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習慣 師生攜手愛地球

2019/08/02| ◎劉嬡蓮/馬六甲分會報導
列印
一輛乘載兩位帶隊老師及三十六位萬里望理工學院生的巴士,於2019年7月22日準時抵達馬六甲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這些朝氣蓬勃、臉上仍帶點稚氣的年輕人,有秩序地走進多功能教室裡。在司儀簡短的開場白之後, 由慈濟志工謝月櫻主講一場精彩的環保課題。

一邊講述一邊欣賞影片的當兒,有些學院生賣力做筆記或拍照,有些則用心地傾聽。結束後,志工將全體師生分成兩組,依序前往布展區、蔬醒區、惜福區和資源分類區參觀學習。

◎貪婪無知引災害

觀賞了一幕幕因人類貪婪無知而驚心動魄的自然災害影片,尤其是北極熊失去家園的淒涼慘況,衝擊到陳立強的心坎裡。他體悟:「真正感受到推行環保的迫要性。」

他認為,首先得從個人做起,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譬如:攜帶飯盒打包食物,自備環保袋購物,善用塑料瓶當作花盆來栽種花草等。除此以外,他也會開始學習多蔬食和減少肉類的攝取。他坦言,自己是肉食主義者,但只要有心就不難。他相信,唯有人人將自身欲望減到最低,才能快速地延緩已瀕臨敗壞的地球。

另一位學生拉沙達(M.Rashada Bin Azemi)在環保講座結束後,禁不住讚歎主講者所準備的豐富資料,讓他打開視野,看見事物更深廣的一面。出生於海龜之鄉——登嘉樓的他,早年尚可看到沙灘上海龜產蛋的情景,如今此景已成歷史,讓人感到失落。

他分享:「漂流在海洋上的塑料袋極像水母,海龜誤食後導致窒息而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若人人不加以行動,將來海龜滅絕後,可憐的下一代再也無緣看到了。

拉沙達也決定一起響應多蔬菜少海產。他表示,回去後會把學習到的與室友分享和共行,例如:將廚餘和回收物分開處理。

◎刻不容緩護地球

哈菲斯(Hafizuddin)在聆聽環保講座後,發現自己的惡習帶來對環境污染的禍害,決定拒絕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吸管和減少使用塑料袋等。感同身受的他,曾協助面臨水災肆虐的親友,從而體悟大自然帶給人類不可磨滅的慘痛傷害,「從今開始人人要有所行動,刻不容緩,為下一代締造乾淨安全的世界。」

帶隊老師艾莎莉娜(Aizaliana Mohd Adnan)表示,環保教育站裡的布展區、資源分類區、惜福區等,規劃得很好,富有參考價值,讓學生們不虛此行。平時,學院裡的師生將收集的紙類和塑料回收變賣,並無仔細做分類。一位女學生說:「原來黑白紙價格比較高,要將彩色紙張分開回收,讓我了解什麼是資源分類。」

艾莎莉娜笑著說:「我所知道的是環保3R,來到這裡學習到原來環保有5R。」以後,她要加強拒用(refuse)和維修保養延長物命(repair)。除此以外,她希望志工能撥冗到學院去,與全體師生再做進一步的交流,讓更多師生可以一起深入了解環保課題。

◎人人盡力為環保

經過一番體驗課程後,志工提出連串的問題讓學生們去省思。之後,參訪團更前往慈濟馬六甲分會進行志業體巡禮,志工導覽員一路從義診中心、書軒、幼教至靜思堂,逐一講解說明,讓大家更認識慈濟團體。

其中一位導覽員志工楊明富(濟擇)活力十足地與大家分享慈濟事,一點也看不出他早上才剛去抽血,次日將進行癌症療程。當初志工黃雪芳(慮雪)邀約時,瞭解他的狀況後於心不忍,勸他在家休息,但他卻堅持把握因緣來付出。黃雪芳猶記得當初楊明富患病時,她去醫院探望,他說:「我一定和團隊同在,我一定會很快康復,我還要做慈濟,妳不要忘了找我出來付出。」此精神令她感動不已!

「環保站參訪團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協助,讚歎團隊人人主動積極承擔崗位,誠心地為環保教育而付出。」黃雪芳感恩地說。

圖左 :慈濟志工為學院生導覽和分享環保資訊。[攝影者:余根財]
圖右 :志工謝月櫻為大家主講環保課題。[攝影者:黃雪芳]

圖左 :拉沙達在過程中所見所聞,讓他決定響應多蔬菜少海產,並將學習到的與室友分享和共行,例如將廚餘和回收物分開處理。[攝影者:林惠珠]
圖右 :儘管還在接受癌症療程,但是楊明富還是積極把握付出的機會,為同學們介紹慈濟。[攝影者:劉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