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責任感 做飯糰同分享

2017/10/25| ◎陳俐媛/印尼報導
列印
走過印尼慈濟國際學校小學三、四年級的教室,米飯搭配芝麻和醬油的香氣便撲鼻而來,從窗外望去,只見學生們在教室裡穿著圍裙、雙手帶著手套,眼睛盯著製作飯糰的短片。

「我很開心今天學做飯糰。」就讀印尼慈濟國 際學校的凱文(Kevin)樂開懷地說道,「在家裡,我不曾自己準備食物,今天做了五個飯糰,準備跟三個弟弟妹妹分享。」與凱文不同之處的同班同學凱妮沙(Kenisha),經常在家幫助母親準備食物,壽司是她喜愛的食物,也是她最拿手的料理,但今天的飯糰製作,仍讓她吃得津津有味。

◎不受限的學習能力 動手做飯糰好歡樂

為了讓學生學習製作健康料理及進行環境清潔,慈濟國際學校特地於2017年10 月11日至13日舉辦生活技能培訓活動,擔任活動負責人的約瑟芬(Yosephine)老師說明,希望能藉此活動教導學生學習獨立,建立起他們的責任感及愛護周遭環境。

為此,約瑟芬老師一大早就開始準備製作飯糰的材料,包含米飯及各種餡料,例如;蘑菇、黃瓜、胡蘿蔔、雞蛋、醬油和芝麻等,打算讓學生們發揮創意,做出自己喜歡的飯糰。

四年級的梅甘(Megan)及克里斯汀(Christine)這兩個好朋友看起來很開心,因為她們有默契地做了飯糰,打算送給就讀初中的哥哥們吃。只見她們製作的三角形日式飯糰形狀幾近完美,非常像市場上銷售的飯糰,飯糰上由於加點醬油,周圍再加一些芝麻籽,便讓整個飯糰口感更香醇。梅甘笑著說道:「我在家裡,很喜歡幫媽媽做便當。」

看著同學們用心製作的模樣,尤其在製作中還能想到要與家人分享,約瑟芬老師感到特別欣慰,她表示:「我真的很高興看到學生們的熱情,因為他們在家裡習慣被別人服務。但現在,有些孩子甚至要求加米飯,自製飯糰送給自己的兄弟姐妹,促成家人之間的感情。」

四年級導師莉莉絲老師(Riris)也很歡喜,她為孩子們的表現感到很自豪,因為孩子們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平日很少接觸的事物,莉莉絲老師說:「所以父母應該知道孩子們是願意做,也能夠做得到。但是因為父母的擔憂與寵愛,反而時常限制孩子們的學習能力。」

◎愛護環境你我有責 動員灑掃感動在心

除了餐點製作的學習,在這次的生活技能培訓活動中,也將教導學生們學習清理生活環境,只見在老師的陪伴下,學生們認真打掃教室外、學校走廊、庭院和靜思堂四樓的講經堂。

雖然清潔完畢後同學們臉上露出疲憊之態,但大家同時也充滿成就及滿足感。莉莉絲老師也藉此詢問同學們,既然學校已經有聘請清潔員,為何他們必須跟著動手清理環境?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回問孩子們,『那麼每天上學的人是誰呢? 誰使用鞋架?誰使用課室?』,如果他們回答『我』,那麼『我』就要愛惜我所擁有的,所以大家應該合和互協,自己動手來保持環境的清潔。」莉莉絲老師以簡易的舉例,讓學生們明白這堂課程的用意。

而約瑟芬老師也希望這次活動能夠培養學生對周圍環境的責任感,「讓他們更加獨立,不依賴父母及幫傭,也間接地養成孝心。如證嚴上人慈示,『子女要讓父母安心,才是孝順。』」期待同學們能逐漸學習獨立,並建立起自己的責任感!

撰文者: Metta Wulandari

圖左 :學生們穿著圍裙、帶著手套,準備好做飯糰,材料校方都已經事先備好。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慈濟學校人文老師約瑟芬(Yosephine,左)擔任活動負責人,此活動首次舉辦,但學生們都非常期待,讓她感到很開心。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俐媛]

圖左 :四年級的梅甘(Megan)開心地拿出她做的飯糰,她想將飯糰給哥哥吃。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除了學習製作健康食品,學生們也學習清理生活環境。學生們認真打掃教室外、學校走廊、庭院和靜思堂四樓的講經堂。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俐媛]
圖左 :老師藉此活動教導學生學習獨立、建立起他們的責任感及愛護周遭環境。攝影者:Metta Wulandari[攝影者:陳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