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為巴路市災民 送來好消息

為巴路市災民 送來好消息

E-mail 列印
「時間過得不算快,我們只能咬緊牙根過日子。」一位還住在帳篷裡的災民絲妮(化名)感慨說道。4月27日印尼慈濟志工持續關懷,為災民帶來新希望。

去年(2018年)10月的地震與海嘯災情已七個月過去了,印 尼中蘇拉威西省巴路市(Palu)、浪加拉縣(Donggala)和希吉縣(Sigi)災民的生活,大多漸漸改善了。市區的民眾活動也開始活躍起來,避難所的帳篷大部份已變成臨時房屋。

◎咬牙度日 期待新環境

絲妮與先生和三個孩子住在拉東渡村(Tondo)拉亞那銀達(Layana Indah)廣場的帳篷裡,廣場內有一百二十間臨時房屋即將竣工,多數是沒有裝上門板和窗戶。絲妮告訴慈濟志工:「我們至今還沒有收到遷居的通知。」

住在帳篷避難的生活很艱苦,白天悶熱猶如在爐上烤,雨天雨水會滲入帳篷。絲妮的鄰居拉雅(化名)情況更不佳,因為帳篷位置比路面低,每逢雨後都必須把床鋪和棉被拿出來曬。

災民只是在帳篷休息,其他的活動都是在一個公共空間進行。在臨時房屋蓋好前,她們還必須忍耐過這樣的生活。大家都期待臨時房屋能早日竣工,因為再過一個星期就要進入齋戒月了。

◎志工關懷 能感同身受

臨時房屋比起帳篷的居住條件好數倍,因為比較像套房,而且活動空間比較大,不必擔心悶熱和淹水的問題。另一位災民米奇(化名)因為帳篷淹水太高沒辦法住,所以先搬進還沒有門板和窗戶的臨時房屋。她把棉被掛起來當門用和擋住窗口,其丈夫則拾來一些舊木板加強擋風。「我們的嬰兒還小,因為環境不好而一直生病。」米奇安撫著因感冒而哭泣的寶寶感嘆說道。

齋戒月將至,米奇與其他災民一樣,期盼著能順利行齋戒,以及日後有更好的環境可以棲身。

前來關懷災民的慈濟志工,看到他們如此艱苦,心中感到十分不捨。僅僅把手伸入帳篷,就有悶熱潮濕的感覺,可想而知住在裡面的災民有多難受。慈濟錫江聯絡處志工王慧敏難過地說:「看到他們一家過著這樣的生活,心裡真的很不好受。」

得知很多災民至今都沒有穩定的工作,只能做雜工,有的連下一餐都還沒著落,更是讓志工們感到不捨。

◎以工代賑 送來好消息

政府雖然有為災民發放補助金,但光靠這些補助金還是不夠。除了日常所需,災民的孩子還要上學,這些都是要各自負擔。因此志工廣邀災民投入援建巴路大愛一村的工程,讓災民能有穩定的工作。目前援建工程已進入興建階段,共有十五位住在拉亞那銀達廣場的災民,申請加入援建工程。

援建工程現場協調志工洪元璦表示,「我們在現場執行上人的指示,以工代賑助災民。災民投入援建工程,除了可以有收入,他們也可以自己重建家園。」

2019年3月4日,慈濟為巴路大愛村進行動土典禮,此消息已在東渡村傳遍,帶給災民新希望。4月26日至27日,志工前往三個避難所;羅盤廣場(Lapangan Kompas)、蘇加諾‧哈達廣場(Lapangan Soekarno Hatta)和拉亞那銀達廣場,勘查和蒐集災民資料,確保準受惠災民的情況。兩天內,十七位來自雅加達和錫江的志工用心付出,總共訪視一百六十五戶災民。

災民們歡喜迎接志工的到來,大家都還記得七個月前,志工第一時間送愛到此。看到熟悉的藍天白雲身影前來,其中一位災民努爾(化名)微笑邀請志工到她住的臨時房屋入座。「慈濟志工再度來此,希望會帶來好消息。」

努爾也拿出她之前領到志工給的毛毯,至今都一直在使用,她感恩說:「你們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難忘,從遠處看到藍天白雲的制服,我就知道是慈濟人來了。」

慈濟在巴路市的援建計畫第一階段,將先完成一百七十間永久屋,預計在6月1日,剛好在回教開齋節前竣工,讓災民能在新家過節。

撰文者:Metta Wulandari

圖左 :4月26日至27日,十七位來自雅加達和錫江的志工前往三個避難所,勘查和收集災民資料,兩天內,總共訪視一百六十五戶災民。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賢利]
圖右 :至今還住在帳篷的災民,因為帳篷內太過悶熱,所以白天都在帳篷外避暑。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賢利]

圖左 :雖然天空不作美,但志工依然用心訪視災民,確保準受惠災民的情況。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賢利]
圖右 :米奇(化名)因為帳篷淹水太高沒辦法住,所以先搬進還沒有門板和窗戶的臨時房屋。她把棉被掛起來當門用和擋住窗口,其丈夫則拾來一些舊木板加強擋風。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賢利]
圖左 :努爾開心地拿出她之前領到志工給的毛毯,至今都一直在使用。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