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做慈濟 日子就好過了!

做慈濟 日子就好過了!

E-mail 列印
以愛共伴 溫馨相守
守著陽光守著你
守護慈濟守護愛

我跟家人一路見證慈濟的成長,滿懷感動,
守護慈濟,我們也就守護了自己的真誠與愛心!

我是梁照亮,在美國加州橙縣聯絡處人稱梁媽媽的梁曹 茶是我的母親,今年(2018年)已經高齡八十七歲。媽媽是看著橙縣聯絡處成長的,聯絡處三次喬遷,媽媽以家庭長輩般的關愛呵護,她總是問慈濟志工:「搬新家,你們需要添購甚麼家具設備?要告訴我喔!」

◎聽聞慈濟善行

1970年代,時居臺北的媽媽聽聞有一位法師,每個月都會固定捐助新臺幣兩千元給麻瘋病院,基督教、天主教接濟病院由來已久,但以一個佛教團體,就比較稀奇了,所以她對花蓮的證嚴上人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有一回媽媽去廟裡拜《梁皇寶懺》,跟志工林月雲同寢室,兩人一見如故。林月雲很熱心地介紹慈濟功德會,希望媽媽認識慈濟,幫助慈濟救貧濟苦,捐款創建慈濟醫院。一個星期下來, 媽媽認同慈濟所做的事也很感佩林月雲,因此和慈濟結下不解之緣。

媽媽曾帶著外婆同去花蓮參訪慈濟,當時有些老人家看到慈濟救災濟貧的黑白幻燈片,感動落淚,就將自己身上戴的金飾,摘下來捐給慈濟救災。當天,外婆也只留下新臺幣五十元車資,其餘全部捐出。

◎鹹飯配鹹菜湯

媽媽常說:「慈濟功德會正在起步時,師父的生活很刻苦,他們將省下來的錢, 全部拿去救濟。

那時,在精舍中餐吃的是一飯一湯,就是鹹飯配鹹菜湯而已。」媽媽很佩服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後來常向他人提到「鹹飯配鹹菜湯」這件事,要大家多多向慈濟學習。

現在我回想起來,那是段艱辛的歲月,找地建醫院一波三折,上人身上承受的壓力,外人很難想像。媽媽說過,當時上人的身體很差,講話沒有什麼元氣,很小聲,拖著瘦弱的身體,四處募款奔走。

◎美國定居下來

林月雲時常跟我們分享慈濟事,後來,她當上委員,我們一家七口 加上外婆共八個人,順理成章成為她的會員,媽媽還變成「幕後委員」,協助委員收取功德款。也由於認同慈濟的理念,媽媽開始在親朋好友間介紹慈濟,並大力鼓勵他們加入慈濟。因為林月雲平日很忙,服務的會員又多,媽媽就幫忙收取附近會員的功徳款。

而最讓媽媽津津樂道的,有一回在臺北還沒有成立分會時,上人到臺北募款,當時,在志工鄭柏與李實先的濟南路家裡,大家請上人吃飯,總共人數才兩桌,媽媽和上人同一桌。

飯後媽媽請教上人:「我該去美國好呢?還是留臺灣?」因為當時臺灣還有許多事未處理好,而且外婆年紀又大,媽媽很放心不下。上人了解情形,得知我們當時已經都在美國了,就跟她說:「妳應該去美國和先生及孩子們團聚。」

媽媽聽了上人的話,後來往返臺灣、美國兩地時,待在美國的時間就加長了,之後,更在美國定居下來。

◎護持慈濟布袋

又有一回上人到臺北,林月雲通知媽媽參加,當時聚會場所是借用吉林路六、七樓的民宅。那時,建醫院的地點已經有了著落,只是建院的資金嚴重不足。聚會當天,有個董事,原本西裝畢挺,留著很時髦的髮型,人稱「鐵公雞」。因為他跑遍全省各處寺廟,卻從不布施。

但是,後來他被上人感動,就特別製作了十萬個布袋子跟人結緣,鼓勵人家一有餘錢就放在袋中,作為興建花蓮慈濟醫院的基金。

聚會之前,他剃光頭髮還發了願,要幫上人募到足夠的錢蓋醫院,否則他從此不留頭髮,這件事情讓媽媽印象深刻。後來,媽媽也分期付款,捐了一間病房。

◎純樸美好過往

當我們得知大愛電視可以經由天線小耳朵接收,家裡立刻就安裝了,上人的開示法語就成了全家人的精神食糧。不久住家隔壁的俞媽媽,前面巷子的李阿姨,街坊鄰居紛紛裝設起大愛小耳朵,原來是媽媽發揮幕後委員的精神,一口氣推銷了好幾臺。

雖然媽媽沒有正式成為慈濟委員,卻親眼見證並一路護持慈濟的成長,說起那段彌足珍貴的記憶,媽媽的眼睛亮了起來,我深深感受她說起慈濟,內心的那分開心與驕傲。希望這些小小往事,可以讓大家重溫那段純樸而美好的日子。

(後記)
聽梁媽媽講故事時,梁照亮總是握著媽媽的手,偶而摟一下媽媽,給予鼓勵,梁媽媽不時招呼著志工,嚐嚐自家種的橘子與芭樂,像家人一般親切。看著志工忙碌的身影,梁媽媽以臺語笑著勉勵志工:「做慈濟,日子就好過了!」
圖左 :梁照亮與慈濟志工分享媽媽梁曹茶,加入慈濟的因緣。[攝影者:王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