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讀靜思 說靜思 心靈富足

讀靜思 說靜思 心靈富足

E-mail 列印
今天(4/14)是慈濟北區人文團隊四月的共修日,為的是要使大家讀會佛法甚深,要深植入心,並養成一日不讀上人的書籍,一天便不舒服的習慣,參與的人文推廣幹事,以及對人文有興趣的慈誠委員和社區志工共二百三十 一人。課程司儀戴海萍請大家對自己道「三聲讚」,來祝福自己也祝福別人。後正式開始。

◎說靜思人文為本能 讀靜思人文為素養

永和區的王悅枝老師今天特別要介紹「國際閱讀評比」,讓每個人可以藉由評比的認知,來提升閱讀的深度及素養。

王悅枝老師說明其實「國際閱讀評比」國外早就有,臺灣才開始有;本身在慈濟科技大學有讀到這課,讀了之後發現,可以將上人的著作讀的更深更透。

今年「108課綱」全面上路,慈濟也要走「108課綱」素養培育,素養包括知識技能及態度,是知識能力態度習慣的綜合體,也就是態度培養及行動的實踐,其中以閱讀是最好的習慣,讀書能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長壽,一天多讀三十分的書,平均壽命會多二十三個月,所以讀書真的很棒。

閱讀層次的提升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直接擷取訊息;第二層:觀察段落之間地脈絡;第三層:自己要和書籍做連結;第四層:要懷疑自己是否可達到書中的要求,念了書後會化為自己的行動才對。

王悅枝老師以《靜思觀自性》的〈開篇〉做解說,開頭「靜思晨語竭無明,晨語靜思觀自性。」這兩句話可以找出這本書的短文來自於每天的何時?答:「晨語。」;在第二段「是日已過……」瞭解修行學佛一定要與什麼競爭?答:「與時競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嗎?其實心裡認為有差別;學佛用功的三種方法?

「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這些就是直接擷取訊息,並找出段落間的脈絡;「繫緣修心」提到心散亂,初學者以數息觀調整氣息,這是自己歸納及推測;「藉事練心」這段提到,不管遇到善緣惡緣都會心存感恩歡喜心嗎?「隨處養心」提到直到習慣成自然有可能嗎?這都是對自己評估可能性及用意。

「你的氣質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最後王悅枝老師以這段話來鼓勵大家多讀書。

◎分組討論及實作演練分享

在聽完王悅枝老師解說,如何做國際閱讀的四個層次後,各桌桌長開始引導組員分享他們的讀書心得。志工王智秀在小組中表示,平常有接觸到上人的法時,會先記在心中,之前身體不適,脾氣變得暴躁,就祈求上人給她智慧力量,使她轉念而心情平靜下來。

雙和區的志工張淑慧分享,會將讀過的書做分類及註記,能讓她藉著索引很快地了解重點,她分享《回歸清淨本性》一書中有關提婆達多的故事,使她深深認為學佛一定要守戒、守規、守善法才對。

藉由兩張不同蠟燭的圖片,永和區志工何莉萍將王悅枝老師教的「國際閱讀評比層次」做靈活應用,先從外觀做分別,再去比較各自優缺點,並從中體會棉線的燭心,因沒有插正,容易使火熄滅,換作是人,會不容易讓人信任;而線香做燭心,可以重頭燃燒至底部,不容易被火吹熄,讓人了解,想得正,念頭正,才能菩薩道上勇猛精進。

文山一志工杜雲恩發現在看《靜思觀自性》〈開篇〉時,所找的重點雖和王悅枝老師一樣,也學到不同歸納整理的方法,要將自己及別人的歸納重做整合,這樣就能使人更容易理解書中的意涵。

三峽區志工簡裕平認為《經典》雜誌所報導的文章,就有具備國際閱讀的四個層次,文中深入的紀錄,使人更加瞭解訊息,所以好的人文素養,是要經過培養及訓練學習的。

在推薦《靜思觀自性》時,板橋區志工許淑蓮,會先介紹重點是擷取上人晨語開示的短篇文章,這種小短文很適合在社區推動,閱讀起來不會有壓力;《經典》雜誌很適合跟孩子分享,每翻開一張照片,就提問孩子們看到什麼,還能將自然科學人文的知識延伸到環保的議題上,使得孩子們對裡面的內容產生想看的興趣。

◎靜思道糧淨心慧長 靜思資糧安生福足

靜思書軒除了提供心靈道糧,也有生活資糧為大家健康加油;為了讓志工瞭解靜思菌草系列產品,特別與花蓮靜思精舍德慶師父視訊,分享靜思菌草系列產品。

靜思人文營運推廣志工陳信宇首先介紹四月新出版法品訊息,《晨語竭無明》是和《靜思觀自性》一樣擷取晨語的短篇小文,每篇都大概只有兩頁,可以很容易閱讀,推薦大家可以去請購此書。《靜思妙蓮華》〈譬喻品第三〉影音硬碟,將上人靜思晨語開示完整收錄,清晰的高畫質,可以讓看的人,更加能體會上人的思想及脈絡。

北區人文推廣志工吳淑梅以「四神湯」做期許,今天的學到很多感到「知足」;能布施時間來參加共修,並用真誠心去為非洲募一分愛是「感恩」;如果有不周全的地方,請大家「善解、包容」,最後大家給自己一個愛的鼓勵,來讚許這份學習的精神。

圖左 :與花蓮視訊淨斯菌草系列,德慶師父產品分享「黃金草子實體錠」。[攝影者:陳先元]
圖右 :德慶師父說明「菌草益生菌」中的植物乳桿菌及嗜酸乳桿菌,可以抗過敏因子,其他種菌能夠幫助腸胃道產生好菌。[攝影者:陳先元]

圖左 :王悅枝老師說,「習慣好,命就好!」每天讀書三十分鐘,平均壽命較不讀書的人多出二十三個月。[攝影者:陳先元]
圖右 :志工王智秀在小組中分享道,平常有接觸到上人的法時,會先記在心中,發脾氣的時候,很快地轉念讓心平靜下來。[攝影者:陳先元]

圖左 :雙和區的志工張淑慧,會將讀過的書做分類及註記,能讓她藉著索引很快地找到重點。[攝影者:陳先元]
圖右 :三峽區志工簡裕平(右)認為經典雜誌報導的文章,就有具備國際閱讀的四個層次,文中深入的紀錄,使人更加了解訊息。[攝影者:陳先元]

圖左 :板橋區志工許淑蓮分享,經典雜誌很適合跟孩子分享,還能將自然科學人文的知識延伸到環保的議題上,讓孩子們產生興趣。[攝影者:陳先元]
圖右 :靜思人文營運推廣志工陳信宇首先介紹四月新出版法品訊息,《晨語竭無明》與《靜思觀自性》都是擷取晨語的短篇小文,希望大家可以去請購此書。[攝影者:陳先元]
圖左 :北區人文推廣志工吳淑梅以「四神湯」做出期許勉勵大家,並鼓勵這份持之以恆的讀書精神。[攝影者:陳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