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簡單易學 老少咸宜

簡單易學 老少咸宜

E-mail 列印
飲茶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平民百姓怡情養性的必備品,更是好友交流互動最具代表性的飲品。樹立人品典範以續佛慧命,致力世界和平以普度眾生,靜思茶道之精神與內涵。接引會眾在茶水中汲取法水,去除煩惱、內心輕安, 因此,如何泡一壺好茶,就顯得非常重要。一壺好茶必備元素有茶量、水溫和時間。

◎教學不藏私 學生收穫多

2019年3月15日靜思茶道專班的第二天上午課程,由劉秋子老師以「茶煙暗香滿山月」說明茶葉的製造工序和種類。學員專心聽劉秋子老師詳實講述茶葉的製造工序和種類,對茶有進一步的認識之後,鄧淑月老師以「一起識茶趣」,讓學員透過看、聞、品、摸,即觀湯色、聞香味,一步一步認識茶的種類,複習製茶工序;鄧老師並以木瓜的顏色變化來比喻發酵程度,簡單易記,再帶領學員實作演練,俾使充分了解茶的特色,學員拍手叫好。

下午,劉秀綿老師以「手注佳茗滿室香」為題,述說茶由文人雅士、達官貴人演變為平民百姓亦不可或缺飲品的原由。

實作演練,劉老師教導學員如何以茶則取出所需要的茶,劉老師親自示範後,學員認真用心一一練習。劉老師除了特別強調水溫對一壺好茶的影響;劉老師也教導學員應變的方法,如何在限定的時間內將錯就錯,例如綠茶要低溫沖泡,不小心水燒開了,本來要泡三十秒改為二十秒,這些寶貴的經驗,學員入寶山通通接收了。

◎分享交流 落實生活

來自印尼慈濟幼兒園的徐敏育指出,因為學生都還很小,為了讓孩子喜歡茶道課,課程設計以簡單易學為主。茶道課會透過淨手靜心,先建立孩子良好的習慣規矩,瞭解靜思茶道的精神與內涵,然後讓孩子觀湯色,再以湯色的濃淡,比喻學習的專心和付出程度。今天課程最大的收穫,是老師以小朋友都認識的木瓜,比喻茶發酵的程度,讓他們對茶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學習到教學可用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和喜歡,她要將今天所學帶回僑居地分享交流。

溫柔婉約的周佩鍁同樣來自印尼,為了推廣人文,想了解茶道,毫不猶豫報名參加這次的課程。第一次接觸茶道的她靦腆的說,第一堂課聽得霧煞煞,還好馬上想到方法,先將書本看過一遍再上課,果然改善許多;老師講茶葉發酵的程度,她也聽得懵懵懂懂,利用網路查資料,幫助不少;而老師教導茶葉的認識,則謹記在心。

周佩鍁以《法華經》中「聞、思、修」應用在茶道的「聞、嗅、喝」,要從在家泡生活茶給先生喝做起,她堅定的說:「我要以一顆真誠的心,靜下心好好學習。」

定居在新加坡來自臺灣埔里的陳素鳳覺得,課程活潑有挑戰性,既細緻又深入。老師耐心的透過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紅茶,逐一讓學員透過觀湯色、聞香味、觀葉底,課程很有深度;老師還舉很多故事佐證說明,收穫很多,將帶回新加坡社教課程推廣,以利菩薩大招生分享。

新加坡有個茶道團隊,陳素鳳負責美學組,她表示,了解整個製茶程序,啟發很大,自己不是很專業,以後要多方面去涉獵,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圓融跟各組契合、互相幫忙,才能將自己對茶道的布置構想具體完美的呈現。

老師不藏私的教學,透過實作演練,大家互動熱絡,彼此分享交流,對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學到如何沖泡一壺好茶,期盼大家回僑居地能落實在生活中,更能以茶香德香,教化莘莘學子,感動更多的人。

圖左 :周佩鍁(中)第一次接觸茶道,她要從在家泡生活茶給先生喝做起,她堅定的說:「我要以一顆真誠的心,靜下心好好學習。」[攝影者:李彥賢]
圖右 :師資團隊虔敬指導學員如何握茶器,學員認真學習。[攝影者:李彥賢]

圖左 :正確優雅手持茶器可以將茶湯倒乾淨,更可以無聲說法。[攝影者:李彥賢]
圖右 :學員用心演練,老師細心指導。[攝影者:李彥賢]

圖左 :觀湯色可以了解茶發酵的程度。[攝影者:李彥賢]
圖右 :鄧淑月老師以「一起識茶趣」,讓學員認識茶的種類和好壞,複習茶的工序,鄧老師並以木瓜的顏化變化比喻發酵程度,簡單易記,學員拍手叫好。[攝影者:李彥賢]

圖左 :來自印尼慈濟幼兒園的徐敏育指出,為了讓孩子喜歡茶道課,課程設計以簡單易學為主。茶道課會透過洗手靜心,先建立孩子良好的習慣規矩,瞭解慈濟茶道精神內涵。[攝影者:李彥賢]
圖右 :學員陳素鳳(右一)覺得,課程有活潑有挑戰性,既細緻又深入,收穫很多,可以現學現賣,將帶回新加坡社教課程推廣,以利菩薩大招生分享。[攝影者:李彥賢]
圖左 :劉秀綿老師特別強調水溫對一壺好茶的影響;也教導學員應變的方法,例如綠茶要低溫沖泡,不小心水燒開了,本來泡三十秒改為二十秒,這些寶貴的經驗,學員入寶山通通接收了。[攝影者:李彥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