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拾寶好所在 人氣旺不休假

拾寶好所在 人氣旺不休假

E-mail 列印
「他們不怕大熱天,下雨天也來,風雨無阻,所以他們是在做菩薩的工作。」6月17日上午九點,二十位環保志工在雲林的西螺環保教育站進行資源分類,有騎電動車、束著護腰、戴著墨鏡……來做,做得汗流浹背不喊累,讓 環保幹事陳玉嬌有感而言。

◎天天拾寶不休假

在寶特瓶分類區,八十四歲的魏青樓阿嬤,從2017年持續做到現在幾乎全勤,吃苦走過來的魏阿嬤說:「我知道這寶特瓶是做毛毯救苦難人,我就從來不休息,下雨也來、冬天再冷都要來,我只有一次沒來,是去看醫師拿藥,才沒來。」

魏阿嬤的身體有許多老毛病,自己還可以從住家騎著四輪電動車,通過幾個紅綠燈來到環保站,大概花三十分鐘的時間,才能到達。身體雖有病痛仍不缺席,偶而,魏阿嬤會提早離開,但一定到,先做分類後才去拿藥,魏阿嬤說:「這是我的業障,年輕時不懂事,若有做錯事,希望讓我做環保消業障。」

一起分類的廖玉蘭阿嬤,束著護腰還是來做,廖阿嬤雙腳膝蓋、脊椎都開刀手術過,但雙手很俐落地拆寶特瓶蓋,「我們分類的寶特瓶是做毛毯,送到有災難的地方賑災救人,這兒的師姊都很疼惜我們,讓老人家還有這樣的價值。」

很會說閩南語吉祥話的廖阿嬤七十四歲,指著腰說:「這護腰帶,很好用!感恩上人這麼照顧我們。環保站是好所在,我們做環保,愈做愈好;做志工,愈做愈輕鬆;大家做伙做,能做是福報。」

◎西螺的土地公伯

最早到,最慢回去,晚上七點才離開,西螺志工公認的「土地公」楊明俊,每早薰法香之後,在園區巡頭顧尾,自己找工作做,無論粗重的玻璃瓶或是香積廚房欠志工,都會主動幫忙,志工們讚歎:「土地公的廚藝是大師級喔!」八十一歲的楊明俊聽了覺得很不好意思:「是煮惜福餐啦!有甚麼就煮甚麼。」

楊明俊,在女兒楊喜靜的心目中是位有智慧的爸爸。以前楊明俊喜歡簽賭,又常與朋友吃喝玩樂,退休後,過著迷惘的人生;十多年前楊喜靜帶爸爸進入西螺環保站,楊喜靜說:「我爸爸七十歲才改變習氣,說改就改,很不簡單!環保站,真是一個修行的道場,是接引菩薩的好地方。」

一開始,楊明俊到環保站時,從裁剪回收的銅線做起,未料這銅線給了他無比力量,楊明俊說:「那時,可賣得好價錢來護持大愛臺,希望上人的法永遠傳出去,所以我就一直努力做;還有玉嬌師姊煮飯給我們吃。喔!原來這環保場真正讚,我就決定戒酒、改掉壞習氣。」

「朋友再來邀,我跟他們說我做環保很忙,沒時間跟你們去!第二次再來約,我還是說一樣的話,他們就沒再來邀了。」自加入慈濟後,楊明俊決心改過,常常收看《草根菩提》、看上人開示《靜思晨語》,天天到環保站投入。

志工問:「為何能堅持做環保十多年?」楊明俊說:「上人說的話我都有聽,上人跟我說『做就對了』,我就認真做。要感恩上人,感恩我的女兒。」雖然楊明俊身體也有病痛,並不以病為苦,卻做得法喜,天天照顧西螺園區,也很會招呼環保志工,因而被暱稱為「土地公」。

◎願來生成有福人

每天可看到一瘦小身影,默默在分類區堆放資源,他就是戴著墨鏡的阿德,阿德因有多重眼疾,眼睛很怕光,視力不好,須戴墨鏡保護眼睛,楊喜靜與爸爸一路陪伴他近五年,已成為楊喜靜的會員。五十三歲的阿德,無父母親。他就讀國中那時,就需照顧生病、眼盲的父親,與媽媽一起照顧十年,很孝順。

父親往生後媽媽也生病,家中只有阿德是男生,因家境不好,三位姊姊都嫁給清苦人家,無能力回來幫忙照顧。後來,阿德自己遇到重大挫折,離家去流浪、睡車上,在外面有一餐沒一餐,本來就體弱多病,因三餐不濟營養不良,休克生病後也沒體力流浪而想不開,經生命線介紹到慈濟,成為個案戶。

