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袋袋相傳 減塑刻不容緩

袋袋相傳 減塑刻不容緩

E-mail 列印
「我們要推廣蔬食跟環保,就要以身作則!」來自馬來西亞的羅昌玉,在先生開設的素食店推廣「減塑」,她在環保站將洗乾淨的塑膠袋回收帶到店裡使用。這分愛護地球的心也感動顧客,許多客人都會主動把塑膠袋帶到店裡回 收,「袋袋相傳」的塑膠袋,裝載的不只是熱騰騰的餐點,更是一顆顆不忍地球受毀傷的悲憫心。

◎為氣候問題發聲

2019年6月29日是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的第五天,課程邀請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分享,他引用二氧化碳濃度、北極冰層融化速度等數據說明地球的「生命指數」急遽下降。慈濟從2003年成為聯合國NGO(非政府組織)的一員開始,不僅持續投入國際賑災與人道救援工作,也多次受邀參與聯合國的氣候、環境相關會議。面對日漸嚴重的環境問題,慈濟也承擔起促進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的責任。

在全球風險分析地圖中,發生機率高而且衝擊大的前幾項災害幾乎都是環境問題。除了全球暖化,土地、海洋也都受到塑膠污染,許多物種的生存都面臨威脅。歐洲地區也有許多年輕人跳出來為氣候問題發聲。一位瑞典的小女孩呼籲聯合國對於環境問題,不能只有設定目標緩慢前進,而是要當成自己家裡著火一樣危急地看待氣候變遷。

顏執行長說,就如同《法華經》中的「三界火宅」,地球像一個著火的房子,人類身在其中還不知危險。因此,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要啟發更多人的善念,一起加入善的行列。

在慈善志業中,2018一整年慈濟在臺灣投入超過一千八百萬人次。慈濟志工秉持著「無償、自費、自假、自禮」的精神做慈善。根據統計,平均每一元的善款都能夠創造出三倍以上的效益。2019年初,東非三國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遭受「伊代」氣旋侵襲,來自全球各地的愛心,點滴匯入非洲。今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非洲日,非洲大使特別邀請慈濟參加活動,感恩來自臺灣的愛。

◎信願力並行

對於要如何行菩薩道,慈善志業副執行長熊士民說,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深信佛法還要發心立願。「合抱之樹,始於毫芒」,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勇於承擔且堅定方向不偏移,這就是足踏經道的「信願行」。

這樣的信願行,在羅昌玉的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她認識慈濟二十多年,一直想說只要偶爾參加活動就好,所以常常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沒有完成見習,但用具體的行動減塑愛地球。

「我們要推廣蔬食跟環保,就要以身作則!」羅昌玉在先生開設的素食店推廣「減塑」,她在環保站將洗乾淨的塑膠袋回收帶到店裡使用。這份愛護地球的心也感動顧客,許多客人都會主動把塑膠袋帶到店裡回收,「袋袋相傳」的塑膠袋,裝載的不只是熱騰騰的餐點,更是一顆顆不忍地球受毀傷的悲憫心。

後來她體會到時間的無情,發願要把握當下,毅然決定從老師的身分退休,報名培訓。她說:「有願就有力。」現在她除了參加培訓課程,也積極投入慈善與環保,不僅讓自己行走在經道上,更是身體力行做一位傳法人。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羅昌玉師姊(左二),在素食店推廣「減塑」,也在環保站將洗乾淨的塑膠袋回收帶到店裡使用。許多客人都會主動把塑膠袋帶到店裡回收。[攝影者:陳基雄]
圖右 :「合抱之樹,始於毫芒。」慈濟慈善志業副執行長熊士民分享菩薩道的信願行,提醒學員莫忘那一念。[攝影者:陳基雄]
圖左 :營隊結合中區精進日,海外家人與社區志工不分彼此,一起把握時間精進聞法。[攝影者:陳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