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無薪「職工」 做一天賺一天

無薪「職工」 做一天賺一天

E-mail 列印
「人生無常,今天睡覺,不知道明天是否起來。把握因緣,能夠做是福啦!」陸傳達如是說。

◎初印象 嚴肅認真的長輩

我(彭潤萍)曾經三次和她乘搭同一輛巴士,一同前往同一個地方——靜思堂。我去上班,她也去 「上班」。不同的是,我是職工,她是志工。除了星期四,每星期一至星期六,她都猶如慈濟職工一樣,準時到新加坡慈濟基金會,開始一天的工作。

她,就是陸傳達,是慈濟委員,法號慈好。身形瘦削、一頭白髮挽成平髻,顯得端莊而整齊,是許多人口中的「慈好師姑」。對大多數靜思堂職工而言,一點都不陌生。

「慈好師姑就是靜靜的,默默地每天在工作,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師姑是一個嚴肅的、認真的長輩,而不太敢去靠近她。」與陸傳達在工作上有頻繁交集的財務職工駱巧蓮,回憶起對她的初印象。

◎付出中 找到學習的快樂

自2014年開始,陸傳達每天都會在財務部協助處理勸募清單、輸入會員資料、核對財務資訊和列印收據等。每天,她腰背挺直,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螢幕敲打鍵盤,桌面上總是有一把長尺讓她核對眼前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資料 ,這幾乎是她每天的工作狀態。

近七十歲的年紀,本應是含飴弄孫,安享清福的時候。她卻化身朝九晚五的白領一族,走入辦公室,與各個年齡層的職工切磋學習。

只有小學程度 ,也不擅長中文的陸傳達,每天邊做邊學,不只學會使用Google進行搜索,也學會了中文拼音輸入法。好學不倦的她,想到的是「只要給我新的工作,我覺得又學了一樣新的東西。」在工作中,她找到了學習的快樂。

◎每件事 都當成是本分事

隨著工作上朝夕相處、互幫互助下,駱巧蓮顛覆自己對陸傳達的印象。「她是一名樂於學習,也樂於接受指導的長輩,在適當的時候會給你溫暖的一個老人家。」隨著時間積累,駱巧蓮直言在這名長者身上學到,當有能力的時候,就要好好善用時間去付出。

患有老年性黃斑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陸傳達 ,視力不太理想,但她卻選擇喜歡的「電腦工作」,並認為能夠做一天就賺到了一天。與她相識二十餘載的財務職工林秀惠,對她的認定是,十分難得的常住志工。「她很有責任感、自律,而且人緣很好。」而讓林秀惠讚歎的,陸傳達並非盲目地執行任務,當工作流程不順時,她會積極提出想法和建議。

與陸傳達比鄰而居的人資部職工廖翠屏透露,她們倆經常在上班時段偶遇,再「結伴」前往靜思堂。「昨天在車上聊天的時候,她就提及請假那個星期不在的話,工作怎麼辦,然後就分享找人替代的事。」廖翠屏覺得她把事情當成本分事,變成一種承諾,這樣的心態真的很難得。

◎生活中 每一天都是賺到了

1990年,陸傳達透過也是慈濟委員的妹妹陸傳卿的介紹,認識了慈濟。從此,開啟了她與慈濟的因緣。早期從機構關懷到居家訪視,從賑災籌款到海外義診,都不難看到陸傳達的身影。加入慈濟近三十年的陸傳達,這一路走來,經歷自己的生命起落,也看見許多人間疾苦,讓她深深體會「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重要。

儘管人生遭遇不少磕磕碰碰,可是每次「碰倒」,她都當做一場考試,事過境遷後心裡就會覺得「啊,又過了一關了!」走過人生七十,至今在生活或工作中依然有不順遂的時候,陸傳達以正面心態去看待,她認為外在的困境都是歷練成長的助緣,只有經過逆境的考驗,生命才會更上一層樓。

「每個人都會有習氣,包括我在內。」陸傳達瞭解每個人都有習氣,每個人都有習慣,因此,生活中的人事摩擦,她是如此看待,「上人說鏡子是照自己(反觀自照),不是照別人,覺得對方不對的話,我們就不要學。」

人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能拓展生命的寬度。陸傳達選擇每一天快樂地付出,每一天在人群中磨練,藉事練心。無論日子是晴或雨,對她而言,就是賺到了一天。

圖左 :除了星期四這天,每星期一至六,陸傳達都會乘搭巴士從榜鵝住家前往靜思堂開始「一天的工作」。[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陸傳達與駱巧蓮(右一)在工作上有密切的交流與溝通。[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陸傳達一雙佈滿皺紋的雙手,卻是財務部職工的「好幫手」。[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陸傳達、先生梁永財(右一)、兒子梁家聲(左二)以及媳婦竺秀鈺(左一)一家都是慈濟志工,是一個典型的慈濟家庭。[攝影者:王俊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