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堅持無量法門 抄經讓善根不斷

堅持無量法門 抄經讓善根不斷

E-mail 列印
2019年2月28日晚上七點鐘,志工黃逸樵、陳美君夫婦在臺中市北屯區大德共修處,和第四聯區「無量義抄經班」的學員共聚一室,今晚黃逸樵講師的專題是「敦煌飛天與佛法」,座位中有幾位會員慕名而來聽講,音控志 工陳興本配合黃老師播放影片與音樂,二十四位聽眾聽得收穫滿滿。

◎ 慈濟靜思堂的現代飛天

凡是到花蓮靜思堂參訪的人,仰頭看著建築物的簷樑,盡是飛天浮雕,何謂「飛天」?飛天又名香音神,是佛的禮讚,在佛國司散花、歌舞、供獻,象徵自由快樂的天神。敦煌的標誌是「飛天」菩薩,「飛天」有四個時期的演進,從東晉、隋到唐代到中唐到五代、元,而慈濟飛天屬於第五個時期。

花蓮慈濟靜思堂的飛天雕塑,由中國第三代敦煌藝術工作者——杜永衛先生完成。杜先生在敦煌莫高窟臨摹二十二年,莫高窟以飛天壁畫,絢爛的色彩圖繪聞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遺產。關於慈濟飛天,1999年杜先生到花蓮靜思精舍向上人請法。上人的想法是佛教藝術不能侷限於古代,也不應侷限在中國,應該表達現代佛教理念,讓現代人有感悟,讓世界更多人有感悟。

杜先生參觀靜思堂內外與聽慈濟事,上人曾以一段話感謝參與颱風賑災的志工:「聞聲救苦、即時解難是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你們在風災中不畏黑夜風寒、濟困解危,表現出來的正是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的精神。」他明白慈濟人不僅心中供奉菩薩,而是在思想言行上學做菩薩。

杜先生說:「從慈濟人身上,我確實看到了菩薩的祥光,現實生活中的百萬慈濟人,就是當今的菩薩。」一個成熟的創作思想逐漸在他心中浮現,杜先生和創作組團隊花了十七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三百六十二身世界飛天雕塑。

◎ 敦煌文物與佛法的保存

黃逸樵繼續述說莫高窟十七藏經洞的典故,元代以後已很少人知道莫高窟,幾百年裡莫高窟保存著原貌。西元1900年,王圓籙道士無意間發現了莫高窟內的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物與文書四萬多件,消息披露後,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跟王圓籙購買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離中國,雕像和部分壁畫流向海外或散落民間,破壞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不過,黃老師說:「也許是天意,敦煌的文物因為四批外國人的購買與收藏(國家博物館或私人博物館),得以將『佛法』保存下來。」

經由志工洪金花鼓勵前來聽講的陳秀玲女士,是第一次來抄經班,她的感受是佛法珍貴,慶幸古代重要的文物被保存下來而沒有毀於人禍,聽黃老師夫婦風塵僕僕地推廣抄經,很感動。「抄經的當下,可以沉澱心靈,反觀自省,我是上班族,時間允許的話,我會加入抄經行列。」

◎ 恭敬虔誠抄經 成就大願

自從印刷術發達後,抄經沒落了。佛經裡說:「書寫經之一行半句,能夠成就大願。」黃逸樵以他自己的經驗分享,有一段時間他生病了,找不出原因,後來姑且相信是業障病,他開始抄《藥師經》,身體漸漸康復,「其實我的想法是,我今生為人,手上握著筆,我抄經,請身邊周遭冥界朋友或冤親債主跟著我靜心修行」,假以時日,下足了工夫,消除業障,大家都得到解脫。

發願推廣抄經的黃逸樵表示,抄經就是用最虔誠、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説的法,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數十人甚至百人齊聚一室,古琴聲悠悠,人人屏氣凝神,蔚為道氣,將法埋入心田,信念方向正確,實實在在地做該做的事情。

張齡是隨著志工洪金花來聽講座的,張齡說以前聽到「抄經」,以為是浪費時間,是枯燥乏味的事, 她心裡本來有疑惑:「人生獲得解脫之道為何?」聽黃老師講述飛天與敦煌文物,抄經的意涵與功德,明白「原來抄經可以安定身心,調伏煩惱」,讓她有抄經的動力,也許要自己用心、用行動去找答案,「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洪金花去年(2018)9月因為開車載志工到臺中慈濟醫院抄經班,因此加入抄經。11月份到彰化幫忙女兒帶孩子,她把《無量義經》範本和抄經工具帶在身邊,一天最少抄一頁,但是,一個月下來只抄了幾頁,「說忙也忙,應該說是惰性,還是要來抄經班,大家一起安住在教室,靜心抄寫。」她說。

12月12日,洪金花身體不適,就醫後發現頸部左邊生了帶狀皰疹,治療與休養期間,她藉著抄《無量義經》,心思貫注的當下忘掉擔憂疼痛。洪金花漸漸地感受到抄經的喜樂,毛筆字越來越端正,經文也越來越熟稔,「抄經是修鍊身心平和的好方法。」張齡和陳秀玲兩位就是受她鼓勵一起來聽講。

