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化解恨 三姊弟成長茁壯

2019/10/22| ◎楊秀麗/馬六甲分會報導
列印
慈濟獎助學金的申請,讓志工走入了晶晶(化名)及弟妹的家,也逐步用愛,走進了他們的心裡,引導孩子們放下被父母遺棄的恨,啟發了更多善念。

◎用愛陪伴三姊弟

「我沒有媽媽,我的奶奶就是我的媽媽,請不要再 問。」幾年前的作文課,莉莉(化名)在被要求寫「我的媽媽」時,跟老師如此聲明。對今年十歲的她來說,父母只是名詞,畢竟在她才兩個多月大時,母親離開她和兄姊,還寫下關係切割書,爾後另組家庭,父親也不知所蹤。三姊弟,就這樣被留給了陳爺爺和江奶奶。

「我恨爸媽。」十二歲的永永,曾私下對志工邱生嬌(慈良)傾訴。邱生嬌帶他和妹妹,到不同際遇的志工家裡探訪,跟兄妹倆述說每個人的故事……引導孩子放下仇恨:「不可以恨爸爸媽媽,你還有爺爺和奶奶的愛,看看師姑師伯的家庭,他們經歷過很多苦才有今天的好。你們很幸運,要珍惜啊!」

而大他一歲的大姊晶晶,心裡也一直存有疑惑,卻不敢提出,擔心兩老氣憤難過。2019年年初,她隨志工陳麗妹(慮錚)在歲末發放當小志工,端茶倒水,服務大家。然而,現場一家人聚在一起和樂融融的畫面,終究還是觸動了她,忍不住在活動結束後,抱著陳麗妹痛哭:「為什麼別人都有爸爸媽媽,我沒有?」

「每個家庭都各有各的考驗,你還有疼愛你的爺爺奶奶,還有師姑師伯的愛,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陳麗妹抱著晶晶,撫慰勸導。

◎小冊子的影響力 

約五年前,江奶奶在家抹地時跌倒,傷及脊椎,採用推拿按摩治療,卻不慎傷及脊椎,緊急進行手術。陳爺爺罹患糖尿病,雙腳無力,已提早退休。一家生計,靠江奶奶在學校食堂檔口當助理,以及親朋戚友的協助,加上福利金,勉強可應付生活費和孫子的學費。入院治療後,經濟窘困,當時在校長的協助下,晶晶自四年級就跟弟弟、妹妹獲得慈濟獎助學金的補助。

晶晶坦承五年級時特別叛逆,爺爺奶奶說一句,她一定頂嘴,甚至認為奶奶偏愛小妹。在慈濟獎助學金補助發給申請者的「自我評量小冊子」的鞭策下,加上師長、志工及朋友們的提醒,晶晶時時檢視自己的行為舉止,從往年的學業進步獎,一直到今年獲頒品德獎。

「我最大的進步是從不乖慢慢變成乖一點,有榜樣起來了。」晶晶自信說道。

2017年底升上中學前,學校再度為她申請慈濟幸福校園計劃的校車補助,協助解決車費問題。自此,志工在每月的家訪時,適時引導孩子做家務事。但僅僅每月一次的相聚,並不能產生大影響;真正的影響和改變,是在踏出家門後……

「我跟孫子說,慈濟幫我們這麼多,你們不論怎樣都要去幫慈濟。晶晶說拿慈濟的錢,所以想要幫忙做環保,我也讓他們去。每每志工上門,不管多忙多累,江奶奶都會準備拿手糕點、糖水,請志工們享用,聊表感恩之情;也積極鼓勵三姊弟走出家門,到住家附近的望萬環保站付出,回饋慈濟。

◎環保站的教育課 

自從加入了這三個小小生力軍,望萬環保站變得生氣蓬勃起來,好些志工都有了暱稱。這些暱稱大都出自古靈精怪的小妹莉莉口中,有她最愛的「香蕉師姑」邱生嬌,還有「香香師姑」陳運香(慈運)等。

「嗚嗚……」一輛後面綁著籃子的腳踏車,停在拆解區前。一開始到環保站,永永或莉莉會像郵差一樣,到處協助已經累到站不起來的志工「卸貨」,或是年邁得難以站起來的志工「送貨」。他們最愛在駕駛卡車到處回收的邱生嬌身邊,協助她把回收物,載到各個需要的回收點。

因為愛玩又沒耐性,往往志工交代的任務做一半,兄妹倆就在環保站嬉鬧起來或不見蹤影。邱生嬌會安排一些機會,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並適時教育引導。「相處久了,我當他們就像我的孫子一樣,慢慢去引導他們。」邱生嬌說道。

一回,邱生嬌請莉莉協助處理鋁箔包飲料。孩子一拿過來,拼命把裡面剩餘的飲料,擠得到處都是。邱生嬌笑說:「你看我的莉莉多賣力,但是如果可以用剪刀會更簡單處理哦!」孩子聽了心領神會,開始用剪刀處理,做得又好又快。
「她真的很用力,只是方法不對,讓她歡喜,肯定她,再給予建議,下次就更好了。」邱生嬌說道。

