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課題 體悟行善不能等

2020/02/05| ◎鄭麗香/印尼報導
列印
每次接到任務時,印尼慈濟志工許書興總是全力以赴,好像有用不完的熱情與精力,到底是什麼動力讓他可以保持這樣的精神呢?

◎事業漸穩定後 投入志工行列

許書興的阿姨是慈濟志工,2002年在阿姨的邀約下, 來參與當格朗的痲瘋院生活物資發放活動,當時看到病患與志工的互動,讓他深受感動。之後許書興也陸續在幾個地點參與慈濟其他活動。

可是,當志工邀約他參與慈濟在雙芒果商場會所舉辦的志工培訓,他卻拒絕了,「我那時候還沒有準備好,或許是因緣未到。」許書興笑著說,當時覺得當慈濟會員就足夠了。

2003年他搬去萬隆市創業,但是失敗了。期間試圖再次振作起來,並發願「如果能夠創業成功,我願意花更多時間做慈善。」後來在事業穩定後,因緣巧合之下就投入做慈濟了。

2007年搬回雅加達,有一天他到椰風新村百貨公司逛逛,走進靜思書軒時遇到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林濟受,在幾次對談之後,對慈濟也更加瞭解,「就此決定正式加入志工行列,積極地參與各種慈濟活動。」

◎及時發現病情 防止後續隱患

時間來到2015年,許書興遇見生命中的一個大課題,四十二歲的他突然罹患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也就是俗稱的小中風。雖然是很短暫很輕微的中風,但這是對他的一種警惕,如果繼續無視它,未來會成為更大的隱患。

他敘述當時正在打羽毛球,突然右手不能動、眩暈又顫抖,後來去耳鼻喉科檢查。過了一個禮拜,又有一次在家裡發生。「還好第二次中風只是維持幾分鐘。」但第三次的中風,終於讓許書興真正警覺到中風,因為他的半邊臉歪了。

「所以當年已經是半身中風了,隔天直接去卡布新村醫院(RS PIK)做檢查,那時候才發現原來血管已經有堵塞的情況。」後來透過改變飲食習慣與定期運動,許書興逐漸康復,順利逃過一劫。

回想當年的自己,總是單純的認為,四十多歲還有許多時間可以等,不用急著行善,經過病魔纏身才深刻體會證嚴上人常提的「行善不能等」的真理真義,「我覺得我很有福報,病情沒有再復發。」他自覺,這好像是提醒的警鈴,提醒行善要及時。

◎找到人生方向 承擔更多責任

同一年(2015年)許書興受證慈誠,「我當時體驗到瞬間手指無法動彈的感覺,所以重重的把我打醒了。」在慈濟他找到人生的方向,「只要身體還健康,要把握每一個行善的機會。」

因為體驗過病痛,他認為既然有機會重獲健康,就該好好把握機會服務別人,「很感恩能夠認識慈濟,每次參與活動,都會全心全意做好一切任務,尤其是到災區援助或者義診的時候。」

生病前,雖然已經加入志工行列,但他總是只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以前生病之前,總是會挑三條四,挑活動……」許書興笑著承認以往的惰性。如今他把慈濟當做學習道場,學習正確的生活方式,「我們有多餘的(錢財),可以捐善款幫助別人。只要有能力就盡量幫忙別人。」

身為慈誠,許書興承擔更多責任,他非常理解這些重任是讓他學習的養分,戒掉不好的習性,成為更好的自己。

◎親自走入災區 看見災難之苦

許書興難忘的經驗是到中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ah)巴路(Palu)援助地震、海嘯、土壤液化的災民。這也是他首次參與慈濟急難救助團隊的活動。

許書興敘述在災區發放物資時,急難救助團隊都已經規劃好行程了,但是突然下雨,所以暫時停留在避難所。志工開始觀察帳篷裡的狀況,見到一個帳篷住著好幾個家庭,到處漏水,非常擁擠,許書興感到很不忍心。

在希吉(Sigi(避難所廣場,志工搭建簡單的帳篷,開始為災民準備香積飯,沒想到天公不作美,就在那時開始下起雨來,「我一邊煮香積飯,一邊哭泣。」那一剎那,許書興親身經歷,原來在災難現場這麼苦,連吃一頓飯都難,也深刻體會到災難隨時會來臨,不分地區,不分你我。

「從巴路回來回到家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抱住老婆跟孩子。」許書興很感恩住在遠離災難的雅加達。並和家人分享在巴路遇到的事情。剛好全家人包括岳母都是慈濟志工,所以都把做慈濟當做自我反省的機會,也讓彼此變得更好。

撰文者:Khusnul Khotimah

圖左 :許書興(中)在物資發放活動中帶動氣氛,希望能夠為巴路災民帶來一時歡笑。(攝:Anand Yahya)[攝影者:鄭麗香]
圖右 :2018年11月19日,許書興(右一)在巴路為災民發放毛毯。能夠減輕災民的負擔,志工們臉上也露出歡喜的笑容。(攝:Anand Yahya)[攝影者:鄭麗香]

圖左 :許書興把握機會參與各種慈濟活動。(攝:翁美來)[攝影者:鄭麗香]
圖右 :許書興分享做慈濟的喜怒哀樂。(攝:Anand Yahya)[攝影者:鄭麗香]
圖左 :在龍目島的義診中,許書興為一位將接受頭部腫瘤手術的病患剪頭髮。(攝:Arimami SA)[攝影者:鄭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