懷才有底

醫療人文常溫故 健康關懷才有底

E-mail 列印
「你們每次上課的內容都很像。」志工告訴林碧蓮,每年在社區邀約志工上醫療課時,有志工如此表示,但碧蓮及團隊都明白,因為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發生的問題卻重覆,例如做志工時首先要做好自我保護,第一就是戴口 罩,即使是每次在行前都有志工不斷重覆示範戴口罩,還是有人戴錯了,也曾被來院的會眾糾正:「志工口罩正反面錯了,口罩上的鐵片是在鼻樑上不是在下巴。」碧蓮心中明白,來醫院服務的志工都是把握時間服務及付出,不一定常常來,為了讓每次來的志工更清楚及到醫院服務時更歡喜,所以課程也要不斷重覆。

2019年2月23日清晨六點多因為下雨天色仍暗暗的,但是桃園靜思堂陸續來了六百多位志工,準備參加2019年北區醫療志工基礎研習課,志工們報到後,隨著引導志工進人三樓的講經堂入座,聽著看著螢幕正連線著德宸師父主持的志工早會,說明地球的四大不調,全球災難頻傳,要用謙卑、無我、感恩的心去付出,深耕慧命、廣植福田,才有能會合和力量。

◎基本功 勤時練
第一堂課是講師林麗卿分享「門診服務與人文」,要扮演好志工服務的角色,服儀很重要,應有的制服及志工背心不可少,定點位置不可以打瞌睡、聊天滑手機、不可以離開崗位,有離開要告知等等注意事項,穿上志工背心時,就要有使命、責任。

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的講師夏麗華,教導志工到醫院當志工時自我保護三個重點,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洗手時要特別注意手指間及指尖縫,最後沖水;口罩的外層有防潑水是有顏色的一面,要向外,白色則是向著貼近鼻子及口腔,口罩的一端有鐵片是上端,戴好時輕壓鐵片貼近鼻樑;還要隨時替自己補足水份。

在醫療器材使用基本知識,操作使用方式,由講師周基躉介紹輪椅及病床等輔具使用方式,周基躉講師說:「打開輪椅看似簡單!」在醫院服務時請志工推來輪椅,輪椅推來了,志工卻不知要如何打開它。

講師周基躉從經常使用的輪椅說明如何操作,並邀請臺下兩位學員一位男眾及一位女眾上臺實地操作輪椅,跟著講師說一動學員做一動,首先將收折好的輪椅打開,壓扶手及座墊兩邊,微微用力向下壓就可以打開,再來打開腳踏板,推動時先拉開手剎再推動,不管是上坡往前碰到下坡時往後推,停的時候固定剎車,防止無力推動時發生危險,進電梯要往前推,出電梯往後推行進較安全。

坐第一排、第五位的劉秋美被點到時,她還懷疑的左看看右看看了一下,真的是點到自己呢,她心想這是個實作的機會,勇敢的上了臺,在臺上依著講師周基躉的指令,推著上坡及進電梯等動作,增加她的實際的操作經驗,當醫療志工很多年,還沒有推輪椅的經驗,希望到醫院服務時,給輪椅病人多一份安全。

耳朵有重聽的學員呂德權,將手輕凹在耳後集上課講師的聲音,努力地認真地聽,志工服務的定點常在急診室的他,常需要推病床、輪椅,因此講師周基躉的醫療器材使用基本知識對他很受用,例如推病床時,除了安全外也要注意病人的頭腳方向,有些病患或家屬對於頭腳先進電梯有禁忌,還有講師王宇平的「中西醫用藥安全」,讓他清楚中藥西藥如果混合吃會有副作用,吳芳茜講師的「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是他過去沒有聽過的,也獲得一些知識,當有重症時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去就醫,選擇有尊嚴、有自主的醫療方式。

