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傳法脈 行宗門 莫忘那一念

傳法脈 行宗門 莫忘那一念

E-mail 列印
6月14日下午,在慈濟板橋志業園區舉辦的2019年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中,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洪素貞(靜原)為現場來自十八個國家,共二百八十一位學員,以「莫忘那一念」為主題,透過師徒對話、生活 瑣事與慈濟大事記,分享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綱要。

◎莫忘那一年 事出有其因

嚴肅的議題,在輕鬆妙語中拉開序幕。課程甫一開始,洪主任引用先前生活組簡介及示範沖泡香積飯的過程,巧妙地切入主題:俗話說,「飽了肚子,就空了腦子。」但在慈濟,既然生理的資糧吃了,能飽了肚皮,就更要吸收心靈的資糧來充實腦子,長養慧命,千萬別把腦子給放空了。

洪主任表示,證嚴上人講經說法,常以時事帶入印證。人與事,會隨時代不同而變,但真理卻不因時間而有異。例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9年莫拉克風災、2014年瓦斯氣爆……雖已事隔多年,但當時曾經參與過的人肯定印象深刻,記憶難忘。而海外各國志工回彙報時,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時空與因緣。

最近上人一直不斷強調「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念、莫忘那一人」,主要是希望人人要時時回憶,了解凡事不離因果,莫忘大災變的背後,所帶給世人的警惕;遇到困難時,更別忘記自己發心立願的初衷,唯有以法恆持,方能度苦。對於有緣參與慈濟,更別忘了要感恩當初拉拔自己、成就慧命的那一位貴人,因為有開道鋪路的人,才有現在的菩薩大直道。

隨著海內外各地的救災因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腳步在全球快速發展,上人為了靜思弟子的慧命法水,期讓遠在海外的慈濟人也能廣布善種,所以叮嚀弟子要善用科技傳法,因而不僅在近期有了《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綱要》的紙本書問世,也在手機LINE的線上架設官網,讓更多有心有志的善心大德,都能時時汲取正信的法水。

法脈宗門綱要的內容,係以「信願行」三大部份為主軸,將上人歷年講經說法的人事時地物及因應當時重大事件的開示,皆巨細靡遺地做分享。除此,也能連結外部網頁的影音,做更深入的研讀。期許人人能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洪主任向來自海外的學員家人表示,我們不惜時間、不遠千里回來尋根。若曾因人與事而心生退轉時,就應趕快自省,「為何我會在這裡?來慈濟是要做什麼?」喔!原來是因為感動,所以我行動。既有感動,就更要讓法入心,時時以佛心為己心,內修誠正信實;既有行動,更要以法入行,以師志為己志,外行慈悲喜捨。如是方能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她舉出非洲黑菩薩在那貧困的環境中努力行善的故事,表示她們雖窮,但心富有,為了跨國做慈善,總是難行能行,就是因為將上人的心願常放在心上,所以在遇到困難時,總能找到對治的妙法。能如此地守志不動,就是透過不斷地做,讓自己時時不忘法,方能不受無明風吹而動了凡夫心。

◎莫忘那一念 妙法入心行

洪主任回想1989那一年的4月9日,當時在報社上班的她,臨危受命卻是再三猶豫,最後才勉為其難地替請假的同仁代班,帶著一臺相機、一臺錄音機及報社僅有的三百字簡介,與兩位同事到花蓮靜思精舍採訪上人。

當她隨著上人一起關心正在興建中的靜思堂、醫院及護專等建築物時,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動與震撼。因為幾近無從參考的簡介,卻看見瘦弱的上人心中的大悲願力,如今親眼見到這些拔地起的宏偉建築,不由得心中有了一個念想:「將來慈濟有需要,我一定來幫忙!」。

訪談結束,上人輕輕地對她說:「要常回來!」當時,初識上人的她,眼裡看著手中的結緣品,覺得不好意思推辭,便隨口地回應了一聲:「好!」就此,竟在日後的因緣際會中回到花蓮,就再也沒離開過了。然而,同行的兩位同事,當時因沉默不語,所以也就無緣投入。

洪主任藉此人生經驗來表達,說「好」,才有好因緣來順轉。即使當下無心,但只要是好願,龍天護法也會引導牽成,讓你順緣圓願。

剛接觸慈濟時,洪主任表示對於佛經並無太多涉略,只知四書五經,沒聽過《法華經》。原以為「經者,常也;經,常不變。」但上人說:「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法華經》的道理,是慈濟人用行動做出來的。既然「經」是路,就得要放在兩腳上走。若沒有投入,又怎能體會菩薩遊戲人間的那種輕安自在的心境。

用經鋪路來行,就是慈濟的法門,所以宗門一定要回歸法脈。洪主任強調,三藏十二部背得再熟,也救不了一個人,唯有走入經典中所指出的道路,不僅內修,更要外行,才能得見佛法的真實相。

接著,她舉出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她說這次為了營隊而搭車北上,在休息時想喝水,才發現把水杯給忘在火車上了。這時,我們常會去想,到底掉在哪裡了?能找得回來嗎?因為有需要。洪主任藉此引導學員思考,今生有緣入慈濟門,跟隨上人學佛行菩薩道,此生若忘了法,若不知從哪裡去找回,來生又該到何處去尋?

