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棲身環境令人憂 及時打掃

棲身環境令人憂 及時打掃

E-mail 列印
「啊……!」丟下鏟子,女眾慈濟志工們的嘩聲此起彼落,而且四處竄逃,只因逾二十隻蟑螂從草叢中的洞穴湧出,在牆壁上競相逃亡。在這之前,她們其實已經被滿是蛆蟲的碗盤嚇到,也被冰箱裡腐爛的魚腥味、屋外的餿水味 嗆到了。

「其實在接到鐵廠老闆提報的時候,我糾結了兩個星期,一直反覆想著要不要走進去案家,但是在經過自我調整後,最終決定進行家訪。」志工鄭益興(惟益)第一次家訪,看到紀太太的居家環境,就知道,要讓這一家人可以與鄰居重新結好緣,決定集眾之力打掃結善緣。

◎集眾之力 各展良能

走入紀太太家打掃,志工們並不是貿然行事,而是在得到她的妹妹及堂姊的點頭同意方著手進行,一切只因為心裡的不捨之情。

2019年4月20日早晨,時而綿綿細雨時而陽光普照,來自適耕莊及巴生約四十五位慈濟志工隨著導航系統的引領,來到大港港口(Bagan Sungai Besar),與大港志工會合後,等待居家打掃工作的開始。

在等待的當兒,自大港縣議會借出來、用以載垃圾的羅里及挖泥機緩緩駛來,羅里上載著打掃工具,為打掃工作增添一股助力。紀太太家兩間住所位處大港漁村的港口尾端,因為不善打理,導致居家環境非常惡劣,屋子周圍草叢堆滿了垃圾,蚊蟲滋生造成鄰里不悅,更讓人擔心的是紀太太一家人的健康。

「最重要的,我們要達成默契和共識,尊重案主的意願,不要隨便將案主的東西丟棄,這樣明白嗎?」鄭益興拿著流動擴音器向志工說明。

清楚了解打掃的崗位及打掃範圍後,志工們全副武裝,有者穿上水鞋、扛起鏟子、拿著掃把,有者拿著砍樹用的巴冷刀,一路浩蕩長的隊伍有條不紊地向紀太太家走去。

◎克服恐慌 付出無求

即將進行打掃的兩間房子,分別由紀太太及入籍回教的先生拉夫(化名)居住。五十八歲的紀太太因患有糖尿病,導致眼睛視力模糊及左腳截肢,行動不便,只能在地上爬行;而先生也有尿酸症狀,行動跛閥,平日除了烹煮三餐外,生活起居都不打理。

兩間屋子皆由政府於2013年搭建,空間並不大,屋外的空地寬敞,放眼望去,種有香蕉樹及甘蔗,還有布滿寶特瓶的草叢。經過小雨洗禮後的空地,爛泥顯現,雜草叢生,多日未洗的碗碟就堆在盆裡,污漬明顯可見。

尚未踏進住家內,志工就已嗅到一股異味,小小的空間光線不足,折疊式桌子上全是未經清洗的碗盤,掀開碗盤還可看到蛆蟲在爬著,來不及清理掉的糞便就這麼一坨坨地攤在志工眼前,濃烈的臭味撲鼻而來……幫忙清掃的志工克服內心的恐慌,盡可能地協助打掃。

紀太太無法清楚表達她的需要,因此與丈夫發生口角的事時有所聞,因而分居兩屋。為了不阻礙志工進行打掃,紀太太在縣議員鄭依薇的陪同下被引領到休息區,讓志工為她修剪頭髮及換洗。

「阿嬤,讓志工為您剪頭髮,最近天氣這麼熱,剪短比較清爽……」鄭依薇握著紀太太焦躁不安的手,輕聲細語給予安撫。「阿嬤,您不要動來動去,等下剪到耳朵。」幫忙修剪頭髮的志工也努力地安撫阿嬤;每一位都各司其職,付出無所求。

◎彎腰捲袖 目標一致

穿起志工背心的縣議員鄭依薇在當地服務已五年,認識慈濟更遠遠超過五年;身為人民代表,在大港志工黃美珠(慮全)與之溝通有這麼一個打掃個案後,決定與慈濟聯手,為地方上作出拋磚引玉的動作,不止借出大型交通工具,也讓縣議會的員工參與其中。

