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莫忘養育之恩 孝順從小學習

莫忘養育之恩 孝順從小學習

E-mail 列印
「父母的白髮為誰添 雙親的愁容為誰顯 世上的癡心父母都一樣 為了兒女的成長 不惜將那輕盈的體態換醜顏……」,《父母恩重難報經──終曲》的大意在警惕世人,父母當年犧牲自己的青春年華來養育子女,為人子女者 切莫忘卻養育之恩。

參與這場〈終曲〉演出的人數共有二十一人,都是來自大林與民雄的慈濟志工慈誠、委員和榮董。其中有兩組是一家人共同參加戲劇的演出。年紀最長的有八十多歲,年紀最小的是六歲。

◎全家參與演出 兒子更懂得體恤父母

「烏鴉能反哺 倦鳥也知返」第一段戲劇當中,志工林惠民在〈終曲〉裡飾演一個事業有成,給妻兒衣食無虞的生活,但對父母卻很不耐煩,直到他的孩子長大了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這才讓他恍然大悟。

他說:「演出之後不禁讓我覺得很心酸,回想起小時候父母對我們付出無所求,長大後我們為了工作忙碌、為了家庭打拼,當我們回過頭想起要孝順父母時,父母親已經不健在了。也讓我省思自己平時侍奉父母是否和顏悅色,因為我們的言行舉止,小孩子都看在眼裡,都會學習。另外我也感受到孩子參與演出後對我們態度的改變,以前很容易頂嘴,但這段時間發現他願意和我們說的話愈來愈多了;也會體恤我下班後的勞累;也會幫忙分擔家務。這是我發現他參與演出後最大的改變。」

志工許瓊英是林惠民的同修,她說這場演譯讓她開始修正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她說:「父母是孩子們的榜樣,我們種下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樣的果。我也常告誡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什麼後果;也教他多親近善友,因為和什麼樣的人往來都會影響我們。比如慈濟裡的人都很單純,付出無所求,多多接觸善良單純的人會比較好。」

飾演逆子的林豊彬今年高一升高二,是林惠民的兒子,他說:「我在裡面演一個對父母很不禮貌,老愛頂嘴的小孩,雖然父母給我優渥的生活,但我卻不懂得感恩,不體恤他們。」「整段經典中我感動最深的是〈十恩〉裡母親懷胎生產的過程,原來是那麼辛苦和痛苦的。更加讓我覺得媽媽冒著生命危險生下我們,要把我們養到長大成人真的很不容易,而我們長大後用五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回報她都是應該的。

◎六歲兒參與演出 透過戲劇理解孝道

「生我育我鞠我畜我 無悔也無怨 撫我護我長我顧我 不煩也不厭 百歲父母常憂 八十孩兒身飢寒……」第二段戲劇是一對年輕的夫妻撫養小兒麻痺的兒子。演得很逼真的小孩的爸爸是何宗安,全家三人一起投入演出。他說:「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全家一起參與演出,一起討論情境該如何呈現,才能傳達行善行孝不能等的精神,這不僅我們生活當中的話題變多了,而且我們在討論戲劇時,無形當中也傳達給孩子孝順的觀念。」

因為兒子何彥璋才六歲,要安份的配合演出是挑戰。何宗安夫妻會一起觀看其他地區演繹過的影片,一起引導孩子揣摩劇中的角色。孩子也希望能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臺演出而懂得好好配合了。何宗安夫妻倆都認為孝順的種子要從小就扎根,讓孩子來參與演繹是最好的方式。

圖左 :何彥璋才六歲,要他安份的配合演出是挑戰。何宗安夫妻會一起觀看其他地區演繹過的影片,一起引導孩子揣摩劇中的角色。[攝影者:劉麗美]
圖右 :林惠民說,演出之後不禁覺得心酸,回想起小時候父母對我們付出無所求,長大後我們卻為了工作忙碌,當我們回過頭想起要孝順父母時,父母親已經不健在了。[攝影者:劉麗美]

圖左 :志工林惠民在〈終曲〉裡飾演一個當事業有成時,對母親的關心很不耐煩。[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志工林惠民在〈終曲〉裡飾演一個事業有成,給妻兒衣食無虞的生活,但對父母卻很不耐煩。[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一對年輕的夫妻撫養小兒麻痺的兒子,全家三人一起投入演出。孩子也希望能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臺演出而懂得好好配合了。何宗安夫妻倆都認為孝順的種子要從小就扎根,讓孩子來參與演繹是最好的方式。[攝影者:劉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