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有約 能做真好

2019/09/30| ◎沈能情/基隆報導
列印
我是一位家庭主婦,從1991年因為參加林秀華師姊在基隆市仁愛國小舉辦的慈濟委員會員聯誼會的因緣,因而走入慈濟,今年即將邁入三十年,一直以來我的信念就是「做上人的弟子,要愛上人所愛,做上人所要做。」

◎世紀浩劫 做上人想做

一場921大地震世界浩劫,在凌晨被震醒的那一剎那,心裡一陣驚慌「糟了!」第一時間擔心家裡的屋頂是不是會塌陷,接著想到花蓮慈濟精舍是否安然無恙,上人是否因為憂心災民而徹夜未眠?我雙手合十,虔誠祈禱精舍平安無恙,也祈求老天爺無情的試煉,不要造成太多人傷亡。雖然當時不知地震引發的災情多嚴重,但其實心裡已升起一個念頭,要投入災區協助重建,為上人分憂解勞。

隔天,身為基隆救難大隊小隊長的二兒子,啟身帶隊前往災區救災,當時有隊員說道:「到災區我們的三餐怎麼辦?」兒子跟隊員們說:「不要擔心,只要有慈濟人,我們吃飯就沒有問題。」聽到兒子轉述的這一段話,讓我起心動念要投入災區做香積。

隨後我找到香積志工許春嬌及楊玉英說:「我要去災區做飯,雖然我不會煮,但我會揀菜、洗菜,還會幫忙買菜。」因為承擔培訓組的工作,另外又邀請了幾位身強體健的培訓志工,帶上煮飯要用的器具,包括爐子、鍋鏟、碗筷等,由師兄們開車,一行人整裝驅車前往中興新村。

◎災區如廢墟 人傷我痛

車子一路往中興新村,沿路看到的景況就如同被炸彈炸過一般,路面斷裂、隆起,房子倒塌、下陷,甚或如粉碎般地殘留滿地的瓦礫,災區形同廢墟,災民們無家可歸,只能棲身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令人鼻酸。

沿路路況險象環生,大家坐在車上環顧外面景象,都心驚膽顫。但彼此憑藉著一股使命感,就是「眾生的苦,就是我們的苦。」發生那麼大的災難,自己不救,要誰來救呢?慢慢地卸下不安的情緒。最後由熟知路況的師兄前導,雖然多繞了半個鐘頭,但都平安到達中興新村的里民會堂。

震後的中興新村現場尚非常混亂,除了慈濟志工進駐蓋災後第一個大愛組合屋;災民家園破碎,附近的大樹下,到處都是搭建的帳篷,或是用簡單的帆布當屋頂作為棲身之所。災民不敢回家,因為不知餘震何時會來,或坐在椅子休息,或靠在樹邊;而國軍的救難弟兄則在瓦礫中尋找生還者,不時還會看到救難人員神情哀戚地扛著大體,穿梭在現場,氣氛一片低迷。

◎讓災民吃飽 香積不畏苦

為了供應災民、工作人員及救難人員的膳食,每天晨起我們就會到鄰近市場或是向當地人買菜,七、八點回到里民會堂十幾位香積志工就開始分工,揀菜、洗菜、切菜、烹飪,一分一秒都不敢鬆懈,因為接近中午陸續就有人來用餐。當時供餐方式就像流水席,有人來就吃,菜不夠就再炒。看著大家滿足地吃著每一口飯,我的心裡充滿著無限的感恩。

累了一天,直到晚上七、八點回到里民中心後面的半樓休息。睡覺的地面崎嶇不平,只能鋪上紙板,沒有睡袋,必需穿好幾件衣服入睡,常常都睡不暖、睡不飽,雖然克難,但每天都能打起精神,因為一旦來了,就要分秒不空過。

