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講座 接引實業家行善

2018/08/01| ◎陳俐媛/印尼報導
列印
「事業及志業要平衡,做慈濟可以帶來人生的平衡。」印尼實業家兼慈濟志工黃榮年把握因緣,邀約實業家們投入慈濟,共同散播愛的種子。

2018年7月29日,慈濟印尼分會於雅加達靜思堂舉辦印尼實業家講座,共迎 來五百一十二位印尼各省市及馬來西亞的實業家,共聚一堂。

◎從娛樂城 到修行道場

「記得在1998年5月印尼發生暴動事件,我曾向朋友勸說,『千萬別去印尼,我一輩子都不會去印尼。』馬來西亞實業家林孝式很堅定當時的想法,但他萬萬沒想到印尼慈濟人遵從證嚴上人的教誨,做到以愛化解仇恨,不分宗教、種族、膚色,幫助有需要的人,整治紅溪河,取之當地、用之當地。

印尼慈濟能迅速發展的關鍵,林孝式認為是因為實業家的投入,不只捐善款而且親自投入慈濟志業。印尼大實業家黃奕聰,放下身段投入做慈濟;郭再源與林逢生也捐出空地建設靜思堂。「我終於明白什麽是富中之富的人!」

在數次的參訪中,見證金卡蓮大愛村的發展後,徹底改變了林孝式的想法。看到志工付出無所求,讓當時正好陷入低潮的他變得更堅強。他說:「志工虔誠付出,改善紅溪河居民的生活,讓我很震撼,也改變了我人生的方向。」

林孝式的一生起伏不定,未加入慈濟前,染上各種惡習。1990年,他開始經營卡拉OK;1996年,他的卡拉OK變成全馬來西亞最大的夜店,當時他幾乎每天酗酒,完全不顧家庭。

2004年是林孝式人生的轉折點,當時馬來西亞志工簡慈露向他借場地做慈濟,因為他知道慈濟在做慈善,便立即答應。之後,簡慈露也邀約他到花蓮靜思堂參訪,聽了上人的法後,他終於覺悟,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與慈濟結緣後,他便結束所有害了很多人的偏門生意,並很感恩能及時認識慈濟。

「現在我覺得生活輕安自在,如今我已找到人生目標和幸福的方向,而且要將此精神傳承下去。」林孝式堅定地說。

◎愛為管理 以戒為制度

實業家座談另邀請兩位講師是慈濟印尼副執行長黃榮年和郭再源。黃榮年是金光集團農業食品的執行長,1998年面見證嚴上人,便與慈濟結緣。當時他向上人學習如何「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

同一年印尼大暴動,他回到花蓮拜見上人,遵從上人教誨「以愛化解仇恨」,回到印尼帶領職員發放一萬噸大米,以大愛精神感化人心。2002年雅加達水災,依照上人指示以五管齊下整治紅溪河,黃榮年再度帶領一千名職員共同投入活動。

黃榮年希望彙聚大家的力量,讓印尼社會更和諧安詳,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就如上人所期許的,大家能共行菩薩道。」

來自馬來西亞,從事電子事業的李炳玄很感恩有機會參與講座,他說:「黃榮年的分享讓我很感動,他很用心地接引公司員工成為慈濟志工,用半哄半推的方式讓愛傳出去。真的體會到一生無量、無量一生。」

◎濟貧教富 匯聚善力量

郭再源分享他如何與慈濟結緣,初期的做中學、學中覺,以及投入慈濟後人生的 改變。

為了給紅溪河的鄉親蓋大愛村,郭再源學習募心募款,首先把朋友名單整理再一一拜訪,說慈濟。當時還被嘲笑,稱之「郭要錢」。但為了紅溪河孩子的未來,他不以為意,鼓勵大家:「不用怕募心募款。」

郭再源相信因果,緊記對人要感恩尊重愛、善解包容,生活更加輕安自在。他期許能把愛散播全印尼,三十四個省都有慈濟聯絡處,建慈濟學校,並期待在座的每一位能共同成就此夢想。

聽了郭再源的分享,得知他不惜辛勞,虔誠為善付出,讓萬隆吉斯德公司的老闆郭賢錦非常感動。從分享中他學習到了三件事情,行善有很多方式,做就對了,及行善不可能沒有困難,但做越多善事,善的存款也越多。

廖麗華女士首次接觸慈濟,參與印尼實業家講座後,便下定決心加入慈濟。她第一次來到靜思堂感覺很震撼,因為從接待到素食料理,慈濟人都非常注重每個細節。「真感恩慈濟有『濟貧教富』的理念,不只是讓貧困人獲得幫助,但也能接引我們這些實業家行善事。」

聽到黃榮年及郭再源的分享,廖麗華非常感動,「原來他們這些大實業家有非常人文的一面,看到阿源師兄分享父親的遺言時,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淚。他們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一場實業家講座,匯聚眾善的力量,以接引更多有心人士,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拔苦與樂,減輕人間苦難。

撰文者:Khusnul Khotimah、Marianie

圖左 :慈濟印尼分會副執行長郭再源期待出席講座的實業家,能加入慈濟志工行列,讓大愛照亮全印尼。攝影者:Arimami Suryo A[攝影者:陳賢利]
圖右 :馬來西亞實業家兼慈濟志工林孝式的分享,啓發在做的大家不可昧著良心賺錢。攝影者:Arimami Suryo A[攝影者:陳賢利]

圖左 :由實業家家第二代組成的心鼓隊呈獻〈鐘鼓齊鳴〉,提振會場的道氣,為活動掀開序幕。[攝影者:陳賢利]
圖右 :五十四位慈委組成的合唱團,一起高聲唱〈讓愛傳出去〉,優美的歌聲溫暖在座每一位的心。攝影者:Arimami Suryo A[攝影者:陳賢利]
圖左 :印尼實業家講座共迎來五百一十二位印尼各省市及馬來西亞的實業家。[攝影者:翁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