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行菩薩道 願心願力願行

行菩薩道 願心願力願行

E-mail 列印
從螢幕上一張張過去青澀的照片,看見自己的轉變,在花蓮靜思堂的2019年第七十三期全球靜思生活營,於3月23日上午「願心、願力、願行」課程一開始,慈濟基金會編纂處洪靜原主任以此告訴大家:「三十多年來慈濟 讓我們看起來更美好,人生也轉變得更好。」人從小總是寫很多志願,但願力要有力量、要利他,不是為自己。

◎善用人身 開啟慧命

「我是什麼?」她問臺下實業家,世間沒有一樣東西,名之為「我」,名利、地位全部拿掉,你還是不是你?她繼續告訴大家:「『我』少一撇,就是找,大家都很忙,在找什麼?」二個大哉問,直指人心,讓大家好好思考。

她舉李白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證嚴上人說:「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慈濟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可以去付出;而佛陀誕生時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在告訴大家,天下事少不了你一人。名片上無法印出生命可以存活多久,而且生命只可提領,而無法儲存,人人皆同,洪靜原提醒大家要好好善用這一輩子的人身,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她更叮嚀人要回歸到人最基本的人格價值;行業是社會的組織,事業是人生的成就,專業是領域的精研,而志業則是慧命的開啟,不管事業、行業、專業,人一定要有志業,正如孔子哪怕在顛沛流離之中,也不能忘了「仁」;要讓人間因為有我的存在,而可以讓人間更好、更幸福,這就是大愛,就是福。

◎靜思法脈 行人間路

上人體會佛陀的法,沒有按照傳統的路走,而是自己走出佛法在人間的路,就是靜思法脈,「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而這一條路就是菩薩道。佛陀出家就是要打破種姓制度的藩籬,而證嚴上人更走出種族,用大愛去擁抱蒼生。

她舉慈濟在青海雪災賑災、印尼紅溪河清理等愛的足跡,說明慈濟人行菩薩道,是因為有「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的大愛,帶著上人的法髓,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去膚慰救助苦難人,拔苦予樂,所以當志工看到受助鄉親的笑容時,心裡是多麽感動!

上人因為看到一灘血事件,創立了克難慈濟功德會,洪靜原說:「當你看到了,就是你的事,而不是等政府或其他人來做。」而自力更生是上人人生的目標,而付出是上人另一個人生目標,上人告誡弟子,要徹底犧牲,不怕勞苦,自力更生,奠定綿延久遠的靜思家風,就是這分精神把大家都凝聚起來,讓全球慈濟人都有一個家。

上人的願,就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說起承擔與使命,洪靜原以師徒之約為例,印順導師給上人「為佛教、為眾生」這六個字,上人立志,終身信受奉行。而上人給弟子的是「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期望弟子把握當下,恆持剎那,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要用生命累積慧命。

「上人過秒關,哪怕用盡身上每一分力氣,也要把時間擠出來。」洪靜原說,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善用時間、利用時間。時間能累積一切,上人的腳步,分秒都走向眾生,他期許每個人的人生都要過秒關,人生不要活在一天二十四個鐘頭裡,應該活在八萬六千四百秒中,每一秒鐘都要好好應用,做到分分秒秒都要付出功能,人生才有意義。

◎粒米成籮 滴水成河

洪靜原表示,苦難一直都在,只是看你要不要睜開眼睛;慈濟是從五毛錢開始的,善念善愛就在三十位家庭主婦提菜籃買菜之間,宣傳開來,觀世音菩薩的眼睛也就此張開了。善心招福,洪靜原鼓勵大家每天投銅板,生起一念善心,天天有善念。

洪靜原回憶過去的歷史,1991年大陸華東、華中水災,受災地區遍及中國十八省,災民多達數億人,開啟慈濟海外大規模賑災之路,建立慈濟海外賑災原則「直接、重點、尊重、及時、務實」除了給米,還給穀種,一生無量,藉由種子年年歲歲的收成,可以不斷地種植、食用,這分愛是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永無止息。

1966年,慈濟發放日克難煮鹹粥,多一瓢水,再多一瓢水,就是希望能讓更多人不挨餓,因為粥很清,可以看到鍋子裡有山、有樹、有房子,所以稱「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延伸到2008年,緬甸納吉斯風災後,村民日存一把米,有了米撲滿,帶動起「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的善行。讓人人了解只要有心,無論力量大小,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只要有「願心、願力、願行」,人人都可付出一分心力,而成就大善。

◎只要有心 就可行善

美國的學員彭大誠因為兒女的改變,而與慈濟結緣。原來夫妻想要兒女幫忙做家務事,一對兒女總會用理由互相推諉,家裡充滿許多矛盾要解決;但有一天,經常全世界飛來飛去工作的他,竟然發現孩子們的變化,媽媽要他們做家事時,孩子竟然會說:「甘願做,歡喜受。」而欣然幫忙做家事。

原來是孩子到北美慈濟中文學校上課的緣故,於是他對慈濟這個團體充滿好感與好奇,就到北美與志工們進行交流;而且公司的董事長范勁鋒曾參加靜思生活營,覺得這個營隊特別好,回去與大家分享,於是這次有五人決定放下一切,參加生活營,開始與慈濟的緣分。

彭大誠來生活營之前,原以為行大愛是要有錢有閒,經濟條件好的時候才能做,「現在我才知道我錯了,原來行大愛並不用有錢有閒才能做,而是從現在身邊的點點滴滴開始做,只要有行動,就可以行善,我們就是大愛的一份子。」

昨天到精舍參訪,給他很大的震撼,當年上人發下宏願,要開始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是從花蓮那麼小的精舍開始,做到現在這麼大的規模。彭大誠深深體悟到上人靠的是決心、是定力;反思自己做實業,也是從無做起,但做到一定程度時,也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挑戰,而懷疑與否定自己。「在慈濟學習,我才知道我們缺乏的是決心和定力,我發願將跟隨上人的腳步,腳踏實地,做就對了!」

圖左 :在「願心、願力、願行」課程,學員們專注聆聽。[攝影者:吳雪慧]
圖右 :在「願心、願力、願行」課程,學員用心做筆記。[攝影者:吳雪慧]

圖左 :洪靜原主任叮嚀要回歸到人最基本的人格價值,不管事業、行業、專業,人一定要有志業;要知道因為有自己的存在,而可以讓人間更好、更幸福,這就是大愛,就是福。[攝影者:吳雪慧]
圖右 :善心招福,洪靜原主任鼓勵大家每天投銅板,生起一念善心,天天有善念。[攝影者:吳雪慧]
圖左 :美國的學員彭大誠發願將跟隨上人的腳步,腳踏實地,做就對了![攝影者:黃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