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料理 大家吃得歡喜

2019/12/22| ◎陳夢希/彰化報導
列印
「因為上人說要跟他做慈濟很辛苦,如果想要跟,就要跟緊一點,連他呼吸的聲音,你聽得到;如果不想跟,連他的背影都看不見。」慈濟志工李鳳珠語帶哽咽地說這句話影響她很深,也驅使她在社區積極推廣素食的原動力。因 為證嚴法師一直強調非素不可,所以李鳳珠一直很用心在社區推動,期望大家一起茹素。

◎成長背景

李鳳珠出生於臺中市外埔區,從小在農村長大,父母務農,家中人口眾多,上有兩位哥哥、三位姊姊及兩位弟弟共八人。

小時候,李鳳珠除了上小學以外的時間都要工作,生活困苦,加上父親不負責任,時常對母親家暴,每個兄弟姊妹都很怕父親,大家都想快快長大,逃離這個家,包括她在內。

所以她國小畢業就到臺北幫表哥帶小孩,當時因為年紀還太小,無法勝任帶小孩的工作,一個禮拜就被表哥送回來,只好去工廠做女工。

鳳珠十九歲時認識先生,二十歲才結婚,十九歲那年,先生要來提親,母親不同意,因為母親說她自己就是十九歲嫁給父親,所以才那麼命苦;因此她不讓每個女兒十九歲就嫁人。母親是傳統婦女,小時候常教導鳳珠說:「女人要三從四德,人在內、名在外,一定要和順誠實。」

◎與慈濟因緣

1989年加入慈濟會員,1991年中國大陸發生華東水災,聽說很嚴重,災民都無家可歸;當時慈濟有要幫災民建屋,聽說一間房子只要新臺幣三萬多元,也可以合資建造一間,當時家中只有先生在賺錢,小孩幼小,沒什麼錢,鳳珠想到自己有嫁妝,一條項鍊、一對手鐲,捐出去幫助災民有房子可住,讓她體會到原來幫助人是這麼快樂的事。

1999年住二林鎮的慈濟志工陳國卿老師,鼓勵鳳珠要出來參與培訓委員,鳳珠考量到當年正好家中在蓋新屋,擔心無法常常參與活動以及研習課,不敢答應陳老師的邀約,但是經過陳老師再三鼓勵又聽到證嚴上人開示說有願就有力,遂毅然決然加緊腳步加入培訓行列。

當時聽到上人說跟著他做慈濟會很辛苦,如果要跟,就要跟緊一點,他的呼吸聲音也能聽見,如果不想跟,連他背影也看不見。鳳珠聽了很震撼,她不想連上人的背影都看不見,當時就發願一定要跟緊上人的腳步,永不後悔。

◎做慈濟後 變溫柔了

「末進入慈濟前,是個人見人怕的母老虎,加入慈濟後,個性變得很溫順。」鳳珠的小嬸這樣形容大嫂。可見得她進來慈濟受到上人法水的薰陶,無形中改變了不好的習氣。她還為了要能緊跟上人做慈濟,如果丈夫說話大聲,她就會很小聲。

受證委員後,住家新居也落成了,孩子們也都在外就業、就學,丈夫也都一大早就出門工作 ,鳳珠為了要做慈濟,經常利用丈夫前腳離開家門,她後腳也跟著出去,到了傍晚,在丈夫未進門之前,她一定要比先生提早回到家。

如果還在半路,心裡會很忐忑,默念:「上人!你要保佑我比師兄早一點回到家。」如到家,看見師兄還沒回來,進屋後,制服就趕快換下來,心想自己愛做慈濟,卻好像在做小偷。然而這都是為了家庭和諧,不讓丈夫回到家看不到人,這就是她剛開始做慈濟的點滴心情。

做慈濟剛開始,師兄很不認同,慢慢的他也會幫忙載環保,兒子們也很認同鳳珠做慈濟,她說:「大兒子每年都會將存錢筒捐國際賑災和慈善,二兒子,則如果有向他募款要捐國際賑災,他都二話不說,錢就捐出來。」

◎善知識的接引

接引鳳珠進來走慈濟菩薩道的陳國卿老師,是鳳珠的善知識,陳老師做慈濟的精進心,一直是她學習的榜樣。她也將上人常對弟子開示的《靜思語》「多做多得、少做多失」以及「把握當下、做就對了」奉為圭臬。

從1995年開始,鳳珠在二林慈濟志工謝木火夫妻帶動下,開始做環保,剛開始覺得很髒,可是做越久越歡喜,鳳珠說:「一想到能保護地球又可救人,還能護持大愛臺,跟全球的人結善緣,就不覺得又髒又累了。」

◎受證後勇於承擔

2000年受證委員以後,是一個承擔的開始;參加慈濟活動需要有人來承擔,上人需要的弟子是能承擔的人,而不是只做配合的人;鳳珠也喜歡去挑戰不曾做過的事,她說:「這樣可以累積經驗,增長慧命。」

