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攝影善巧技能 讓畫面說故事

攝影善巧技能 讓畫面說故事

E-mail 列印
「俯、身、拱腰、下,take a rest,柔腕、bending,雙手往上拉高、夾緊屁股……」隨著雙手拉高到極致,吐一口氣,啊~的一聲,引起現場學員及工作人員笑開懷,拉開了一天的精神飽滿。

6月19 日是全球人文真善美精進研習的第二天,一大早桃園靜思堂充滿朝氣與笑聲,七十二歲的楊清火承擔此營隊的隊輔長,精力充沛的他平日就有練習氣功的習慣,今天帶領著氣功團隊,教導學員「智能氣功」,還不時地夾雜著英文說明,讓平日常坐在電腦桌前工作的真善美志工,伸展筋骨,迎接今天豐富的課程。

◎畫面說故事—你想傳達什麼

照片人人會拍,但如何拍得好、拍得巧,讓人一看即能意領神會,宛若一張張會說故事的畫面,為活動紀錄加分,則是一門大學問!「畫面說故事—你想傳達什麼」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平面媒體總監王志宏,中英文雙聲帶,在第一堂課無秒差地與學員分享,怎樣的照片畫面能述說故事。

身兼作家、攝影師、編輯者,也是兼職教師的王志宏,三十多年來拍出無數感人的作品,獲獎無數,其中也包含金鼎獎的殊榮,以一張張的相片與大家分享圖像後面的故事,而這些照片後來也都成為《經典》雜誌的封面照片。

◎好照片需要等待

「一張好的照片不是拍到就好,有時候更需要貪婪地『等待』。」王志宏語帶玄機,告訴學員耐心等待契機,有時就能拍出好照片來。他以一張三十多年前拍的風車照片,這風車非常地巨大,若沒有對比,對於讀者而言也只是普通的風車,要如何凸顯出與眾不同呢?

這時王志宏看到遠遠有個人騎著sukuda(速克達摩托車),心中默默地祈禱他能騎過來……沒想到這個人真的把車騎到風車下面,於是王志宏架好腳架,按下快門,一張經典照片誕生了。有了對比,營造出巨大的風車與人的渺小,說明耐心等待好契機,能「等」出更好的照片。

◎歷史的見證 啟發愛心善念

同樣的地點,不同時間、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的氛圍,也述說不同的歷史。講師王志宏秀出一張1998年攝於阿富汗巴米揚峽谷的石窟大佛,照片中佛像莊嚴議矗立。五年後,再度造訪該地點拍攝,佛像卻已遭塔利班政權催毀無存。兩張相片比照,令人不勝唏噓,因為戰爭,前後景致已大不相同。

一張阿富汗難民營附近所拍的照片,照片中大雪紛飛,一群難民在寒冬下緊拉著衣服,等待慈濟基金會發放物資,無奈的戰爭下,充滿期待的眼神,讓人看了十分地不捨。王志宏繼續分享著,「感恩師兄!我的會員因為看了這張照片及故事後,捐了一筆為數不少的善款。」王志宏說到有位師姊特別來道謝,原來是《經典》雜誌內這張阿富汗的照片及內文報導,啟發了悲心!

「看到難過的場面,不是直接進去拍攝,退出遠距離拍攝反而更好!」王志宏還以一張訪視的照片,提醒大家亦是提醒人文真善美志工,出班紀錄時也需要以同理心看待對方。講師還分享了很多有溫度的經典照片提醒大家:「照片可補充文字的不足,有時也是筆墨難以形容的!」王志宏累積多年的經驗,對於圖像與文字的結合他有個想法,也是他對大家的期許:假如圖像是一,文字也是一,圖像加文字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能是一加一大於二,發揮最大的效果!

◎Q & A即時互動

遠從斯里蘭卡來的學員Janith提問:「照片有些花花的、晃動的,這些是什麼情況?」講師以英文直接回覆表示,這些都是可能的,但一個好的攝影師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及組合;準確的、模糊的、前面模糊的、後面模糊的、全部模糊的、曝光不足、曝光準確的……

隊輔兼圖像助教的黃宗保提問:「在拍攝的那一個瞬間,都是很關鍵,如何掌握畫面取捨與判斷?」「我平常都是先把相機設定到『P』拍攝當下直覺就是先拍多張,第二次再來思考黃金交叉…等問題,重要的是平時要多看、多拍,沒有什麼成功的要訣。」講師如此回覆。