雖然天地無情,但人間有愛,除了慈濟在災區提供熱食,另外還有一位師父,聽說他身處的寺廟在地震時也倒塌,但仍不顧自身安危及寺廟的重建,來為災民煮大鍋菜,師父化小愛為大愛,悲天憫人的胸懷及災民頻頻的感謝說著「還好是慈濟來,不只是顧我們災民,還顧工作人員,警消。」的溫馨有愛的畫面,至今都讓我印象深刻。

◎感同身受 關懷送愛

我來中興新村好幾次,每次都大約三、四天有時候做香積,有時候做訪視關懷災民,安撫其驚慌失措的情緒;有一次在訪視過程中,來到帳篷區關懷一個個案,一位年輕婦女,手裡抱著一名嬰兒,她告訴我們說:「我的孩子沒有東西(奶粉)吃。」

想到災民的苦,我突然想到,如果今天是我沒飯吃,我會麼辦?而且今天還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讓人看了更是鼻酸。了解之後才知道家園毀了,連奶瓶都沒有,遑論奶粉及熱水。於是當下我就領著這對母子,來到慈濟的物資中心領取奶粉,協尋奶瓶及熱水,終於讓處於飢餓的孩子,日後不會受挨餓之苦,婦女感動地看著我們說:「謝謝,謝謝,您們救了我的孩子」。

有一天晚上即將就寢,當我經過救難人員睡覺的地方,有一位二十幾歲的國軍弟兄,拉著我說:「其實我們每天扛大體,心裡非常害怕。」看到跟我孩子年紀相仿的國軍心裡的恐懼,我同理地立即摘下念珠給他,並用手輕拍他的胸口,告訴他「您是來做好事,不要怕。」短短的一句話,溫言暖語,讓他似乎安心不少。

◎災難湧溫情 能做真好

隨後希望工程啟動,南投國姓國中景觀工程開始動工,我連續好幾梯次也加入香積的行列。因為該校地處偏僻,鄰近沒有市場,而且附近菜園毀損,當地沒有菜可以買。所以師兄常常都要早起,開著貨車到很遠的地方買菜,偶而也有一些路邊的菜販,知道我們是來幫忙鄉民重建,也都會算便宜給我們,但無法就近買菜,就讓香積的工作更加辛苦。除了做香積,因為當時我還年輕,體力不錯,就利用休息的時間,分秒不空過,幫忙鋪連鎖磚,累了休息一下,再繼續做。

在國姓國中要上廁所很不方便,雖然廁所離睡覺的地方不遠,但是位於戶外,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尤其晚上想上廁所,但想到在陌生的環境,而且荒郊野外,都不敢獨自行動,只能一起相招壯膽。但相較於上廁所的不方便,洗澡的問題才更令我們困擾,因為沒有熱水器,也沒有地方洗澡,大家常常都忍著好幾天沒洗澡。

有一次災民來國姓國中用餐,聽到我們說:「好幾天沒洗澡。」他們馬上說:「您洗澡不方便,沒關係,來我們家。」災民們的盛情難卻,卻也解決我們洗澡的問題。

在國姓國中有一些鄉民平日會來幫忙揀菜;問他們為什麼要來幫忙,鄉下人直接且率性地說:「您們蓋房子給我們住,煮飯給我們吃,我們不方便買菜,也不方便煮,廚房也破損,謝謝您煮給我們吃。」一份感恩心,鄉民主動加入重建行列。除了香積,在鋪連鎖磚及舖草皮的人龍接力隊伍,時常也會見到不分男女老幼,穿插其間,為自己的家鄉盡一份心力。

九二一投入災區做志工,見苦之福,讓我更堅定做慈善訪視,以拔度苦難眾生。同時我也積極投入基隆靜思堂的新建工程。我負責志工的總窗口,規劃每天志工的人數及工作內容,興建期間我幾乎每天都到,因為它就是我的家,從無到有都有我點滴的付出及喜悅。

即使現在已年屆八十,腦力、記憶力退化,身體更大不如前,但我仍把握每一次付出的因緣,因為「能做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