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轉個彎 遇環保展意義

2017/09/21| ◎顏玉珠/馬六甲分會報導
列印
理想的退休生活應該是怎樣?絕大部分的人,勾勒出的退休生活藍圖為四處旅行,享受悠閒的人生。劉月當然也不例外,但當無常來臨時,這些原本規劃的美好事物,卻怎麼也彌補不了內心的空虛。反而轉個彎的人生,讓她看見 生活的意義與人生真正的價值。

「那麼髒,我不可能去環保站做環保。我的退休生活是遊山玩水,非常愜意的。」劉月辛苦一輩子,盼望退休後能到處旅行,享受種植花草樹木的樂趣,根本未曾將志工服務列為規劃之一,更不曾想過生活重心會集中在環保分類,甚至與環保物為伍。

◎突然喪夫 陷入嚴重憂鬱

二年前(2015年),劉月因緣際會接觸慈濟的環保資源回收。一開始內心非常排斥,環保站裡髒亂的資源,尤其民眾缺乏公德心將資源與垃圾混雜,不時飄來惡臭或是夾雜一些五花八門,令她心驚膽跳的物品。而看到志工打開一袋袋的資源,用手碰觸回收物,專心分類的模樣,以及臉上怡然自得的神情,令她不解。

「即使當時內心抗拒,但看到人人做得很自然,自己也不好意思,就跟著動手做。但真的很害怕細菌,會感染、會生病。」劉月回憶過往,彷彿歷歷在目,嘴裡仍重複強調細菌的可怕、內心的擔憂。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劉月幾乎花了半年的時間,才逐漸跨越心理的障礙。率直的她說著:「要不是先生往生,我根本不可能來環保站。如沒有來這裡,有一天,我真的會得憂鬱症。」

三年前劉月的先生突然往生,當時她因為出國遊玩,未能見上最後一面,心中有所遺憾。夫妻倆感情甚篤,喪失另一半讓她陷入嚴重的憂鬱中。劉月坦言,當時為了逃避在家獨處,睹物思人的悲痛,一早起身就等著購物中心開門,整天在外遊蕩,一家接著一家逛街、購物,從白天到晚上,手上滿滿的戰利品但內心卻是空蕩蕩。

◎出乎預料 心自在做環保

正巧志工黃金英(慮朴)前來收取功德款,了解劉月的處境便邀約她參與《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同時也邀約她出席其他慈濟活動。熱衷於環保的黃金英也曾想進一步邀約她投入環保,但礙於劉月曾經是位高級主管,擔心她放不下身段而遲遲不敢開口。有天,黃金英鼓起勇氣詢問,果不其然得到的答案是「不行,很骯髒。」黃金英回應:「沒關係,先來看看。」

當時度日如年,心情低落的她,即抱持著來看看的心態允諾。當一踏入環保站,劉月著實嚇了一跳,比原本想像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志工吳雅蓮(慈瑔)了解她的心情,即先邀約劉月投入比較乾淨又不複雜的紙張分類。

「突然有一天,她做完分類,自己走到外面來協助塑膠類分類。堆放在外面的瓶子、罐子、塑膠製品等,因為下雨而積水、潮濕,再加上回收時很多民眾未作清洗,讓資源更顯髒亂,但她卻克服了。」吳雅蓮見證她的轉變,感到不可思議。

對於自己的改變,劉月也坦言:「完全出乎預料。」她表示,身為工廠的主管,廠內推動簡單的資源分類是由下屬動手做,她只負責下達命令,更不會落實在生活中,也不曾想過有天自己會動手做環保。初期,單純只是為了打發時間而投入,無形中感受到志工們用心地付出,而她也越做越自在,髒亂、惡臭、病菌等也拋之腦後,心境再也不受外界的事物所影響。

如今,劉月一頭栽進環保世界,分類越做越廣,從紙類到塑膠類,還肩負起處理電器拆解分類區的資源,以及管理出貨變賣等事宜。另外,劉月竟也跨出第一步,主動與鄰居分享慈濟與環保,劉月說:「住了幾十年,以前我連隔壁或對門的鄰居都不認識。現在很自然會與他們打招呼,分享慈濟、環保,鄰居們也會拿環保物給我回收。」有做有體會,現在劉月不同以往,已懂得與人分享。