「美珠師姊有給我看照片,但是來到這裡我真的嚇一跳,她的環境比我想像中還糟糕。一個人的力量,一雙手是做不到的,真的要靠團隊才能完成。」第一次參與民居打掃的她,為了體會居民的苦而捨掉到馬六甲公幹的機會,她希望還有其他黑暗角落的苦難人,可以得到社會的關心。

鄭依薇讚歎志工們的無私付出及帶動,讓她看到社區也是有很多想做好事的人,「我想有很多人想要幫助人的,像志工這樣帶動,原來社區還是很多有心人,讓我很讚歎!而且在打掃之後,你們還會過來繼續關心,這樣是很好的。」

這邊幫阿嬤盥洗,那邊在另一間房屋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清理的工作。坐在高背椅上的拉夫阿公,看著志工們在他的屋裡走動之餘,也忙著回應志工的詢問;「阿公,這件衣服還要嗎?冰箱也不能操作了,拿去回收,好嗎?」志工耐著性子徵詢,待他同意後,才繼續進行下一個動作。

◎有走道走 有覺好睡

志工朱亞女雖已邁入中年,做起事情卻不輸給年輕志工們,她笑言已經習慣了粗重的工作,所以不論是幫忙清掃或是拿著巴冷刀砍去不要的甘蔗或草叢,對她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她很感恩有機會參與這次有意義的打掃活動。

「一走進去就只看到整堆的衣服,還有一些壞掉了要維修的東西,東西真的太多了……」朱亞女與志工們手腳俐落地幫忙整理衣服、收拾及油漆等勤務。收拾打掃所花的時間雖然不短,但是當看到經過志工打掃後的空間,可以讓紀太太一家有走道可走,有覺好睡,她直言很有滿足感。

伸出援手的志工群裡,老少皆有,大家不分年齡做著一樣的事情。隨著媽媽從巴生來的年輕志工李籽嗪,並沒有被髒亂的環境給打倒,反之挽起衣袖,在草叢中撿拾寶特瓶,拿起掃帚清掃灰塵漫天的屋子、拿著漆掃粉刷著屋子,衣服濕了乾,乾了又濕,都不喊累。

因為經歷過,所以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籽嗪感悟到簡單的生活就可以很幸福了,物質不用太多,夠用就好了。

參與打掃的志工們,盡力屏除心裡上的不適,衣服乾了又濕,都阻檔不了他們想要看到屋子從髒亂變成亮麗的雀躍。從清晨到午後,五個小時的打掃,共清出了一輛半噸羅里的垃圾,以及兩輛載有可回收資源量的羅里。

身心俱疲的志工們在賦歸前得到坐在輪椅上的紀太太,報以憨直的笑容,看到拉夫從抗拒到接受的態度,及聽到他靦腆的兩聲「謝謝……謝謝……」這就足矣。社會暗角多得是,只要人人都肯停下急匆匆的腳步,為社區付出,世界就多了一分轉暗為亮的力量了!

【撰文者:許(音包)玲】

圖左 :女眾志工合力將床褥搬出。志工李籽嗪(右一)在協助打掃的當兒,感悟到簡單的生活就可以很幸福了,物質不用太多,夠用就好。[攝影者:伍淑蓮]
圖右 :糖尿病截肢、雙眼模糊的紀太太只能在地上爬行,讓人心生不捨。[攝影者:陳金樹]

圖左 :參與志工不畏髒亂,抱持人苦我悲的精神投入居家打掃,只為了還給紀太太一個乾淨舒爽的住家。[攝影者:伍淑蓮]
圖右 :大港縣議員鄭依薇疼惜案主紀清惜,她表示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需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清掃的工作。[攝影者:伍淑蓮]

圖左 :志工鄭益興跨越自我障礙發起活動,冀望透過打掃可以讓案主與鄰里的關係改善。【攝影:許(音包)玲】[攝影者:伍淑蓮]
圖右 :志工在整理物品時都會詢問阿公的意願,遵照阿公的意願進行清理工作。【攝影:許音包玲】[攝影者:伍淑蓮]
圖左 :經過志工們清掃後的空間,已不見凌亂的雜物,也讓案主有個舒適的休息空間。【攝影:許(音包)玲】[攝影者:伍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