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生珍惜擁有 力爭上游

2018/11/01| ◎江妙珍/馬六甲分會報導
列印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在累積經驗和對未來作準備,也成就自我精進的契機。透過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上的人物故事,得獎人小榆(化名)看到很多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此,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不再抱怨,反而要力爭上游。

◎助學 四場次頒獎典禮

2018年慈濟麻坡支會共進行四場次的獎助學金頒發典禮,分別於10月26日假昔加末昔華小學、27日於麻坡峇吉里活動中心及東甲啟明一小,以及28日在班卒拉拿侖淡米爾小學(SJKT Ladang Lanadron),共有四百五十九位學生通過審核。

受惠者通過申請獎助學金並參與慈濟人文營,學習當志工或填寫小冊子,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及思維。他們不只學會自愛愛人,從中學會自我管理時間,兼顧課業與家務,進而懂得以感恩心服務社會。

小六生小容(化名),從前事事都需要父母提醒,自從填寫慈濟獎助學金小冊子,她懂得自動自發完成課業及家務。她說:「如果以後沒有獎助學金小冊子,我會自行製作一本,當作自我督促的工具。」

◎逆境 成就精進的契機

張嘉莉(化名)一人撐起家庭擔子,兼職幾份工作,但得知慈濟在籌募靜思堂建設基金,她也願意縫製百納被義賣以護持靜思堂。她感恩很多人的成就,讓她有機會來學習付出。兩位就讀中學的女兒小榆(化名)及小佃(化名)乖巧懂事,體恤媽媽的辛勞,也支持媽媽的善舉。

小佃說:「媽媽有時做到很遲,很傷眼睛。」姊妹倆不捨媽媽太勞累,除了在課業上努力也分配時間分擔家務,以減輕媽媽的工作,讓她在白天有更多時間縫製百納被,無需熬夜趕工。

她們笑著分享,之前比較被動也不懂事,都是要媽媽吩咐後,才會協助做家務,今年參與慈濟人文營後,生起了一分感恩心,用行動來證明對媽媽的愛與關懷。

小佃就讀小學時,大愛媽媽曾到校園宣導竹筒歲月的意義,因此,她了解小錢行大善,將竹筒撲滿領養回家,投下剩餘的零用錢,希望付出一點力量,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姊姊小榆則表示,因家庭環境不佳,更激勵自己要勤奮和獨立。姊妹倆也會打零工幫補家計;有時,她們隨同媽媽到治喪府當招待員,這樣的場合令人忌諱,但對年輕人而言是一份不簡單的工作,小榆以一般招待生的態度來面對,她表示,「從中收穫良多,也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

讓父母安心的孩子最有福,張嘉莉欣慰孩子們的懂事及貼心,她感恩孩子有機會接觸善的環境;有了這筆獎金,幫助她減輕孩子開學費用的負擔。

◎環保 奉獻己力愛地球

另一位中學生小玲(化名),參與慈濟人文營後,了解到自己在家也可以做環保。平時,媽媽在家做家庭代工,包裝五金小零件,剩下很多紙箱,她與媽媽講解環保的意義,獲得母親的認同,支持她做資源回收。

她表示,「力行環保就是為了保護地球,減少環境受污染,做環保不只是『環保人』的工作,應該是大家的責任。」,她進一步分享,資源回收物的變賣所得,還可以給慈濟幫忙更多人。

經志工鼓勵,小玲參與每月的慈濟環保日活動。雖然當天需要上學,就讀下午班的她,早上到環保點做資源分類,下午才去上課。在前一天,她會先處理好家務或課業,隔天就不會太匆忙。「剛開始有被迫的感覺,也會不好意思,後來慢慢適應了。」現在,她把做環保當成本分事,自動自發服務,並更加激勵自己用心學習。

志工期盼這群學子能在逆境中向善向上,將眾人滿滿的祝福與鼓勵化作行動,努力朝著自己的理想邁進,並發揮生命的良能,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樑。

圖左 :獎助學金頒發典禮上的體驗遊戲,讓小朋友體驗想要得到更多,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攝影者:盧俊輝]
圖右 :獎助學生姊弟三人拿著獎狀,與媽媽張嘉莉(化名)開心合影。[攝影者:江妙珍]
圖左 :小玲(化名)與顏添國同學(中)一同到環保點做環保。[攝影者:江妙珍]