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葷為素 輕安自在護生靈

2017/08/15| ◎顏玉珠/馬六甲分會報導
列印
改變,需要勇氣與決心,慈濟志工梁祺順身為廚師,嘗盡山珍海味、偏鍾愛重口味的葷食;原本平淡無味的蔬食,連一口都不願意碰,卻在遇上慈濟願意放下口欲,與妻子黃婷婷攜手茹素,還將賴以維生的美食檔口轉為素食料理 。

凌晨五點多天未亮,位於馬六甲郊區野新一處的美食中心,傳來證嚴上人開示《法華經》的妙音,梁祺順(惟初)和黃婷婷(慮端)夫妻倆,每天開檔做生意前,必定打開大愛電視臺頻道,才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從開店到下午五點打烊的這段時間,大愛臺節目的聲音,一直陪伴他們與來食的顧客度過每一天。

七年前(2010年)梁祺順夫妻從吉隆坡搬到野新,兩人以販賣葷食維生,當時還不是慈濟志工的他們,開檔一個多月就聽從志工的推薦在檔口安裝了大愛臺,不知不覺成為大愛臺忠實的觀眾,也逐漸開啟他們走入慈濟大門的因緣。

◎蔬食一念心 有心就不難

從小在野新長大的黃婷婷,年輕時,離鄉背井至吉隆坡工作,因而認識先生梁祺順,婚後一直在外地打拼,先生販賣葷食,自己則做美髮生意。

1996年,他們回到野新探望親人,剛好看到報紙刊登慈濟馬六甲分會正在籌建靜思堂的訊息,即前往捐款,自此開啟他們固定捐款做善事之因緣,一直至2010年搬回野新居住,在一次的因緣看到志工表演《法譬如水》的經藏演繹,心中的悸動和感動,讓夫妻倆彷彿找到內心的依歸,再加上大愛臺的薰陶,2011年夫妻倆即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

同一年,夫妻倆為了參與朝山,發願虔誠齋戒一個月;朝山結束之後,黃婷婷向先生表明持續茹素之意願,獲得先生的肯定也開啟夫妻倆一起茹素的新人生。黃婷婷笑著說:「以前曾經嘗試要茹素,但只維持一個星期就受不了口欲的誘惑,這次茹素感覺容易多了,就這樣一直到現在。」當初一念虔誠之心,讓黃婷婷不再起心動念,茹素之路格外輕鬆自在。

但身為廚師的梁祺順,嘴巴很挑食,更是一位無肉不歡者。黃婷婷道出對於先生茹素的隱憂:「先生喜愛山珍海味,一個人一天可以吃一隻雞,一條大魚,和半公斤的蝦,就是不吃蔬菜。只要他嚐一口覺得難吃,絕對不會再吃第二口,所以要他茹素,真的是很難。」

個性粗枝大葉的梁祺順喜愛重口味的美食,素食對他言太過清淡,況且,他有煙癮三十多年,都能改了,怎麼可能會被吃菜難倒呢!說改就改,他隨即改變飲食習慣,雖然初期必須在飯上淋上咖哩汁或是葷食的醬汁,但習慣蔬食的味道後,他即戒除醬汁,在過程中,梁祺順一直未曾放棄。

◎身口意一致 身心皆自在

夫妻雖然開始持素,但仍販賣葷食,讓黃婷婷心裡很是掙扎,一來,吃素者卻還在殺生造業,鼓勵其他人吃葷食;二來,鄉下地方素食者不多,轉賣素食擔心生計受影響。因此,當時權宜之計,則將菜單改為一半葷食一半素食,且烹煮葷食的醬料全部改以素食調味料。即便如此,黃婷婷的內心仍承受一股莫名的壓力。

2015年,夫妻倆有機會參與《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反覆練習唱誦偈文,字字句句一再提醒殺生造業的果報,黃婷婷內心的恐懼和壓力與日俱增,她說:「佛法教導眾生平等,上人聲聲呼籲,我們即將受證成為上人的弟子,怎麼還可以賣葷食。」

黃婷婷向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擔憂,梁祺順支持著說:「要改為純素食就改吧,不用想太多。賺少就省點用,我們兩人開銷不大,不用擔心。」

黃婷婷的媽媽聽到女兒的想法,卻不贊同地表示,「美食中心裡唯一的素食檔口經營得很辛苦,近期即將收攤,你們卻自投羅網。」「這個是好時機,此時我們轉葷爲素,經營販賣素食,既不會互搶生意破壞朋友間的情誼,又可在此繼續服務素食者,別擔心!」黃婷婷安慰母親說著,心裡卻有打算,生意好就捐多一點做善事,收入少就省一點。

女兒堅毅的決心,讓媽媽將擔心化為祝福,讓長久以來壓迫在黃婷婷內心的大石,終於能安心的放下。無形中,黃婷婷的母親見證茹素對於身體健康的益處,尤其自己家族擁有高血壓的病史,自己和女兒們都遺傳此疾病,唯獨黃婷婷交出漂亮的健康檢查結果,因而逐漸軟化並學習改變烹煮方式和飲食習慣。

