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打破習慣 跳脫框架

E-mail 列印
2019慈青幹部訓練營第二天(7/9)的課程,由Impact Hub Taipei創辦人張士庭繼續前一天的課程,上午的課程重點是帶領學員如何聚焦問題與確認情境,學習如何進行企劃。

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或 解決某一問題,所產生的構想,生活中處處都有「企劃」的需求。張士庭提出撰寫企劃原則:6W2H1E,6W是What(做甚麼事、有甚麼目的、要達成的目標)、Why(為何-產業分析、市場分析、顧客分析、競爭者分析…..Who(何人-組織、人力、配置)、Whom(目標對象是誰)、When(何時-時程計畫與安排)、Where(何地-國內、國外、單一地、多元地),2H是How(如何達成)和How much(多少預算)1E是Evaluation(效益如何評估)。

企劃之前要先界定問題、明確問題,了解問題是甚麼?真的是問題嗎?背景如何?會影響多大的層面與程度?是大問題還是小問題?多久之後才會產生影響?是即刻影響?還是很久後才會影響?這些都是進行企劃必需先清楚的。例如:空屋問題,有可能是街道規劃、停車問題產生的,要多層面去考量。

所以,企劃之前要先蒐集資料,蒐集資料→資料的整理、過濾與運用→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跨部門、跨小組討論→提報討論、修正及定案→執行→檢討→再修正。每次的企劃,必須經由這些過程,才會一次比一次更臻完善。

張士庭再說明:「企劃必須從創意開始,開發自己的創意就是訓練自己有創造力的行為,創意(IDEA)要有想像(Imagination)、資訊(Data)、評估(Evaluation)、行動(Ation)。」他出示一張畫有九個點的一張圖,請學員以四條線將全部九個點連起來,大部分的學員畫不出來,少部分的學員完成了。接著公布答案,大家驚覺「原來可以這樣做!」他鼓勵學員可以顛覆傳統、打破習慣,反向思考,從需求出發,對人、地、事、物的觀察要敏銳觀察。

勤益大學慈青王品翔說:「通常我們常自我設限,以為只能在框框裡連線,其實只要凸出一點點就可以連到線,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看到任何事物,想法不要被框住,有跳脫式的想法,其實也是可以的。」

張士庭進一步指出,從目的(界定問題)→找出可行的執行方案→執行檢視。再分享曾舉辦「搞砸無畏 搞砸之夜年會」的用意,原來失敗與成功只是一線之隔,重新定義失敗,如何凝聚社群?慶祝失敗、搞砸?都有其重要含意。王品翔體會了:「講師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一個失敗,都是成長的小經驗。更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失敗的重要道理。」

「以利害關係人分析圖,縱軸是利益,橫軸是影響力,分成四個象限,放進四個族群。由高到低,分別針對他的高低去做分析,可以找出利害關係。」講師教導學員利用這個工具去企劃,王品翔覺得這方法很好:「確切您要的目標是哪個族群的人,這也是在做企劃是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如果對象擺錯了,內容再精華也達不到效果。」

張士庭表示,我們需要一個跨國界的共同語言,包含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用來衡量人類發展的十七項目標,同時也是未來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共同協作的目標與方法。

講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十七項指標,張士庭請每位學員,以自己的手機進入kahoot網站,讓全體學員同時進行線上測驗。限時搶答,緊張刺激,答對答錯,手機上馬上出現您的得分,是與現場所有學員競爭,大螢幕上還會出現答案正確又快速的前幾名學員署名,十七題結束問答完畢,總計分,前三名同學可上臺領結緣品。藉由線上搶答,寓教於樂讓學員釐清問題,也讓學員獲得正確知識。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十七項指標包括:一、無貧窮,二、零飢餓,三、促進健康,四、有品質的教育,五、性別平等教育,六、提供清潔的水資源,七、確保人人擁有永續能源,八、健康平等包容和永續的經濟成長,九、建立具有復原力的基礎設施,十、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十一、建立包容安全有復原力和永續城市,十二、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十三、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十四、保護並永續利用海洋資源,十五、永續生活在陸地上,十六、和平正義和強有力的機構,十七、目標夥伴關係。

健行科技大學慈青楊鎮愷覺得,十七個指標,都與經濟成長、永續經營、夥伴關係、環保都有關,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永續經營和經濟成長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得到,必須很多夥伴一起做,才能做到,對我們未來生活很有用。」

關於十七項指標中,正修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吳湘瑩認為:「跟大自然、地球都有相關聯,我們可以在環保方面做起,出門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杯、環保袋,沒有帶環保杯出門就不能買飲料,尤其要做到食物不浪費。」

張士庭希望:慈青能跳脫過去思考方式開始去想,很多事不能只單純地只想表面問題,要慢慢去找,這個表象後面有甚麼問題。第一天的工作坊課程,也是跳脫過去不同營隊、不同課程裡所學的內容;透過共同創作、集體合作的過程,讓學員從認識自己、認識團隊,甚至整個慈青團隊;幫助學員對慈青有一點點共識,進而了解慈青的價值是甚麼?在這個基礎上面想想:「我還可以做甚麼?」

一整個早上的課程,讓新世代的青年學子有不同的體驗與學習;每位慈青的熱情、潛能與動力再度被開發,體悟了為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必須從自身做起,共同為世界的永續發展努力。

圖左 :健行科技大學慈青楊鎮愷說:「因為永續經營和經濟成長不是是我一個人可以做得到,必須很多夥伴一起做,才能做到,這對我們未來生活很有用,我覺得這堂課很棒,可以學到很多。」[攝影者:陳亦珍]
圖右 :就讀正修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吳湘瑩覺得跟大自然、地球都有相關聯,她可以在環保方面做起,出門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杯、環保袋,沒有帶環保杯出門就不能買飲料,尤其是做到食物不浪費。[攝影者:陳亦珍]

圖左 :張士庭請每位學員,以自己的手機進入kahoot網站,讓全體學員同時進行線上測驗,是與現場所有學員競爭,大家準備就緒。[攝影者:陳亦珍]
圖右 :讓全體學員同時進行線上測驗,限時搶答,緊張刺激,答對答錯,手機上馬上出現您的得分。大螢幕上還會出現答案正確又快速的前幾名學員署名。答對了,萬分興奮![攝影者:陳亦珍]

圖左 :張士庭老師出示一張畫有九個點的一張圖,請大家以四條直線將全部九個點連起來,大部分的學員畫不出來,少部分的學員完成了。張士庭公布答案,大家驚覺「原來可以這樣做!」[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勤益大學慈青王品翔說:「通常我們自我設限,以為只能在框框裡連線,但你其實只要凸出一點點就可以連到線,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看到一個東西,想法不要被框住,有跳脫式的想法,其實也是可以的。」[攝影者:吳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