◎主動積極 發揮所長規劃

除此外,劉月更承擔接送鄰近志工到環保站的任務。其中一位,韓玉珍歡喜地說:「劉月人很隨和又樂於助人。剛來做環保時,她很怕骯髒,現在多髒她都不怕了,做得很投入呢!」吳雅蓮也附和著:「鐵類比較複雜,我就請她負責管理此區,記錄出貨事宜,慢慢地紙類也由她負責出貨記錄,她也很樂意配合。」

劉月更發揮所長,重新規劃電器拆解區的流程,讓分類能做得更有效率。專注處理電器拆解的志工柯生坡感受到劉月的用心:「我生病行動不便,劉月就安排我坐在這裡協助電器、電線處理,不需太多的走動。她做事也很有規劃,如何做比較順手,拆解物品擺放也劃分清楚,鐵、銅線、塑膠、器具等,讓大家一目了然。」

由於劉月熟悉拆解區,也能掌握資源分類的標準,因此每當志工黃慧慧遇到難題總會向她請教,甚至有些看似無法拆解,但劉月總是有其辦法,令她相當佩服。如遇到棘手的拆解物品,兩人會邊研究邊嘗試,當找到方法時,同時露出滿滿的成就感與開心的神情。

◎走出傷痛 人生更加踏實

生活有了寄託,同時重新與人群接軌,相互聊天抒發心情,讓劉月不再鑽牛角尖,有人陪伴和關懷,讓原本低落的心情逐漸有了曙光,逐漸走出喪夫之痛,找到精神和心靈上的依靠。

遠在新加坡工作的兒子鄭炳焜看到母親的轉變,安心地放下對母親的牽掛,他開心地說:「父親往生時,家裡一片混亂,大姊先回家陪伴母親幾個月,我也嘗試派調回來馬六甲工作,當時母親心情很低落,家人都很擔心。真的感恩志工的陪伴,安住了遠在他鄉子女的心。」

鄭炳焜並訝異地表示,從未想過母親會進入慈濟,尤其投入環保需要勇氣。自己曾經陪伴母親前往環保站,看到人人付出的喜悅,看到母親投入的熱忱,有了新的生活和社交圈,或許接觸的人事物不同,強勢的母親脾氣也溫和許多。

同時,鄭炳焜也分享:「從小到大未曾看過母親烘焙點心,現在回鄉偶爾看到母親忙著做蛋糕,準備與環保站的志工分享。」劉月點滴的轉變,逐漸拔除了內心的悲傷,讓她找到心靈上的慰藉,現在慈濟已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兒子很開心,有人陪伴媽媽,生活也更充實。環保站真的是退休生活或是上了年紀的人最佳的選擇。雖然現在的生活和原來計劃的退休生活完全不同,但更具有意義,我會一直做下去。」劉月堅定地說。

環保站,打開劉月的視野,讓她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體驗過無常,讓她更懂得把握付出的機會,積極投入環保,盡己之力守護大地,將回收變賣點滴轉化為慈善基金幫助貧困者。因為投入環保,現年六十四歲的劉月見證和感受到大愛的精神,影響其待人處事的態度,人生也過得更加踏實。

圖左 :在志工黃金英(左)的邀約下,劉月(右)走入環保站做環保。[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劉月因為投入慈濟,見證和感受到大愛的精神,影響其待人處事的態度,人生也過得更加踏實。圖為劉月參與東海岸水災募心募款活動。[攝影者:吳雅蓮]

圖左 :劉月(右)做了蛋糕到環保站與志工分享。[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劉月熟悉拆解區,也能掌握資源分類的標準,因此每當志工黃慧慧(左)遇到難題總會向她請教。[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劉月與兒子鄭炳焜及媳婦,開心地於馬六甲靜思書軒合影留念。[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