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安養中心關懷行 舒筋活骨慶端陽

安養中心關懷行 舒筋活骨慶端陽

E-mail 列印
端午盛夏,氣溫炎熱,二十五位汐止區慈濟志工把握連假的最後一天,於2019年6月9日驅車沿著蜿蜒的五指山山路行駛,來到半山腰的翠柏新村老人安養中心,期以愛與關懷為長居於院內的爺爺、奶奶們帶來歡笑。

◎ 跟我這樣做 扭腰擺臀健康操

「爺爺、奶奶,來來來,跟著我一起扭扭腰、擺擺臀,對!對!對!就是這樣做,我們站起來,好不好!跟我這樣做,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吸氣、吐氣……」承擔司儀的志工王惠玲,帶動爺爺、奶奶做伸展體適能健康操。

隨著輕快音樂,爺爺、奶奶一下擺動左手,一下擺動右手,全身動了起來。他們說:「動一動對身體好,促進血液循環,整個人都身輕氣爽了,好久沒這樣動一動了,平常只是在院區走走、甩甩手,這樣動動身體,真好!」

接著,志工再帶動長者圍大圓圈,訓練手的力量,玩起「灌籃高手」投球和不落地運球,長者們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相互協助依顏色投球和護球,他們爽朗又開心的笑聲不斷,不時傳出「啊!投錯顏色了,再重投一次,球又掉了,快快快,護住!護住!左邊高一點、右邊提高一點,真好玩!」

長者們開心地做舒筋骨律動後,司儀王惠玲接著引述在地球的一端,東非三國於3月中旬受到熱帶氣旋「伊代」橫掃,無情的天災,使得災民流離失所。出生福建的薩爺爺聽到後說:「我們要知福、惜福啊!生活在臺灣的我們,很幸福。」他表示要出一點微力,投竹筒救濟他們。微有小中風的薩爺爺,做導遊時,曾帶團參訪新加坡靜思堂,他表示非常認同慈濟救苦、救難精神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理念。他感謝志工每月犧牲休假日,大老遠來到五指山山腰,把歡樂帶給他們。

出生浙江的胡爺爺說:「我存了一個多月的竹筒,請你們把它送給需要的人,社會很需要有慈濟這樣的善團體幫助苦難人。」九十九歲的鄔奶奶表示:「我也要出一點點的力。」志工趕緊的表示:「善心不分大小。」志工來到安養中心,主要目的是要帶著爺爺、奶奶做做運動,並告訴大家我們住在臺灣很有福、很平安,王惠玲向長者們道感恩:「沒想到爺爺、奶奶都要共襄盛舉的幫助苦難人,這一份額外插曲,我們都沒有想到耶!只要你們律動開心,我們就很開心。」

長居在安養中心的長者通常都是坐著、散散步、甩甩手或走一走,因此特別規劃引導爺爺、奶奶做體適能的韻律操,讓他們的肢體活潑點,王惠玲表示:「他們學會了,平常就可以在院區做軟身、肌肉、筋骨運動,讓身體的血液循環較能舒暢。」

◎身體力行 機會教育

於二十年前從貴州遠嫁來臺灣的志工王建平,幫奶奶按摩,也不時以上海話陪著九十九的鄔奶奶話家常她表示,幫奶奶按摩,猶如為自己媽媽做按摩,因她的媽媽於六年前往生,所以看到奶奶就讓她想起了媽媽。王建平會說一些些上海話,因此奶奶聽到她說上海話,猶如他鄉遇故知,特別的高興,拉著她聊心事、說家鄉事。

志工林少梅帶著全家和住中壢的姪女李庭嘉,五人把握連假做志工,參與昨日新店靜思堂打掃和今日的翠柏安養中心關懷行。就讀龍潭新生醫護專校護理科學生李庭嘉,本是藉著連休北上要找表妹葉翊玩樂、敘敘舊,沒想到阿姨林少梅竟邀約去新店靜思堂幫忙打掃環境,接著又至安養中心關懷長者。李庭嘉說:「一開始其實不是很願意參加,但還是摸著鼻子一起跟著出門做志工,關懷爺爺、奶奶,沒想到付出後,居然很快樂、高興,此行很有意義,很有收穫,學會關懷長者。」

曾經至安養中心關懷,當時感受冷漠不理人,因而產生陰影,不想來,沒想到這次參與,讓李庭嘉看到爺爺、奶奶和藹笑容與志工間彼此互動溫情的一面,也一抹過去不愉快心情,更從中感染到爺爺、奶奶散發爽朗的笑聲與笑容。

陪著爸爸葉永發和媽媽林少梅一起來安養中心的葉翊,就讀花蓮慈濟中學,她趁著連假回家與父母共度端午佳節,也陪著父母做修福又修慧的志工,葉翊說:「能付出是最有福的人,很高興爸爸媽媽帶著她與弟弟、表姊一起做,做得很高興。」林少梅表示,帶著孩子一起做,是一種身體力行的機會教育,從小讓她們知道為社會付出,把愛散播出去,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歡樂時光總是飛逝的快,又到了跟爺爺奶奶們說下次再會的時刻,長者們依依不捨的握著志工的手說:「何時還要再來?」志工不捨說:「我們一定會再來,陪你們聊天、話家常。」因為愛的關懷是慈濟人的本分事和使命。

圖左 :志工帶動爺爺、奶奶做體適能健康操,隨著輕快音樂,一下擺動左手,一下擺動右手,全身動了起來。[攝影者:許登蘭]
圖右 :志工葉永發、林少梅帶著全家和住中壢姪女李庭嘉(右一),五人把握連假做志工,李庭嘉表示,此行很有意義,很有收穫,學會關懷長者。[攝影者:許登蘭]

圖左 :志工王建平,以上海話陪九十九歲的鄔奶奶話家常,她表示,因媽媽已往生,為奶奶服務,猶如再次侍奉母親。[攝影者:許登蘭]
圖右 :胡爺爺(左)說:「我存了一個多月的竹筒,請你們把它送給需要的人;社會很需要有慈濟這樣的善團體幫助苦難人。」[攝影者:許登蘭]
圖左 :中風的薩爺爺(中)說:「我們要知福、惜福啊!生活在臺灣的我們,很幸福。」[攝影者:許登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