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播菩提種 青年young善

E-mail 列印
聲聲佛號劃破天際繚繞山間,菩提大道、林蔭大道上近二十位靜思精舍師父、六百多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雙手合十恭誦佛號一跪一拜,步步堅定朝著精思精舍前進,整齊莊嚴,肅穆攝人心。慈濟五十三周年慶前夕,六百多位 青年共同於靜思精舍殊勝朝山因緣,同為天下蒼生祈福。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同仁及林維揚、蔡雅純等幾位年輕人,籌備三個多月,將一念化成實際行動,廣為宣傳,號召全臺年輕人一起回到靜思精舍。北中南區年輕人共同承擔起營隊工作人員,成就六百多位菩提種子從各地雲集,踏上回家的路。

◎齊心飛Young 朝心靈的山

單純的心念,成就「Young 善青年回家」全臺年輕人回家。臺灣及海外年輕志工;慈濟大專青年、慈濟青少年、慈濟青年學長會、靜思鼓隊和各志業同仁,一呼百應皆參與其中。

彼此熟悉,充滿默契,合作經驗豐富;共同歷經全臺心蓮祈福音樂會、七月吉祥月父母恩重難報經等,諸多演繹的靜思鼓隊種子們,承擔此次營隊的工作人員。他們利用Line串連各地,多次籌備會議,分工合作也凝聚共識,團隊再次聚首、續舊也分享彼此。

除了朝山主軸外,工作團隊安排二日精進探訪靜思精舍的行程,工作團隊從食衣住行、課程一一悉心安排,期待藉由營隊讓年輕人靜思尋根,認識慈濟的發源地,進一步瞭解「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的靜思家風。並設計重重關卡,藉由闖關寓教於樂,於遊樂之間更能啟發年輕人體會農禪修行生活,收獲自是滿載。

◎慈善扎根 孝順做起

《如常》由謝欣志及陳芝安導演執導,呈現真人實事的慈濟關懷個案故事,這部記錄片深深觸動年輕人的心,慈濟人真誠陪伴個案,老、病、孤苦無依……安於幸福生活的年輕人,隨著個案故事悲心相契,紛紛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來自高雄的林均諺,被影片中失智奶奶忘記下一秒動作的那一幕,勾起過去一段深刻回憶,「在士林的人行道上,碰一聲!回頭看到一位老奶奶從輪椅上摔下來,快速過去扶起老奶奶,目光搜尋四下是否有她的家人;奶奶指向路邊蹲著的壯年,一看是個智能有障礙的人,當下我心中重擊了一下!我想起媽媽,起了一個念頭:我不要讓媽媽這般孤苦無依……」

隨著時間流逝,林均諺淡忘這個過往,電影中的那一幕又喚起了這段記憶,他提醒著自己「行孝要及時」。在朝山當下他沉澱自心,默默祝福家人及天下人都能夠健康平安。

高雄靜思鼓隊陳昶志,鼓隊因緣接觸慈濟走進這個善的團體,隨著高雄鼓隊學習打鼓也參與演繹。一次意外右手重傷,至今手臂以下仍然沒有知覺,持續開刀治療中。這個無常重創了他的心靈;此時慈濟人及鼓隊年輕人們一路陪伴關懷鼓勵,他慢慢從失落中走出來,接受事實。

因為慈濟人的愛,走過低潮,他轉念感恩:「右手受傷了!但右手不是我的全部,至少我還有左手、還有二隻腳,我還可以走很遠的路……」即便右手受傷造成生活諸多不便,陳昶志樂觀面對:無法跪拜,我能在隊伍後面一步一腳印跟著大家虔誠走完全程,很感恩、很珍惜,我還能在這裡跟大家一起朝山。

受傷復健的過程,他深深體會「父母的恩情真的恩重難報,不辭辛苦的照料陪伴受傷我。」藉由轉念隨即重生自己,陳昶志珍惜當下的一切,學會把握人生,他祝福自己康復,也發願要成為慈濟人做更多利益社會的事。

◎第一次到生生世世

許多年輕人初次回到心靈的故鄉,首次體驗朝山顯得手腳不協調,但在佛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帶領下,都能專心於當下。

「我是因為見習課遲到,才有這個很棒的因緣參與Young善活動!有一位師姑邀約,就這樣湊巧搭上了這班朝山列車。」陳湘縈的母親參與社教音樂課程多年,履次邀她參與慈濟活動,都因為時間無法配合沒能成行。

直到辭職回家幫忙家中事業,開始有了轉變。參與慈濟活動後,她開始知道把握時間及因緣,學習放下五味雜陳新、傲慢心,釋懷我執,希望能把愛分享給更多人。陳湘縈從在外欣賞慈濟團體,進而到親身踏進了慈濟感觸良多。

