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編織生生世世法親情

編織生生世世法親情

E-mail 列印
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感於上人對資深法親家人的關心,於5月5日母親節前一週,分成兩條動線關懷法親家人。第二條動線由張恒嘉副院長、黃思誠副院長、藤安娜副主任、院部同仁及社區慈濟志工共二十人,安排三重路線 ,關懷資深法親,感恩他們為慈濟的付出。

◎追隨遺願 用愛勤耘福田

首站來到位於三重正義路,七十一歲慈誠陳棟樑(法號惟紵)與同修六十歲的委員廖銀美(法號明芬)家關懷。惟紵回憶往事,提及往生的母親(李櫸,外號李水玉,法號靜銘),有天偕好友去花蓮找朋友,聽朋友說起:「有位師父在募款做善事……」因受上人善行感動,自此與慈濟結下深深因緣,成為臺北第一顆種子。早期上人北上行腳時,就駐錫在他們家中。

訪談間,靜銘師姊的小女兒談到母親當年追隨上人點滴,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早年募款艱辛,每當募得功德款,因心繫上人用度所需,一收到款項,不計金額大小就趕緊往花蓮精舍寄。

惟紵談到母親一生非常勤儉,對功德款或能助人之事從不吝惜。早期因蘇花公路管制,交通不便,只能搭乘金馬號到花蓮,一趟行程最少費時八小時;然而,母親從未有任何不快,反認為是功德法喜的一樁好事。

明芬憶起婆婆靜銘,總是嚴待己身、寬待他人,處處給人溫暖,街坊鄰居無不受其感召。晚年婆婆依賴她照料,也希望她能一起做慈濟,但明芬因不願受限,故遲遲未加入慈濟。直至婆婆晚年病痛垂危之際,仍心繫上人與慈濟,這讓明芬頓悟人生無常,應把握當下,發心追隨婆婆之志進入慈濟,服務大眾。

惟紵與明芬同修仍秉承母志,勤耘社區福田,積極服務鄰里。近年明芬雖因病中風,左手行動不便而淡出,但未忘初心,對於慈濟事仍竭盡所能。

◎堪為後輩之模範

關懷之行接著由惟紵陪伴與志工陳政煥帶領,來到法親薛黃釵(法號靜暉)家。靜暉師姊跟靜銘師姊在三重,深耕社區鄰里四、五十年。她跟慈濟結緣,緣起於父親生病時,有機緣到花蓮而得遇上人,皈依上人成為靜思弟子。.從上人成立慈善志業時,就開始募款,做香積志工。她跟靜銘師姊因地緣關係而結識,只要上人北上行腳,附近鄰里師兄師姊必集結靜銘師姊家,聆聽上人囑勉,參與慈善救濟之事。

高齡九十的靜暉師姊,身子骨尚屬健朗,只有體能不如以往,容易氣喘,但思慮依然清晰,理事分明。目前由同住的兒子薛銘鑫師兄照料,平時同組隊的志工,也常自主性前來關心陪伴。

此行除了祝賀法親和家人母親節快樂,也特地奉上精舍師父親製的壽桃,祈祝無量壽福。隨行的藤安娜副主任與張恒嘉副院長,為靜暉師姊做簡單問診檢查, 她對答如流、幽默風趣,難能可貴的是她至今每日仍持誦《法華經》,不曾間斷,法入心法入行,堪為後輩之模範。

法親關懷陪伴是一股力量,當用生命做慈濟的法親老了、病了,無法出門參與活動,法親間彼此相知相惜、關懷鼓勵和加油打氣,也編織出生生世世的綿密法親情,祈願人人共伴菩薩道,讓大愛延續到全球。

圖左 :臺北慈院張恒嘉副院長(左二)、黃思誠副院長(左三)與關懷團隊到資深法親家關懷。[攝影者:連志強]
圖右 :張恒嘉副院長為明芬師姊做基本的身體檢查。[攝影者:連志強]

圖左 :臺北慈院張恒嘉副院長、黃思誠副院長及關懷團隊,與惟紵師兄(前排左二)與明芬師姊(中),留下溫馨合影。[攝影者:連志強]
圖右 :張恒嘉副院長為有氣喘的靜暉師姊量血壓。[攝影者:連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