洪主任引用慈濟人耳熟能詳的一首歌〈一念心〉來提醒大家,「一念心是一顆種子,一念心是菩薩的心。師父引入門,門中好修心,心要定心要定,不要因人亂了心。」提起這首歌,也讓她想起一件有趣的事,當時家裡要做大整修,洪主任就把觀音擺在冰箱上,而重視風水的友人卻為了這件事,與她起了一點小爭執。

友人認為沒看風水方位,這樣對她不好,甚至也急得語帶恐嚇地提醒著。但洪主任心定無礙,因為她知道慈濟人時時存好心,日日都是好日,只要心念純正,凡事尊重、如法恭敬,自然無有掛礙,反而更顯自在。菩薩慈悲,不捨眾生苦,怎會因凡夫的無心之過而給予懲罰呢?洪主任藉此勉勵眾人,「信」要有智信、正信,才能真正破除迷信。

◎莫忘那一人 挺身度有情

洪主任說,她在二十八歲時進入慈濟跟隨上人,因為工作需要而去學開車,但除了會走靜思堂、學校與醫院的路之外,一到外地就常常迷路。有一回,她與當時還在世的德恩師父說出這樣的困擾時,恩師父慈悲地笑著說,「傻孩子,這樣的路,才是最安全的呀!人生才不會走錯路。」

後來,洪主任也從日常的交通往返中,深切體會到,當搭別人的車時,即使同一條路走了十幾趟,自己也永遠記不得。但當自己開車時,為了避免迷路,反而會握緊方向盤,更用心看路,如此方能真正清楚掌握自己的方向。一段開車的心路分享,似也點醒了與會者,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裡,雖無所有權,卻是擁有使用權。要擇善而行,路,就在自己的腳下;方向,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多年來,洪主任從上人清瘦的身行中,感受到那份苦天下之苦的慈悲與堅毅。回顧早期的慈濟歷史,當時曾有人因不捨上人帶病辛苦做慈濟而提醒,「善門難開,天下苦難那麼多,救得完嗎?」上人卻認為,出家非逃避,學佛更不能消極,一定要挺身而出,積極為人群為眾生。

因此,在拋開所有善意的關懷之下,在極困難的環境之中,帶著跟隨的弟子走出了一條竹筒歲月的道路。也藉此,希望能喚醒人人心中的愛,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時時存著觀世音菩薩的願,每天存五毛錢,其實也是日日在為自己造福因。

一路走來,上人的悲心大願依舊如初,卻也感受到時間無情,色身與生命日益消減,只能以過秒關的心力,帶領靜思弟子,法髓入心長養慧命。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以行經之法,遍度世間諸有情。

而世間的災情層出不窮,我們即使看不見,聽不到,也不能代表苦難不存在。而世間苦難有相,人的心靈若有災,一樣也是苦難眾生。因此,既已跟隨上人,盼做上人的貼心弟子,就應時時將上人放在心上,或許上人並不認得我們,但沒關係,自己一定要認識上人,如此才能開啟自我的法身慧命。持戒自律,以和供養,既入慈濟門,就應深信師父莫存疑。

課程尾聲,洪主任引領與會學員合掌齊聲唱誦〈立願文〉,最後更是再次強調「莫忘、莫忘」。期盼眾人莫忘初衷、莫忘佛心師志,莫忘法脈宗門,合心入人間,廣行菩薩道。未來是否能傳承佛法、是否能弘揚宗門,就看弟子們是否願意挺身而出了。

圖左 :洪靜原主任透過慈濟大事記,提醒眾人莫忘大災難所給世人的警醒;遇到困難時,更別忘記自己發心立願的初衷,唯有以法恆持,方能度苦。對於有緣參與慈濟,更別忘了當初成就慧命的那位貴人。[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學員認真聆聽洪靜原老師分享的「莫忘那一念」。[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學員認真聆聽並勤做筆記,要記下慈濟大事記,還要記下宗門法脈綱要。[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在慈濟板橋園區舉辦的2019年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洪素貞(靜原)老師以「莫忘那一念」為主題,分享法脈宗門綱要。[攝影者:梁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