◎素醬料調理 美味無差異

2016年1月開始販賣純素食,顧客反應兩極,回憶起往事,梁祺順笑哈哈地分享:「改賣素食半年後,突然一位熟客抬頭看著招牌,驚訝地問,你們何時改賣素?」原來,老顧客早已熟悉其菜單,每回來總是口頭點餐,也沒有特別去留意招牌,就這樣吃了半年,渾然不知是素食料理。

即使到現在仍有路過的顧客,一聽到是素食即轉頭走人,但是也有人聽到這裡販售素食特地前來,或是老顧客初期不願意嘗試,但後來回來光顧後,再度成為老主顧,這些點滴溫馨的鼓勵,都是夫妻倆前進的動力。

老顧客黃美珍因為身體健康因素,已持素二十年,身為銷售員必須各處奔走,以前只要行程安排出差至野新,她都在馬六甲先行用餐,因為野新地區沒有販賣素食料理,直到有了梁祺順的檔口,自此,每次到野新,她必定來此享用午餐,還特別鍾愛店裡的「香底米粉」,不僅百吃不膩,還向同事特別推薦。

同樣也是茹素二十多年的鄭國全,開設的家具工廠就在美食中心對面,幾乎天天來此光顧,他開心地說:「以前吃素很困難,完全找不到素食店,總是天天以咖啡和麵包果腹。自從他們夫妻開始販賣半葷半素料理,我經常來此享用午餐。」鄭國全很感恩這裡唯一的素食檔口,方便很多茹素者。

梁祺順常鼓勵顧客們多食蔬菜和少吃麵粉製作的齋料,以前喜愛葷食的他,覺得此乃天下第一美味,但自從茹素後,處理葷食的過程,雙手沾滿腥味,以前自認為的美味現在卻是臭味沖天。

他很懺悔,因為無知造成許多小生命的犧牲,現在賣素食鼓勵大家茹素,希望將這些功德迴向給牠們。鄭國全鼓勵他說:「吃一餐素就少殺生,現在你鼓勵更多人一起來吃素,做得很好!」

◎打開蔬食門 大眾素素看

另一位從檔口賣葷食就一直光顧到現在,已經三年的甘拉馬尼甘卡(R Ganamanickam)在改為素食經營後,他更常來此用餐。雖然本身還不是全素者,但由於宗教關係每次要回印度朝聖必須持素二個月,以前很難找到素食料理,大多在家自己烹煮,但菜色卻變化不大。他開心地的說:「自從這裡販賣素食,既有雜菜飯選擇,又有現點現煮的食物,選擇多樣化,我幾乎天天來此光顧,素食已成為我的主要飲食。」

印度裔的穆努奴燕雅(Munuyan Amutha)看著檔口上的菜餚,幾乎都想要嘗嘗它的美味,雖然大多數的時間穆努燕奴雅都是自己烹煮食物,但偶爾會前來梁祺順和黃婷婷的檔口打包食物回家,她說:「自己非茹素者,但在家時常烹煮素食,有時就會想要來這裡打包幾道菜,學習華人的素食料理。」

其實,此區多為印度裔和馬來族同胞,但因為馬來友族飲食中甚少蔬菜料理,素食更是不容易,因此當馬來友族扎卡里亞(Zakaria Bin Wahab)第一次踏入檔口,夫妻倆既驚訝又開心。

從檔口販賣半葷半素就一直光顧至今,已有四年,而且一天來此用餐二至三次,扎卡里亞說:「葷食一餐至少馬幣八令吉以上,但素食只要三到四令吉,一天下來可以省下很多錢,況且素食很好吃,對健康也好。」以前血壓高,現在都正常了的他,還笑稱自己是檔口唯一的馬來人顧客。

以往大魚大肉狂歡之後,隨即而來身體不斷反覆長出紅疹,皮膚搔癢,嘴裡更不時有膿瘡,但當時夫妻倆卻渾然不知是「禍從口入」,直到茹素一段時間後,這些症狀消失殆盡,他們才恍然大悟,茹素讓身心靈皆得自在與安樂,因而發願要讓更多人了解素食的好處、響應茹素,也是他們夫妻倆共同的心願。

圖左 :身為廚師的梁祺順,鍾愛重口味的葷食,卻在遇上慈濟,願意放下口欲,與妻子黃婷婷攜手茹素,還將賴以維生的美食檔口轉為素食料理。[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2015年,夫妻倆有機會參與《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反覆練習唱誦偈文,字字句句一再提醒殺生造業的果報,黃婷婷提出要將店由葷轉素,梁祺順(左一)欣然認同。[攝影者:郭巧雲]

圖左 :黃婷婷在慈濟的歲末發放活動中,發揮她的美髮功能。[攝影者:郭巧雲]
圖右 :甘拉馬尼甘從檔口賣葷食就一直光顧到現在已經三年,改為素食經營後,他更常來此用餐。[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梁祺順喜愛重口味的美食,但茹素是說改就改,剛開始改變飲食習慣,必須在飯上淋上咖哩汁或是葷食的醬汁,但習慣蔬食的味道後,他即戒除醬汁,更將轉為售賣素食。[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梁祺順(左一)與顧客鄭國全分享素食好處。[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