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困受肯定 慈濟獲扶困貢獻獎

2019/12/13| ◎陳賢利/印尼報導
列印
「感謝你們(慈濟)的援助,我們很欣賞每一個能夠身體力行來幫助貧民減輕負擔的各個機構,就像慈濟所建設的大愛村,那是一個很好的模範,很好的例子。」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感謝慈濟。

◎政府民間聯手 共同協助扶困

2019年12月12日,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於雅加達市政府辦公處,展開區域工作會議,主要目的為討論2019年雅加達省所落實的各項扶困計畫。

在本次所展開的會議中,省長表示,雅加達目前的貧困問題確實需要各方攜手努力解決,除了需要政府推動也需要社會的支持。「我們希望目前還住在偏僻村子裡的村民,也算是經濟情況不好的村民,生活條件等等都可以有所提升,讓他們能夠更繁榮,也可以健健康康地生活。」

致詞中,省長也表明省政府將從北雅加達嘉里·巴魯(Kali Baru)做起。「嘉里·巴魯這個地區結構並沒有那麼簡單。政府希望嘉里·巴魯扶困計畫可以成功並且成為雅加達其他地區的模型。」

省長強調嘉里·巴魯之所以會成為政府首選地區,是因為該地區貧窮的因素十分複雜,這個計畫也將攜手企業家、非政府組織等其他社會組織來完成。

◎歷年援建計畫 成為優良典範

活動中,省長阿尼斯也為慈濟印尼分會頒發「扶困貢獻獎」,作為獎賞慈濟印尼分會一直以來對雅加達社會的貢獻,包括興建金卡蓮慈濟大愛村,實行援建計畫等慈善活動。

自2005年開始,慈濟印尼分會已正式加入印尼慈善組織協會(註),在印尼當地力行推動各大扶困計畫,包括2003年整治紅溪河,將河岸兩旁的居民遷至金卡蓮的大愛村,該案在印尼也成為提高社會生活品質計畫的先鋒。紅溪河整治計畫更是政府、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組織、公益組織、以及教育組織的優良典範。

接著於2007年,在達德普(Dadap)的後村(Kampung Belakang)與北雅加達的西巴德曼干(Pademangan Barat)也實行援建計畫,這兩區人口密集,空氣品質惡劣環境衛生欠佳,其中的民房也是不符合居住條件。

慈濟以三個方針(健康環境、健康家庭、健康經濟)為主軸,透過援建計畫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及改善當地生活環境。

◎透過四大志業 永續發展目標

雅加達省政府希望,政府單位可以提高雅加達所屬經濟與社會地位較不理想的地區,進而成為健康、理想、具有永續發展目標的地區。而慈濟透過四大志業,也力行聯合國在永續發展計畫提出的十七項目標。其中五項目標包括:

一、良好的健康和福祉——確保健康的生活,促進所有年齡層人民的幸福。慈濟印尼分會自1999年開始定期舉辦義診,至今已超過一百場大型義診,此外印尼慈濟大愛醫院也提供兼具專業與人文的醫療服務。

二、高品質教育―—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等教育,並為所有人提供終身學習機會。在教育志業方面,慈濟印尼分會頒發獎學金,提供環境貧寒的學子有一個就學機會,此外在慈濟志業所屬的學校也提倡人文品格教育。

三、永續城市和社區——讓城市和住宅兼具包容性、安全性、靈活度與永續性。在慈善志業一方,慈濟印尼分會為貧民提供援建計畫,又或者在印尼幾次大災難中興建大愛屋,包括2003年亞齊海嘯,2002年紅溪河整治計畫。

四、負責任地消費與生產——確保永續性消費和生產模式。透過環保志業,慈濟印尼分會提倡垃圾分類、回收,並且在社區建立環保站,提供民眾實行環保,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五、氣候行動——採緊急行動對抗氣候變遷及其影響。以環保志業推動減塑行動、茹素、以及環保教育。

印尼慈善組織協會是非營利的獨立組織,目標為推動在印尼的慈善組織,以達到全國國民的公平一致,並且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Anand Yahya、印尼大愛臺整理報導

圖左 :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與幾個企業、教育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民間組織簽署合作合約。(攝影者: Anand Yahya)[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表示,雅加達目前的貧困問題確實需要各方攜手努力解決,除了需要政府推動,也需要社會的支持。(攝影者: Anand Yahya)[攝影者:陳俐媛]
圖左 :「感謝你們(慈濟)的援助,我們很欣賞每一個能夠身體力行來幫助貧民減輕負擔的各個機構,就像慈濟所建設的大愛村,那是一個很好的模範,很好的例子。」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感謝慈濟。(攝影者: Anand Yahya)[攝影者:陳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