學員張曉嘉請問講師:「多看影像以培養美感,除了《經典》以外,還有什麼重要的訣竅可參考?」講師表示,不停的拍、不停的討論很重要,看很多影像﹙包括電影﹚看它的美感,多學習觀摩就有可能讓你捕捉的畫面,成為創作,多思考,沒什麼要訣。

◎ 學以致用 組合真善美團隊

來自辛巴威的LOVENESS COMPOUND是受證委員,在當區承擔真善美功能以攝影為主,首次參加真善美精進研習營隊的她,在實作課程選擇了圖像組,學習到了怎麼樣去拍好一張照片,包括拍攝角度、構圖。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實作課程。她分享,過去拿錄影機或照相機在拍的時候,隨手就拍起來了,可是在這次學到善用三腳架,這是非常大的收穫。

LOVENESS COMPOUND在當區出班拍照的時候,因為環境的關係,要拍一個主題或是一個人物,常常會被一些人不經意的動作干涉到,或被東西擋住,造成拍攝的困難度,她羞赧地說:「過去都不曉得要移動自己,這次來學的,雖然是一些小秘訣,以後就知道碰到這種狀況時,不要期待別人會移動,而是應該要自己移動,去找到一個更好的拍攝角度。」

LOVENESS COMPOUND表示,在當區因為沒有定期的共修期間,有活動的時候,大家才把錄影機或是照相機互換,邊做邊學。她欣慰的說:「目前有兩位年輕的女志工,是未來最好的傳承對象,其中一位就是Hlengisile Jiyane。」希望藉由營隊的學習,回去後透過真善美志工的功能,傳播更多的美善故事。

Hlengisile Jiyane會講英文,所以在營隊裡扮演翻譯的角色,因為LOVENESS COMPOUND的關係,參與人文真善美,目前主要的工作是當翻譯,以及文字志工。分組課程選擇文字組的她興奮的表示,學到了如何寫好一篇文章,可以把做訪談時的內容寫成一篇動人的文章。

LOVENESS COMPOUND在當區幾乎要負責所有的事情,包括翻譯,這次跟著營隊學習回去之後與Hlengisile Jiyane及另一位志工,三個人就可以分別扮演各自的角色,把圖文影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真正的人文真善美團隊,未來在辛巴威就可以把記錄做得更好。

圖左 :七十二歲的楊清火承擔此營隊的隊輔長,精力充沛的他帶領氣功團隊,教導學員「智能氣功」,讓平日常坐在電腦桌前工作的真善美志工,伸展筋骨,迎接今天豐富的課程。[攝影者:謝麗媚]
圖右 :「俯、身、拱腰、下,take a rest,柔腕、bending,雙手往上拉高、夾緊屁股……」隨著雙手拉高到極致,吐一口氣,啊~的一聲,引起現場學員及工作人員笑開懷,拉開了一天的精神飽滿。[攝影者:謝麗媚]

圖左 :學員張曉嘉請教講師:「多看影像以培養美感,還有什麼重要訣竅可參考?」講師表示,不停的拍、不停的討論很重要,多學習觀摩就有可能讓你捕捉到畫面。[攝影者:黃瑞芬]
圖右 :隊輔兼圖像助教的黃宗保提問:「在拍攝的那一個瞬間,如何掌握畫面取捨與判斷?」講師回答,平時要多看、多拍,成功沒有要訣。[攝影者:黃瑞芬]

圖左 :斯里蘭卡來的學員Janith提問:「照片有些花花的、晃動的,這些是什麼情況?」講師以英文直接回覆,一個好的攝影師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及組合;準確的、模糊的......這些都有可能。[攝影者:黃瑞芬]
圖右 :「一張好的照片不是拍到就好,有時候更需要貪婪地『等待』。」王志宏語帶玄機,告訴學員耐心等待契機,有時就能拍出好照片來。[攝影者:黃瑞芬]

圖左 :身兼作家、攝影師、編輯者,也是兼職教師的王志宏,三十多年來拍出無數感人的作品,獲獎無數,其中也包含金鼎獎的殊榮,以一張張的相片與大家分享圖像後面的故事。[攝影者:馬寶明]
圖右 :來自辛巴威的LOVENESS COMPOUND(右)是受證委員承擔照相,Hlengisile Jiyane(左)學習文字,三個人就可以把圖文影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真正的人文真善美團隊,未來在辛巴威,就可以把記錄做得更好。[攝影者:李茗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