◎身體健康 心更健康
「那個攝影機往我臉上照一下,我的右邊的臉較大較腫」臺上個子不高身材福相的志工李品澤說,向臺下的學員說出右臉腫的故事;二十多年前未進慈濟的他,煙、酒、檳榔樣樣都來,尤其煙癮很大,每天要抽二包半的香煙,有一次因為感冒到診所求醫,醫生發現他的右臉腫大,建議他到大醫院做進一步診斷,檢查的過程中,看到了診間求診的病人臉上沒有笑容,鼻子插管子,喉嚨開個口接管(氣切),還不斷發出咳~的噪音,髒又噁心,身上還掛著尿袋。

這景象嚇壞他,問了護理人員後,才知是他們是因為煙抽太多,發生病變要靠管子來導痰,否則會被痰噎死,當時他心想:「我也抽煙,千萬不要像這些病人一樣這麼沒有尊嚴。」

於是戒煙,剛開始工廠同事都不信,但品澤腦海中的那群病人的景象,是戒煙的動力,困擾他的臉腫,也只是常單邊咀嚼形成的肌健發達而已,心中大石瞬間落下,他更努力戒除不良啫好,後來有因緣進入慈濟付出,今天才有機會站在臺上分享戒煙成功及健康的重要。

今年已經75歲的講師潘廖葉,說明自己為何在醫療志工區塊樂此不疲呢?因為可以助人又可成長慧命,當穿上背心的那一刻,即希望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當志工要有一顆想幫助別人的心,用心去做,就會感覺很有價值。

坐在最後方的林碧蓮眼睛隨時注意著課堂內的活動進行,由一般醫療志工到接手醫療課程她,發現醫療課務的工作不是紙上談兵,還好有多年的志工經驗也會聽別人的分享,累積常識及知識,了解志工除了吸收醫療常識及經常碰到的問題及瓶頸。

在看到志工因為醫院志工服務有所獲得及體悟,多年前她擔任在加護病房志工服務時,有位先生早上來看病父,下午也來看,碧蓮稱讚這先生對父親很孝順,沒想到那位先生不悅地回答她:「我什麼孝順,我是來看我爸爸死了沒?」嚇了碧蓮一跳,原來病父年輕時棄家不顧,老病時才回來,兒子心裡怨懟;當天來接她班的慈誠隊師兄,輕噓了一口氣,感慨地告訴她,「還好十年前我加入慈濟醫療團隊,不然我的兒子會像這位先生一樣,來加護病房看我死了沒有。」

在花蓮慈濟醫院常住志工蘇足也分享,一定要去做志工,才能見苦知福,看看生命只在呼吸間,有什麼可以計較的。
「在醫院作志工服務時,心情要放輕鬆,要快樂的做,歡喜回家,」在臺北慈濟醫院科擔任的社工楊美雲說,還要學會當看到無常時要如何表達愛,在生、老、病、死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借鏡,而能自然的表達出自己的愛。

圖左 :早上六點多因為下雨天色仍暗暗的,但是桃園靜思堂陸續來了六百多位志工來報到,準備參加2019年北區醫療志工基礎研習課。[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德宸師父主持的志工早會,說明地球的四大不調,全球災難頻傳,要用謙卑、無我、感恩的心去付出,深耕慧命、廣植福田,才有能會合和力量。[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講師林麗卿分享「門診服務與人文」,要扮演好志工服務的角色,服儀很重要。[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今年已經75歲的講師潘廖葉,說明自己為何在醫療志工區塊樂此不疲呢?當志工要有一顆想幫助別人的心,用心去做,就會感覺很有價值。[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未曾有推輪椅經驗的劉秋美在臺上,依著講師周基躉的指令,推著上坡及進電梯等動作,讓她增加了實際的操作經驗。[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耳朵有重聽的學員呂德權,將手輕凹在耳後集上課講師的聲音,努力地認真地聽,除了多溫習志工的基本功也增添醫療常識。[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的講師夏麗華,教導志工到醫院當志工時自我保護三個重點,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右邊的臉較大較腫的李品澤,細說戒煙的故事。[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課務林碧蓮說,來醫院服務的志工都是把握時間做服務及付出,不一定常常來,為了讓每次來的志工更清楚及到醫院服務時更歡喜,所以課程也要不斷重覆。[攝影者:張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