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創造新生命 改造「惜福區」

創造新生命 改造「惜福區」

E-mail 列印
現今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活得久,不見得活得好。對於疾病來襲、身體功能衰退,可能臥病在床的恐懼,或是長期照顧病患的擔憂,成為高齡化社會最大的挑戰。

◎人生權 樂齡找回自主性

「沒有慈濟,我不知道現在 我能做什麼?」現年八十歲的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黃淑華(慈琚)恍然大悟說道。

孩子皆定居國外,1995年,五十五歲退休後家裡只剩她與先生兩人。當時家裡有佣人協助打掃,家務無須她操心,黃淑華便經常與退休同事外出吃喝玩樂。當時一餐,大夥可以花掉馬幣一千令吉(合約新臺幣七千六百元),回想往事,她說:「真浪費!」。

1996年黃淑華認識慈濟,藉由修習瑜伽二十多年的專長,自2006年3月開始於馬六甲社教中心義務教授親子瑜伽;2016年於野新望萬環保站教導銀髮族環保志工做瑜伽,更自行搭乘遠途巴士前往吉隆坡社教中心授課。自此一星期四天教授瑜伽及活躍於慈濟中,讓她找到生命的寄託。

然而依著人生自然法則,黃淑華逐漸衰老,膝關節和背部脊椎產生病痛,於2017年開刀治療,不得不在家休養。

於是她開始抄寫經文、靜思語並閱讀證嚴上人書籍,她表示,記憶力衰退,記不得,自己就一遍遍地重複抄寫,當作手和腦的運動。休養一段時間後,她請先生送她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做環保,從資源分類到廚房協助烹煮午餐、動手整理廚房用具等,她都主動投入。

看見惜福區各角落堆滿衣服、書籍、裝飾品、鞋子、包包等物資,黃淑華秉持延長物命之理念,從半年前開始著手整理所有物資,依類別擺放整齊,避免堆積和雜亂。

◎年長者 再展智慧的活力 

看見七十歲的環保志工陳碧玉身手俐落,黃淑華便邀約她一起動手改造惜福區。

早年喪夫獨立扶養孩子的陳碧玉在電器店工作了三十多年,勤快又俐落。二年前退休後,她每天在家整理好家務,就是看電視、睡覺,生活重心就是等待孩子下班回家享用晚餐。過不久,陳碧玉罹患乳癌,「白天獨自在家總是胡思亂想,擔心自己的病,憂心在外地的孩子,睡多就頭痛,整個人無精打采。」

弟媳見狀,便建議她到附近的慈濟環保站做環保,而開啟她日日騎摩托車到環保站做資源分類的因緣。生活有了重心後,陳碧玉精神愈來愈好,她說:「來這裡能動動腦,動動手腳,讓身體健康;與大家聊天心情好,日日開心沒煩惱。」她心滿意足地表示,早上來惜福區打掃,下午回家打理家務,越做越年輕。

幾個月來,每個星期六、日,黃淑華和陳碧玉持續打掃、分類等,現在「惜福區」逐漸上了軌道,女裝區、童裝區、洋裝區、男裝區、長者區、馬來服區、學校制服區、牛仔褲區、鞋子區、包包區、杯子區、裝飾品區、書籍區等等,一目了然。

黃淑華自豪地說:「開始先將物品搬移,整個空間消毒打掃,再利用原有的資源重新規劃空間,沒有花一分一毫進行改造;感恩碧玉什麼工作都做,動作又敏捷。」
兩人合作無間,一位發揮擅長的規劃能力,一位展現執行力,持續改善惜福區。

◎照顧者 也能快樂做自己

五十五歲的志工吳玉蘭(慮純),從吉隆坡退休後,今年(2018年)5月搬到馬六甲照顧中風的兄長,成天忙著照顧病人的生活起居和載送就診及做物理治療,壓力和照料的辛勞讓她直說:「再不出門做一些事情,我會得憂鬱症。」

為了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她就近找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付出。以往在吉隆坡,吳玉蘭每個月的環保日主要負責整理二手衣服,黃淑華因而邀約她發揮整理衣服的經驗,協助打理惜福區。

吳玉蘭的加入讓衣服區更為整齊和亮麗,陳碧玉讚歎:「她將同款式的衣服,依照長度依序掛起成列,真的好看又整齊,我也開始惜福回去給孫子穿。」

多年來,衣物都從惜福區惜福回家的志工鄧秀英(慈恆),再次前來惜福區找尋適合先生的球鞋,她稱讚地說:「一踏入,好像到百貨公司般,乾淨整齊的陳列,很容易找到要的物品;整個空間明亮許多,很舒服!」

自從惜福區大變身後,吸引了更多民眾上門,更能發揮惜福區的意義,也突破大眾對於二手物品髒亂的刻版印象。

◎不受限 老年生活優雅過

從幾百個杯子與鞋子,到目前只剩下約三分一的量,黃淑華樂開懷地說:「鼓勵大眾惜福愛物,用同理心去思考對方需求。最重要是將這裡當作自家打理,不管花多少心血,堅持和持續地改善,讓這個家運作更順暢;我連睡覺都在想如何改善,怎麼解決呢!」

「真的很有辦法,目前我整理的牛仔褲區也是她想出來的妙法;在褲子上別上一塊標示,註明男、女和尺寸,標示一致對外,清楚易見。」吳玉蘭對黃淑華極為讚歎。

黃淑華也很感恩兩人的協助,「用心找方法,靠的是大家集思廣益及團隊的力量與合作。我無法長時間站立,也無法搬擡重物或是爬上高處,我就負責打掃和規劃,我們做得很開心!」

面對人生下半場,黃淑華、陳碧玉和吳玉蘭不被年齡、病痛和家庭所限,天天歡喜投入,發揮個人在職場、志業與家庭的經驗與智慧,展現技能和專長,實現自我價值,創造人生亮麗的「黃金時期」。

圖左 :陳碧玉(左)與黃淑華重新檢視兒童衣物,適時淘汰一些陳舊品。[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惜福區明亮的空間,物品乾淨整齊陳列,更透過巧思藉由二手畫來裝飾點綴。[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慈濟志工陳念清受黃淑華的邀約,前來協助整修惜福區。他將一些多餘的架子移開,以便騰出空間。[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鄧秀英(中)為惜福區忠實支持者,特地來挑選先生的鞋子。[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