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辛勤奉獻與付出的靜思家風

辛勤奉獻與付出的靜思家風

E-mail 列印
進入慈青幹部訓練營第三天(7/10)的重頭戲,係上午的精舍出坡,實際體驗出家眾每天的工作,首先是體驗菜園內拔除雜草及採龍鬚菜的硬實力,以及下午認知「靜思家風」的軟實力。

◎農作學習

上午七點四十分 ,學員們頂著花東地區晴朗天氣的烈陽照射下,從慈濟花蓮靜思堂出發,前往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出坡。

當學員們抵達菜園,精舍德募師父已等候大的到來,首先教大家的,還不是如何拔草,而是如何防大家早有耳聞的小黑蚊。師父取出極為有效的噴灑液,讓學員們噴灑在手臂上,以防止叮咬。

募師父接著介紹該要如何拔草,首先要分辨出已種植但仍屬細小的菜與雜草的分辨,有些草由於根紮得深,所以要配合鐮刀挖掘割除。德淯師父引領十餘位學員除草,在兩條田埂間分三行展開,井然有序地依照師父叮嚀,小心鋤草。德諒師父也親自示範教導採龍鬚菜時,太小仍要保留,讓它繼續長高;也不能留太久而太老時,纖維太粗就不好吃。

◎海內外慈青 田間自在踏實

來自大仁科大的王昕予,目前承擔慈青社長,自己對於幹部間與社員間如何合作覺得陌生,所以想來營隊學習。第一次來精舍出坡就學習到如何拔草,看似簡單實際上有學習的空間。如何藉此來分類哪些是可以用的藥草(青草),也實際了解師父在田間工作的辛苦。頂著大太陽,但卻看到師父的自在,以及很踏實的快樂。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的徐可馨就讀法律系四年級,因為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考驗與挫折,想利用此次營隊學到些什麼。第一次碰觸到雜草與土壤的她,感覺好新鮮,並記取師父的話語:「除草如除心中煩惱般,才能讓土壤更肥沃,讓種子長得更好。覺得師父用聊天方式教我們,師父也好用心在做好每件事情與細節。」讓可馨更有勇氣去面對生命中成長的各種考驗。

來自離島大學校院的顏瑋宏,就讀澎湖科技大學電機系,將升大四。家住台南的他,由於慈青社的社長是同班同學而加入慈青社。今日採龍鬚菜實際體驗中,在德諒師父的教導下,了解到太小的仍要保留,讓它繼續長高;也不能留太久而太老時,纖維太粗就不好吃,也要預留一截。讓顏瑋宏體驗到,做人要留給別人空間,不要豪不給人餘地的行事風格。

◎學習及帶動的基礎

今年轉學考上慈大護理學系的王昕予,很高興加入慈濟這個大家庭,希望透過此次營隊的運作,可以學習更多,讓更多的大學生,加入慈青社,也是她到花蓮念書的目標之一。

徐可馨則說明畢業後會到英國唸碩士,考取律師證照,並利用兩年時間見習培訓,以影響更多的年輕同儕加入慈濟。授證後就回來台灣志業體服務,並告訴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

顏瑋宏也分享回到學校後,將會帶動環保,讓更多同學能體認到環保對減緩地球暖化的重要,共同愛護這塊土地。

◎傳承、奉獻與犧牲

下午的課程之一,係由宗教處海外會務室潘翠微師姊,與慈青們分享「靜思家風」的精神與意涵。

潘翠微從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草創時候的辛勤說起,詮釋了「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意涵,分別是「心寬念純」、「認真打拚、不虛擲時間」、「克制私慾」、「甘願刻苦的精神」。「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說明著早期上人引領精舍生活的刻苦耐勞:「有能力,一天吃三餐,沒能力,一天吃一餐」。

對於上人期許:「第一代弟子,要徹底的犧牲」,如何做到呢?潘翠微說明:「盡守本分、甘願付出」,犧牲貪睡、享受,才能做好第一代年輕弟子們承擔的責任。對於誠、正、信、實,潘翠微也作了貼切解釋:「誠心相待、正向思考、信任夥伴、實在付出」。

潘翠微也以上人的一段話作總結:「靜思家風一定要傳承好,這就是法脈傳承,這才是需要的法脈,要清淨無私、不貪、乾乾淨淨,法脈才不會斷掉」。

學員徐可馨的一句,將告訴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的投入志業體願立,真是「願大志堅菩提現啊!」。而「靜思家風」的軟實力,實際上已結合了「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精舍運作精神,奠定了綿延與永續傳承的基礎。

圖左 :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聆聽同仁潘翠微分享的「靜思家風」,並認真作筆記。[攝影者:鄭龍]
圖右 :德募師父首先教導大家的,還不是如何拔草,而是如何防小黑蚊;師父取出極為有效的噴灑液,讓學員們噴灑在手臂上,以防止叮咬。[攝影者:鄭龍]

圖左 :第一次來精舍出坡就學習到如何拔草的王昕予,認為看似簡單實際上有學習的空間。也實際了解師父在田間工作的辛苦,頂著大太陽,但卻看到師父的自在,以及很踏實的快樂。[攝影者:鄭龍]
圖右 :第一次碰觸到雜草與菜及土壤的徐可馨,記取師父的話語,除草如除心中煩惱般,才能讓土壤更肥沃,讓種子長得更好。[攝影者:鄭龍]

圖左 :「靜思家風」的軟實力,實際上已結合了「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精舍運作精神,奠定了綿延與永續傳承的基礎。[攝影者:鄭龍]
圖右 :在德諒師父的親自示範教導採龍鬚菜時,太小仍要保留著,讓它繼續長高,也不能留太久而太老時,纖維太粗就不好吃。[攝影者:鄭龍]
圖左 :顏瑋宏(左一)與學員們扛著滿載而歸的龍鬚菜,也體驗到做人要留給別人空間,不要豪不給人餘地。回到學校後,也將會帶動環保,讓更多同學能體認到環保對減緩地球暖化的重要,共同愛護這塊土地。[攝影者: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