◎ 慧根與會跟 端看自己

楊靜惠認為抄經與謄寫薰法香筆記是一樣的,用恭敬的態度在一筆一畫中起落,起落間重複著所寫下的文字,藉由靜心下來的環境中,書寫複誦在內心深處,能刻版在心中多少,就是要持之以恆的重複。「陳美君老師說過琴一日沒有練,只有自己知道;兩日沒有練,老師知道;三日沒有練習大家知道。」

2017年10月第四聯區抄經班在臺中慈院五樓成立,楊靜惠是學員之一,「抄經的方式震撼了我,是先靜心後抄經,一筆一劃的寫,不能急躁,否則毛筆字寫得歪七扭八,小楷毛筆和原子筆不同,所謂『學海無涯』,我人生的態度要更加謙卑。」楊靜惠說。

剛受證委員的汪美華感恩有敦煌石窟的藏經、有王道士的發現與公開、有各國來取經收藏於各國博物館的慧眼學者,若沒有獨到的眼光、研究精神與珍惜之情善加收藏,文物可能毀於一旦。黃逸樵老師生動的講解,她覺得連聽兩次都回味無窮。

古琴的優雅音律,團體抄經的氛圍,顯得寧靜與喜悅,汪美華說:「黃逸樵老師告訴我們,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專家,複雜的事簡單做就是贏家,慈濟的事精進做就是佛家。」「精進日上課我曾聽師姊說沒有慧根,就要會跟,很受用。」汪美華期許自己好好跟著抄經班,用心體會經文中的道理,抄出佛經的法喜,找出精髓滋養慧命。

◎ 慈濟飛天 聞聲救苦

志工盧春安表示敦煌飛天,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造型,她佩服畫者的想像力。花蓮靜思堂的飛天,不僅姿態美,而且慈濟四大八法的人物飛天,將慈濟精神融入妙法華。慈濟醫院的醫師不止在醫院服務,有時到醫療缺乏的地區往診、到世界各國災區義診,那不是飛天嗎?環保菩薩們用心做環保,護持大愛台,讓法音繞全球。環保站回收寶特瓶製成毛毯,毛毯飛到各處賑災,環保菩薩也是飛天呀。

「慈誠飛天、委員飛天,哪裡有需要,就哪裡出現。」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上人以法華舖地,教導弟子悲智雙運,走入人群,各式的飛天展現慈濟精神的內涵,盧春安合十地說:「上人的睿智令我折服,慈濟飛天創作者的體會及藝術造詣讓我讚嘆。」

志工楊麗華是大德共修處抄經班的催生者,她跟當時在臺中慈院抄經班班長,及第四聯區組隊長商議後,2019年元月份開始就在大德共修處抄經,本來是兩週一次,「黃老師說抄經定心這麼好的法門應該每星期一次,讓有心人有機會即便只有一人,我們也要堅持無量法門,有空的就來,沒空的就請假,我們開闢一個道場,持續接引會眾進來,讓善根不斷。」

黃逸樵夫婦的發心讓楊麗華和陳興本(負責音控)很感動,全力配合。楊麗華感恩地說:「無量義道場抄經對我來說是每星期一次的省思日,握筆當下用心如初,無量法門悉現在前。」祝願「無量義抄經班」能度更多鄉親來瞭解佛法的無邊寧靜,人人心定而生慧,日日平安吉祥。

圖左 :黃逸樵講述飛天又名香音神,是佛的禮讚;在佛國司散花、歌舞、供獻,象徵自由快樂的天神。[攝影者:陳素蘭]
圖右 :中國敦煌研究院杜永衛先生為花蓮慈濟靜思堂屋檐創作飛天浮雕,是慈濟人文精神最佳的展現。[攝影者:陳素蘭]

圖左 :大德共修處二樓, 全體學員專注聽黃逸樵老師主講的「敦煌飛天與佛法」,第一列右一是盧春安。[攝影者:陳素蘭]
圖右 :陳秀玲分享她聽講的心得,佛法珍貴,慶幸敦煌重要的文物被保存下來而沒有毀於人禍。右邊坐的是鼓勵她來聞法的洪金花,右後站立者是楊麗華,坐著是陳美君。[攝影者:陳素蘭]

圖左 :黃逸樵「敦煌飛天與佛法」專題講座,志工與鄉親專注聽課。楊靜惠(右著紅上衣)從抄經中體會學海無涯,要謙虛向學。[攝影者:陳素蘭]
圖右 :黃逸樵說證嚴上人手抄的《無量義經》是史上最好的一部抄經卷, 一筆、一畫、一圈都有法。[攝影者:陳素蘭]
圖左 :黃逸樵講述「敦煌飛天與佛法」後,與聽講的志工和鄉親互動,分享他傳法的經驗。[攝影者:陳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