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發放日關懷愛不輟 大醫王吹長笛助興

發放日關懷愛不輟 大醫王吹長笛助興

E-mail 列印
3月7日(農曆二月初一),一百一十九位志工在臺中靜思堂,為南屯區、南區、西屯區、北屯區的照顧戶舉辦濟助金發放。一大早,大家不受雨天影響,已準備就緒,等候二百七十一位大德們陸陸續續來報到。

隨著維那輕 敲引磬聲,大眾齊誦「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莊嚴梵音縈繞在一樓福慧廳各角落,揭開了初一發放的序幕。其中,來自南屯區的王女士努力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以感恩的心跟著虔誠唱誦。

第一次來到靜思堂,阿蓮(化名)覺得心裡很安詳。她說,不管外面的風雨多大,就是很想來參加這個活動,跟大家一起學習佛法。她回憶:「國小一年級時,爸爸在整修牆壁,我在旁邊玩,被掉下來的磁磚打到頭……當我考上高職美容科,爸爸不放心沒答應讓我去就讀,從此心情變得鬱悶,就很少出門。」

「看『人間菩提』上人說的每一句話,好像都說進我的內心裡……在大愛戲劇中,看到那麼多志工,平常都有自己的事業、家業,卻肯撥出時間來付出,所以我看得很開心。」阿蓮看了二十多年大愛電視節目,因而得知慈濟是幫助人的團隊,她慢條斯理地說:「我自己去跟西屯區住家大樓的慈濟人,提出請求幫助。」

雖然有哥哥、姊姊關心但平時獨居的阿蓮表示:「內心總是孤獨的,當慈濟人到家中關懷時,讓我感覺心較安定,所以平常如果天氣不錯,喜歡跟志工去做環保,因在那裡,有師兄師姊陪伴說話。」

一家五口樂融融坐在靜思堂感恩廳上吃點心,三十八歲阿靜(化名)娓娓述說著:「我們已經接受幫助三年多了。多年前住北部時因老婆在網路販售日常用品,發生了一些糾紛造成經濟困頓,無意間在網路上發現慈濟這個善的團隊而求助。」

一家人從臺北、彰化輾轉搬遷至臺中的阿靜若有所思地說:「在我經濟最困難的這段時間,不但接受慈濟基金會的援助,師兄師姊也一直默默的陪伴、關懷和鼓勵著我們,真的很感動……」。來到靜思堂看到大家笑臉迎人,感受到處處充滿了溫暖,所以他很喜歡帶孩子來感染這種溫馨的環境,也希望孩子們接近善知識。

「上人說『無言大慈、同體大悲』,在醫院服務時看到師兄、師姊無私的付出,也學會用耐心、愛心去照顧我的病人。期望再過一陣子,自己比較有能力時,可以把濟助金停掉,希望做個手心向下的人。」半年前在慈濟醫院找到看護工作的阿靜表示。
對於現在一些髮廊流行的快剪比較不習慣,非常感謝這位傳統剪髮的師兄發心來幫忙。林阿賀(化名)一早來到分會義剪區,感受到志工都很發心和善良。「真的很感恩慈濟用心的照顧弱勢團體。」

服務於臺中慈濟醫院眼科的李世煌醫師拿著長笛分享:「踏入慈院服務那天,就看到那麼多的志工,誠心誠意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讓我印象深刻,也期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多奉獻,因而歡喜培訓接受上人授證成為慈誠,學習『只求付出不求回報』。」

「大三時,看到別人在吹長笛,覺得這個樂器音色很柔美,吹奏的姿勢也很吸引人,所以就去學。成為志工後,一直希望找一個團體一起演奏、一起玩音樂。當在慈院大廳,看到有一個團隊在表演,自然地就加入他們。平常在醫院服務患者,解除他們身體的病痛,今天在靜思堂是學習精神層面的付出,用樂音跟大家一起同樂,撫慰人心。」李世煌醫師開心地分享。

演奏中,走入會眾區的長笛演奏志工王亞伶分享,本來以為坐在前排的那位長者在打瞌睡,就站在他的前面吹一吹,再往後面走兩步,歌曲結束往回走的時候, 他竟然點頭說「謝謝」。

「近距離吹奏,讓他們感覺比較親切。有些長者較重聽,當聽到老歌,讓他們想起以前的時光,感受到他們整個心被懾住了。」王亞伶說。

活動最後,志工引領照顧戶和家屬們虔誠唱誦〈祈禱〉後,大德們依序排隊領取濟助金。志工楊雅超說,活動組傳達給大家的「靜思語」,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煩心或困境時,能拿出來唸一下,期盼在無形中能幫助到他們。

圖左 :志工們藉由「清掃是舞蹈」這首歌曲的輕快樂音,引領大家做律動,期盼讓大家雙手動一動暖暖身,轉換一下心情。[攝影者:徐金生]
圖右 :「平常在醫院服務患者,解除他們身體的病痛,今天在靜思堂是學習精神層面的付出,用樂音跟大家一起同樂,撫慰人心。」李世煌(右者)醫師開心地分享[攝影者:徐金生]
圖左 :「呀!對不起,忘記了……」,報到處志工,耐心的等候來報到的大德,取出證件來核對資料。[攝影者:許竹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