慈濟彰化分會2001年剛運作,鳳珠就開始承擔靜思書軒人文志工,直到承擔協力、互愛組長、香積等多項任務,人文志工才暫停一段時期;直到2017年底,彰化分會靜思書軒販售的品項增加,更需要人手,因此鳳珠決定再到書軒幫忙,她說:「承擔人文志工,把書軒打掃乾淨,能莊嚴道場,有空的時候,看書又能增長慧命,這麼好的道場,哪裡找?」

她也承擔帶醫療車,從二林到大林慈濟醫院,她說:「能幫忙患者掛號,幫不識字的長者寫單子,或帶他們到診間看病,看患者們從那種無助心情,轉變到最後臉上有笑容,這就是我帶醫療車最大的法喜。」

彰化監獄設置在二林鎮內,慈濟志工除了定期前往愛灑與受刑人互動以外,另有一批慈濟志工在每週三會前往與受刑人一對一輔導。鳳珠曾聽上人開示說:「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能度一人,就少一人下地獄,那如果眾生無明,地獄能空嗎?我們無法去地獄,只有在地獄門口攔截,鳳珠想要幫地藏王菩薩早日成佛。

去與受刑人一對一見面,剛開始也會怕怕,可是一、二次接觸後,他們也會說出自己心聲, 這就是鳳珠要的成果。

關懷獨居老人勤精進,受證後的鳳珠接訪視個案本,負責訪視獨居老人,她說:「見到那些長者,就像我自己的父母親,跟他們噓寒問暖,話家常,每位長者都很歡喜,如有時久一點沒有去關懷,他們還會說:「阿珠啊!你的耳朵不會癢嗎?」我就開玩笑的回答說:「原來是你們在罵我,難怪這幾天我的耳朵癢得很。」長者們都會哈哈大笑說:「就是要讓你耳朵癢!」他們真的很可愛。

◎做好料理 推廣素食

近年來,地球快速暖化,非素不可,鳳珠聽到上人急切的呼籲;鳳珠在社區承擔香積,她說:「做香積是一份能跟很多人結善緣的機會,雖然在做的當下很辛苦,可是見到大家吃得很歡喜,一切都值得。」

從一年前開始,她在二林鎮慈濟西斗社區關懷據點承擔香積並指導在地志工烹煮素食,她說能煮素食给大家吃,長養慈悲心,不跟眾生結惡缘,看長者們吃了歡喜又說原來素食比葷食好吃多了。聽了這些話語,再辛苦也歡喜。

◎面對批評 心存感恩

證嚴上人曾開示:一塊廢鐵要翻新,一定要經過很多次的燒錘,打入洪爐千錘百煉出來的質才會好;而入人群修菩薩道也是一樣,一定要經過很多無明眾生煩惱考驗,才能覺悟,這樣也可以逆境增上緣,菩薩道難行能行。

她初期承擔香積,對於採買食材數量多寡比較缺乏概念,有一次買太多,曾經被批評浪費,心中很委屈,也很自責,反省自已不用心,才會買太多,有一次經驗後,就知道凡事都要多用心。對於他人的批評自許為是逆境增上緣,並以善解、包容與感恩之心,時刻提醒自己要更精進。

◎輕安自在面對身體異狀

證嚴上人常說:「來不及!人生無常,不知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要把握當下,做就對了。」十年前,因為鳳珠健康檢查,發現到乳房有良性腫瘤與鈣化現象,當時她的心很惶恐,醫生交代說要常常回來追蹤。當時也聽一位師姊有相同病痛,且請示上人,為什麼是她,上人回答說:「不是你,那又會是誰呢?」

當下,鳳珠心裡想「既然來之,就和平共處。」能做一天志工,就是賺一天,以歡喜心做慈濟,每天身心愉快,就什麼病都沒有了。「希望能跟緊上人的腳步,生生世世做上人的好弟子,到最後一刻,能帶法而去,不要帶業而來。」是鳳珠對自己深深的期許。

圖左 :每週四上午李鳳珠(右邊最後)與在地志工烹煮素食佳餚供養慈濟西斗社區關懷據點長者。[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在二林鎮慈濟西斗社區關懷據點,李鳳珠(左一)指導會眾烹煮素食佳餚。[攝影者:洪敏堯]

圖左 :在田尾鄉李鳳珠(左)參與大愛臺譚艾珍主持的現代新素派節目錄製現場。[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每週四上午李鳳珠(左邊)於慈濟西斗社區關懷據點與在地志工烹煮素食佳餚供養長者。[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為兼顧長者的營養及咀嚼能力,李鳳珠於慈濟西斗社區關懷據點用心調配烹煮每一份菜餚。[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關懷社區個案,發現案主手部皮膚出現紅疹奇癢無比,李鳳珠(右立者)建議照顧長者的照護工三餐改煮吃素食,可以改善症狀。[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至彰化監獄參與人文講座活動,行前李鳳珠(左一)與大家預習手語表演。[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志工前往海巡署芳苑安檢所慰問所內組隊員合影。(立者右一為李鳳珠)[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志工為前往彰化監獄舉辦浴佛典禮活動,行前於二林環保站預先彩排練習。(右二為李鳳珠)[攝影者:陳夢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