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十年自然農耕 化貧瘠成沃土

十年自然農耕 化貧瘠成沃土

E-mail 列印
從小就對農耕有興趣的慈濟志工譚學正,曾經想到吉隆坡農業大學(博特拉大學前身)升學,雖然申請成功了,經濟卻不允許,於是他轉行割膠,決定找一塊地堅持種農作。

馬口衛星市環保站旁有一塊草地,正好讓譚學正發 揮所長。但是一鋤下去,他察覺不對勁,下雨時有一些積水在地面上,排水不易;日曬時乾涸、呈硬塊,這樣的土質,他如何扭轉乾坤?

◎努力耕作 無收成

2004年,淡邊馬口衛星市環保站成立不久,除了資源堆積,周邊也長滿雜草,若不著手處理,環境很不雅觀。現年六十五歲的站長譚學正(濟泊)是當地第一顆慈濟種子,經營幼兒園的他,沒放棄對農作的喜好,想要從整理資源中抽出時間,在環保站旁開闢小小菜園。

要開闢小菜園,環保站四周地面結塊,這樣的泥土沒有養分也沒有水分。他找來幾株芋頭苗,挖個坑就栽下去。當時恰逢雨水多,芋頭長得很快,到了收成時,發現芋頭幾乎全部壞掉長蟲,無法收成。

深知是土質的關係,他一直尋找改善的方法,參與講座、詢問多人意見,也採用過多種方法,例如:分成多個區塊、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如南瓜、辣椒等,但幾乎白費心機;曾經放些許化學肥,卻引來更多害蟲,小白菜還未長成就被害蟲吃光;2010年從講座中聽聞酵素好,也嘗試做水果酵素去除害蟲,卻無法讓土壤受益……

◎貴人出現 學養土

屢試屢敗、卻不願放棄。有一位對種植菜園很有經驗的鄰居伍亞英(暱稱英姊)好奇地來到菜園,她默不吭聲,就走回家裡帶來深褐色泥土。一層雜草、一層雞糞肥、一層泥土來覆蓋,再澆水;耐心等待土內蘊育菌種、將雜草化成土壤養分,再繼續鋪陳。後來譚學正終於知道,這是在堆肥「養土」。

「土地貧瘠、硬得像石頭,需要長時間養息,才能慢慢恢復生氣……」英姊向譚學正殷殷叮嚀。

經過一段時間,菜園裡的泥土轉為深褐色,結構鬆了,開始有蚯蚓鑽動,他才種植各種農作。五、六年前,香茅開始有了收成;四年前,薄荷成果豐碩,賣得好價錢,讓譚學正很興奮,知道土地開始活躍起來了,這是耕耘十多年來,首次體會到「成功」的滋味。

回想當初,他深刻理解上人所說,土地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土地病了,植物也長不好;要土地恢復健康自然狀態,需要養息一段很長的時間。

譚學正曾經到花蓮靜思精舍,感覺精舍農場的氣息,和過去感受的完全不一樣。於是,他決定從環保站開闢菜園開始,希望效仿精舍師父做到友善環境,與地球共生息。十年選用自然農耕,單是養土就是大學問。「對的事,做就對了!」他想起上人說的一句靜思語,讓他一輩子學不完。

◎保濕灌溉 不花錢

至2019年,馬口衛星市環保站已有四千方尺農耕地,栽種了十多種農作物,有印度豆、辣椒、芋頭、薄荷、香茅、九層塔……菜園採用輪替種植,每一種都少量生產,客源來自商店、住家和朋友。

「多麼有生命力呀!」有一次,志工鄧遂嶸(濟懋)跟著譚學正走入菜園,看見農作物綠油油、健康有活力地生長著,歡喜讚歎。譚學正笑著表示,堅持至今十五年了,感覺整個環境在改變,土地慢慢健康了,自然生態得到平衡,各種微生物出現了,連小鳥也被吸引來了。

接著,他分享「水源灌溉法」。菜園半數的農作旁邊,都有寶特瓶鏈接著自動滴灌澆水器,把水點滴澆灌在農作物土壤,另半數農作物則用舊盆子搭配幾片棉布條,同樣將水慢慢滴入土壤,長時間為土壤保濕。

中午時分,太陽直射,無法接納熱情陽光的薄荷葉會「燒焦」,譚學正嘗試用寶特瓶和回收的木板搭建架子,希望可以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所有材料取自環保站,不必花費。

◎培育植物 樹人才

環保站的菜園,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看似無規劃,卻箇中有大學問。他指向其中一處,是瘦長的甘蔗搭配香蘭葉。他說明,甘蔗需要陽光,枝幹會傾斜;香蘭葉只需要種在通風涼爽的地方即可,避免陽光過烈。兩者種在一起,甘蔗為香蘭葉阻擋了部分陽光,各取所需,共生共息。

這裡同樣有印度豆攀藤,變成菜園遮蔭的植物。近期應是採收季節,然而天氣變化,農作物最先知道;原本一株可以產出二十串,重量達四十克的印度豆,這兩天一串都無法採收,讓特別前來相助的居民張偉光無法出力,只好留在環保站幫忙。

張偉光過去曾在環保站周遭徘徊,譚學正注意到了,三番四次邀約進來看看,對方都藉口有事離開。直到去年印度豆豐收,譚學正採收不及,請他進來幫忙。年輕力壯的他爬高爬低,兩小時左右成功採收五公斤印度豆,彼此都很歡喜,往後譚學正有需要,都會請他過來幫忙。

日子久了,張偉光才慢慢透露,自己曾經誤入歧途,現修正當中。譚學正讚歎他在環保站默默不停地做事,完全脫離煩惱事,時間到就去載送父母。因為年長志工很疼惜他,願意給予他空間,所以張偉光很喜歡來環保站付出。

「法無定法,無定法中有定法。」他曾經聽慈濟志工劉濟雨分享,覺得這句話很受用。像有些事譚學正不太會做,如保溫工作,他就讓女眾志工去承擔;一些搭建架子工作,讓男眾木工去做,自己則專注於農耕方面。

從植物生長過程,譚學正了解到培育人才觀念,每個人各有性格,農作物也有其生存的方法,深入了解,許多妙法蘊藏其中;凡事做了,才能有體會,有成長。

圖左 :有種植菜園經驗的鄰居伍亞英(左一)協助譚學正讓土地恢復生氣。鄧遂嶸(左二)看見一片綠油油,讚歎農作物有生命力。[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用舊盆子搭配幾片棉布條,將水慢慢滴入土壤,長時間為土壤保濕。[攝影者:鄧遂嶸]

圖左 :譚學正用寶特瓶和回收的木板搭建架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薄荷葉。[攝影者:鄧遂嶸]
圖右 :民眾張偉光協助採收印度豆。[攝影者:譚學正]
圖左 :淡邊馬口衛星市環保站菜園全景。[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