而永永很喜歡拆解物品,有一回跟邱生嬌要求拆解一樣物品,並承諾定會組裝回原形,卻事與願違。邱生嬌輕輕問:「你答應過我什麼?」他掉淚回應一定會組裝回去。一個星期後,孩子果然信守諾言,帶著組裝成功的物品來給她看。

永永愛吃榴槤,想在望萬環保站旁的榴槤樹下撿榴槤,邱生嬌都會提醒他:「你有得到地主的同意嗎?不問自取就是偷……」她教育孩子學會尊重。每次的錯誤都是一個教育過程,環保志工一致讚歎孩子們慢慢變得有規矩。

永永不但學會修理自家東西,還承擔了學校環保協會的副會長,自動協助老師回收資源,還能跟國外來參訪的學生做環保交流,讓老師開心地直向江奶奶讚歎。

◎去除心裡的恨意 

邱生嬌常適時引導調教兄妹倆,關係密切,學校假期總會到邱生嬌家度假。因為信任,孩子們也願意跟她傾訴心事。在得知孩子對「缺席」的父母懷有恨意後,邱生嬌會引導孩子:「你們有爸爸媽媽,只是他們跟你們的緣分盡了,再見時,你們還是要跟他們打招呼。你們算是很幸運,有爺爺奶奶照顧你們。」

邱生嬌認為說教沒有效果,必須要讓孩子見苦知福。她在飯後,會帶著他們散步到不同志工的家裡,分享志工們的生命歷程,讓兄妹倆知道人人都有各自的生命功課,要珍惜現有的幸福。

孩子在邱生嬌的引導和身教下,也把所學用在家裡。回到家會自動分工,協助奶奶準備食材、分擔家務。莉莉一有空,就自動去關心街角一位獨居老婦,幫對方跑腿,協助拿東西。

陳爺爺笑說:「她很會幫忙人,看到老人家不會走,一定要去牽她。奇怪,不知道哪裡學到,很疼老人家。」雖然很多人會埋怨做環保很髒,勸他不要給孫子去,但是陳爺爺很高興,「有慈濟人教,他們學到很多。而他們學到的,不止環保而已。」

◎像家人一樣的愛 

晶晶只要有空,都會自動聯繫「香香師姑」陳運香,或是在環保日隨著她口中的姊姊陳麗妹,一起到環保站做環保。到了環保站,她會自動自發踩扁寶特瓶,或是向「神仙師姑」周萱佑學習縫補環保袋。

環境教育,慢慢潛移默化,愛喝汽水的晶晶看到很多被丟棄的飲料瓶罐,為了減少製造垃圾而減少飲用;她從不了解到力行環保,變成搶救回收物的「環保小尖兵」。

「奶奶,這個不要丟,可以環保。」晶晶從垃圾桶中撿出罐頭,洗乾淨後帶到環保站。「不要用塑膠,不環保。」她堅持使用可重複清洗的餐具。

有一天,陳運香跟志工們分享,不管去哪裡,自己總會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也呼籲大家響應,在一邊旁聽的他們把話聽進去。在一場婚宴上,他們都帶著環保餐具出席,讓陳運香好驚訝。

環保站,啟發的不僅僅是晶晶愛護地球的善念,也像她另一個家,她說:「師姑看到我會問我,你還好嗎?然後會跟我們一起討論面對的問題。有時,有什麼心事,我會跟他們說,他們會開導我,他們給我的是像家人一樣的愛。」

於是,每每有不愉快,晶晶會跟陳麗妹傾訴,或是抱著她哭一哭,收拾心情再出發。「我們都是當作孩子一樣的關心,陪伴和關心很重要。」陳麗妹說道。
貼心的晶晶乖巧懂事,學校頒給她模範生獎以及多項獎狀,今年即將獲得慈濟的品德獎。

「我一直很想找到答案,現在我知道答案了。」晶晶已慢慢釋懷沒有爸媽的困擾,因為她選擇把勸告聽進心。爺爺奶奶的愛,慈濟志工以及來自學校師長朋友、家教協會等的陪伴及引導,逐步影響他們放下恨意。

圖左 :在環保站做環保,潛移默化下,愛喝汽水的晶晶,因不忍製造更多垃圾而減少喝,還變成了搶救回收物的環保小尖兵。[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桌上和手上都是晶晶(化名)、永永(化名)兩姊弟在求學路上的收穫和肯定。[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晶晶(右)在歲末發放當志工。[攝影者:錢福權]
圖右 :永永從邱生嬌身上學習的不僅僅是環保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莉莉從好玩到認真投入,是環保站裡志工的得力助手。[攝影者:鄧遂嶸]
圖右 :晶晶常隨志工陳運香學習做環保。[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晶晶(左)是江奶奶在家裡的得力助手。[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爺爺奶奶及慈濟志工的愛,讓孩子們放下恨意,啟發善念。[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晶晶及弟弟都會協助做家事。[攝影者: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