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態度除習氣 身入人群造福慧

2019/12/16| ◎謝懷琳/新竹報導
列印
慈濟志業以慈善起家,五十三年來慈悲大愛足跡遍布全球,哪裡有苦難,那裡就有慈濟人的身影,因此慈善訪視是每位委員的本分事。慈善訪視即是聞聲救苦,把眾生的苦當成自己的苦,現今社會福利很多,但黑暗角落還是很多 。慈濟志工黃茂村透過訪視去理解人世間的各種疾苦,只要有新案一定積極參與評估,用愛鋪路讓受苦的人離苦得樂。

志工汪晶縈訴述說著因為黃茂村熱心與陪伴,學習從個案的提報、訪視、需注意事項、如何開案?如何補助案家與事後陪伴與關懷,她從茂村師兄身上學習到訪視三部曲:傾聽、專注與同理心,貼近案主的需求用心評估,並預做功課再巧妙營造良好關係,茂村師兄像似母雞帶小雞,所以志工做慈善路上不孤單。

◎為人處事嚴謹 勇於承擔結善緣

1950年出生的黃茂村,小時候家裡很窮沒得吃,回憶當1993年進入慈濟因緣初時,太太蔡雪玲因擔心他工作危險,用他的名義植福田做功德,每月捐二百元善款,但黃茂村因孩子還小家裡需要用錢,也因當時不了解慈濟,而捨不得布施極力反對,,還出動了父親勸說,從此黃茂村陸陸續續參加慈濟活動,加入慈濟做志工至今二十六年;為人處事是非分明方方正正的人,做事一板一眼,非常嚴謹不苟言笑,導致旁人不敢接近。

志工陳慧玲印象中的黃茂村,問話講重點,記性很好、很有個性,但臉上總是沒有笑容,有一天鼓起勇氣告訴他,「臉上沒有笑容很嚴肅,讓人不敢親近」,從此也感受到他的改變,與他距離也拉近一些;還有一回陳慧玲與黃茂村一起做資源回收,黃茂村拿了一頂親筆簽名安全帽給陳慧玲,提醒做志工也要注意自身安全,貼心舉動讓陳慧玲感動萬分,每當看到安全帽有刮痕掉漆,就會想到黃茂村貼心與細心;做事有條理、有原則,一聲呼應!也是志工林月嬌口中「香山土地公」有求必應!碰到有困難就會找他幫忙解決問題。

◎志工日誌勤耕耘 陪伴女兒戰病魔

黃茂村2015年從中油探採事業部退休後,全力積極地投入慈濟大小活動,多功能參與環保、個案訪視、助念告別式、慈委精進研習日、新芽、圍爐、長者關懷、法親關懷……等慈濟活動。看著牆上行事曆,密密麻麻每天都有做不完慈濟事,「做志工勇於承擔、樂於配合最輕鬆」,是對自己的期許,懂得學習圓融與人互動結善緣,學佛前碰到喪事總要避開,學佛以後,了解到眾生平等,亡者靈安、生者心安,事發當下家屬正需要的是膚慰關懷與陪伴。

說到生病兩年多小女兒黃朝璟,臉上僵硬線條變得柔和,眼淚在眼眶內打轉,現在唯一能做就是陪伴,有空帶她出去走走,叮嚀女兒安心把身體的病交給大醫王,把心靈交給菩薩,要女兒堅強勇敢面對打敗病魔,人生無常,碰到自己的女兒生病兩年多,腫瘤復發進出醫院頻繁,十次以上手術,二十次以上化療。再嚴謹再有原則的父親,碰到無常也失了方寸,一開始很擔心很牽掛,自己藉著做志工轉換心境,才不會胡思亂想,利用健康身體做利益社會的事,女兒今年中秋節因急性腎衰竭引發敗血症,束手無策黃茂村用長繭的厚手輕輕按摩女兒浮腫雙腿,手心溫度溫暖了女兒的心,也是父親傳達給女兒的愛,父女情深表露無遺。

身體力行,方能勤行菩薩道於人群中,做中學學中覺,人的習氣有時無法馬上改變,當講話大聲過於高亢聲色不好時,黃茂村會請太太從旁提醒,覺察自己的習性,從而有了改變機會,現在是人人眼中和藹可親值得學習欽佩的人品典範。

圖左 :慈濟志工黃茂村(右一)透過訪視去理解人世間的各種疾苦,用愛鋪路讓受苦的人離苦得樂。[攝影者:林德文]
圖右 :志工汪晶縈(左一)從黃茂村師兄(右一)身上學習到訪視三部曲,傾聽、專注與同理心,貼近案主的需求用心評估,並預做功課再巧妙營造良好關係,像似母雞帶小雞,所以慈善路上不孤單。[攝影者:黃茂村]

圖左 :黃茂村師兄(中)退休後,全力積極地投入慈濟大小活動,多功能參與環保、個案訪視、助念告別式、慈委精進研習日、新芽、圍爐、長者關懷、法親關懷…等慈濟活動。[攝影者:林德文]
圖右 :志工黃茂村家裡牆上行事曆,密密麻麻每天都有做不完慈濟事。[攝影者:林德文]

圖左 :說到生病兩年多小女兒黃朝璟,臉上僵硬線條變得柔和,眼淚在眼眶內打轉,現在唯一能做就是陪伴,有空帶她出去走走,叮嚀女兒安心把身體的病交給大醫王,把心靈交給菩薩。[攝影者:黃茂村]
圖右 :女兒生病兩年多,十次以上手術,二十次以上化療再嚴謹再有原則的父親,碰到無常也失了方寸,一開始很擔心很牽掛,自己藉著做志工轉換心境,才不會胡思亂想。[攝影者:林德文]
圖左 :志工陳慧玲(右)印象中的黃茂村師兄(左),問話講重點,記性很好、很有個性,但臉上總是沒有笑容,有一天她鼓起勇氣告訴他,「臉上沒有笑容很嚴肅,讓人不敢親近」,從此也感受到茂村師兄的改變與他距離也拉近一些。[攝影者:林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