第一次回到精舍,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朝山很受感動:「靜下心來,心也淨了,我一路祈求地球上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家人也健康平安。」《如常》的警世,她許下心願,期待自己開始素食。她的善心全然被啟發,希望能在慈濟團體中慢慢學習,跟上大家腳步。

「我是家裡最後一名,全家都是慈濟人,哥哥去年也受證了!」正在培訓委員的林甄敏自嘲地說。生長於佛教、慈濟家庭,卻不知道慈濟在做什麼?求學到求職一路順遂,但心中一直存在著焦慮感,不知如何辨別龐大的網路資訊是非對錯?去年見習後,瞭解慈濟志業、上人的法,才明白無私付出的意義。「年輕的心很容易茫然,透過上人的法帶領,就能夠愈早確立心中的方向。」

陳芝安導演分享的「把別人的瓦上霜,當成自己的門前雪掃。」讓林甄敏很震憾:「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很羨慕慈青那麼早就走入慈濟。」她默默許下心願:「下輩子,我要更早走入慈濟跟隨上人。」

◎永續大愛 Young善青年

高雄靜思鼓隊從2018年籌備《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時,成立〈輕發孝讀書會〉,迄今仍每週定期舉辦讀書會共修,年輕人自主性發起淨灘、素食教學、環保救地球、愛心賑災等等,並且邀約年輕人參與社區慈濟活動。

「輕發孝」這群青年,不止於鼓隊演繹,更深入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帶動更多年輕人瞭解這個宗教、慈善團體,引導人人擅用時間,不以善小而不為,都能為社會即時付出年輕的心與力。
林維揚、蔡雅純除了投入各項志工服務,長期陪伴南區年輕人,耕耘出一顆顆Young善種子,也參與國際賑災中,處處可見他們付出的身影。

「參加見習是因為高雄靜思鼓隊的因緣,大家一起見習、一起投入,有伴同行比較不孤單。」吳悅禎因林維揚、蔡雅純的盛情邀約投入志工見習,才有幸成為Young善種子。

林維揚、蔡雅純一路陪伴著大家,傳承志工經驗,他們期待人人都能瞭解慈濟宗門、靜思法脈,跟隨上人的法髓,跟上志工腳步一起扛起天下米籮的責任,傳揚慈濟大愛。

二天活動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賦予的期許是:年輕人發心從靜思精舍心靈故鄉出發,重新也從「心」啟動,規劃、開拓自身的深度與廣度,更從心定位人生的價值觀。

靜思精舍常住師父荷擔慈濟家業,是全球慈濟人的後盾與資糧。慈善是慈濟的根,源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不忍眾生苦,不忍大地受毀傷。藉由青年發心,從自身做起,肯定自己的存在與付出的力量,進而為社會、為地球多盡一分力,肩負起傳承佛陀慈悲,永續大愛的Young善青年使命。

圖左 :林維揚(左三)、蔡雅純除了投入志工行列,長期陪伴南區年輕人,耕耘出一顆顆Young善種子。[攝影者:許舒婷]
圖右 :課務團隊設計重重關卡,藉由闖關寓教於樂,於遊樂之間更能啟發年輕人體會精舍農禪及修行日常,收獲滿載。[攝影者:張資芳]

圖左 :二日精進探訪靜思精舍的行程,工作團隊從食衣住行、課程一一悉心安排,期待藉由營隊讓年輕人靜思尋根,認識慈濟的發源地,進一步瞭解「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的靜思家風。[攝影者:張資芳]
圖右 :籌備近三個多月,宗教處同仁及林維揚、蔡雅純(左一)等幾位年輕人將一念化成實際行動,廣為宣傳,號召全臺年輕人一起回到靜思精舍。[攝影者:張資芳]

圖左 :二天活動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賦予的期許是:年輕人發心從靜思精舍心靈故鄉出發,重新從「心」啟動,規劃開拓自身的深度與廣度,更從心定位人生的價值觀。(拍攝者:-陳岑蓁)[攝影者:張資芳]
圖右 :「參加見習是因為高雄靜思鼓隊的因緣,大家一起見習、一起投入,有伴同行比較不孤單。」吳悅禎因林維揚、蔡雅純的盛情邀約投入志工見習,才有幸成為Young善種子。(拍攝者:-陳岑蓁)[攝影者:張資芳]

圖左 :陳湘縈(左四趴地者)於飲一杯智慧的水時分享:參與慈濟活動後開始知道把握時間及因緣,學習放下五味雜陳的心、傲慢心及釋懷我執,希望能把愛分享給更多人。(拍攝者:-陳岑蓁)[攝影者:張資芳]
圖右 :陳芝安導演分享的「把別人的瓦上霜,當成自己的門前雪掃。」讓林甄敏(後排左二)很震憾:「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拍攝者:-陳岑蓁)[攝影者:張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