在環保站,阿德任勞任怨,只要體力能做得到的工作,他都盡力付出,也欣慰自己懂得做手心向下的人,「因有慈濟幫助,讓我才有能力生存,我一個月才繳一百元善款,但人家幫助我也是很多小錢累積起來,小錢能救很多人;同樣的道理,我也希望能成為有福的人。」

滿身疾病的阿德,很懺悔過往懵懂的行為:「感恩慈濟引導我,上人救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一位;這輩子這麼悽慘,我若還不懺悔,就枉費慈濟給我一條生路;我做環保,希望下輩子能用健康的身體做很多善事。」

◎夫妻同行菩薩道

環保站裡有感動、有溫馨、有動力,除了父女檔,還有夫妻檔,一對是陳玉嬌與黃文政;一對是社區志工葉峰茂與劉素禎,夫婦共同做環保。

之前,葉峰茂與劉素禎在蔬菜批發市場做生意,劉素禎一方面擔心先生受生意場的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覺得生活無虞、無後顧之憂了,於是選擇退休,透過慈濟志工程淑珍介紹到環保站做分類。

有時候,這對夫妻早上出門運動,一邊走路、一邊撿拾資源,回收到環保站來。自家的小貨車平時停放在巷口,貼牌子註明可回收、不可回收,鄰居看了會把資源放到小貨車,小貨車變成資源回收車,他們再載到環保站。也是環保幹事的江麗雪說:「這對夫妻用上人的法做環保,不是來環保站才做,在社區就在做、在宣導。」

劉素禎感恩地說:「慈濟師兄、師姊到我家辦茶會,自從那次之後,附近的鄰居都會拿資源到我們的小貨車上放。」劉素禎覺得做環保讓她廣結善緣,也學習到甚麼資源是可回收再利用,自己成長很多。

「在家裡,兩人會鬥嘴,來環保站做得歡歡喜喜,就不會。來這兒都賺到了,累積將來有需要之時,可以領出來用,就沒煩惱。」從劉素禎肺腑之言中,令人理解她做環保、愛地球,來累積她的人生的資糧。

而陳玉嬌與黃文政夫妻倆各有功能,黃文政與志工們按安排路線開環保車載資源回來,身為環保幹事的陳玉嬌則說:「大家到,我也要到!除了陪伴就是陪伴,星期五(6/14)下大雨,菩薩們還是來喔!都主動來,他們都是這裡的寶。」

老菩薩們不空過時間,身體生病看醫師,做環保仍照做,不缺席,很另人敬佩!而「陪伴」是箍人的最好方法,在環保站有江麗雪、陳玉嬌夫妻、楊喜靜父女,用心顧大家,環保菩薩們直說:「我們很愛來做就是了,毛毯可賑災、做環保可以救地球。」

圖左 :志工黃文政,在早上都會與志工們輪流開環保車出去載資源回到環保站給志工們分類。[攝影者:余景昇]
圖右 :八十一歲志工楊明俊(右),天天到西螺園區巡頭顧尾,在女兒楊喜靜(左)的心目中是位有智慧的爸爸。[攝影者:張國徽]

圖左 :環保幹事陳玉嬌,覺得「箍人」的最好方法,除了陪伴就是陪伴。[攝影者:張國徽]
圖右 :七十四歲的廖玉蘭阿嬤拆寶特瓶蓋很俐落,雖然雙腳膝蓋、脊椎都開刀手術過,束著護腰還是來做分類,覺得自己老得還很有用處。[攝影者:余景昇]

圖左 :戴著墨鏡的社區志工阿德,感恩慈濟志工引導做環保,只要體力能做得到的工作,都盡力付出。[攝影者:張國徽]
圖右 :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做環保是愛護地球的工作,志工廖柔綺也熱愛做環保。[攝影者:余景昇]

圖左 :社區志工林中鏵(右)與九十三歲的王訓榮(左),都是警員退休,很認同慈濟的大愛精神,而且做環保可護持大愛臺,兩人幾乎天天到環保站做拆解分類工作。[攝影者:余景昇]
圖右 :西螺環保幹事陳玉嬌(左)、江麗雪(右),在環保站用心付出,身體力行帶動,做得汗流浹背。[攝影者:張國徽]
圖左 :夫妻檔,葉峰茂與劉素禎在早上出門運動時,一邊走路,一邊撿拾資源回收到環保站來;妻子劉素禎覺得做環保讓她廣結善緣,也成長很多。[攝影者:張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